本书对民法总论相关知识、原理进行体系化阐述。全书分为六编。编 民法导论 ,具体包括民法概念论(作为私法的民法、民法的若干核心概念)、民法体系论(外部体系、内部体系)、民法方法论(民法的法源、解释、续造、案例处理方法)。第二编以下为本论,以私权为逻辑主线阐述民法一般原理。第二编 权利主体 ,具体阐述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第三编 权利客体 ,具体阐述了民法上的物和其他权利客体,如给付、智力成果等。第四编 权利变动 ,具体阐述了权利变动的样态、权利变动的原因(法律事实)、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的一般原理(法律行为的概念、分类、意思表示的构成、意思表示的发出与到达、意思表示的解释、意思与表示不一致、意思表示不自由)、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法律行为的效力障碍(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法律行
本书以《民法典》全部条文为纲,对其中700多个重点条文进行了评注,涵盖了民法学习和实务需要掌握的重要条文。根据条文的重要程度,评注内容详略不一: 重要的条文,评注内容通常包含 规范目的 构成要件 法律效果 证明责任 等部分,内容融合了法条含义、司法解释、代表性判例和学说概况; 比较重要的条文,评注侧重于阐述通说定理; 稍微重要的条文,评注仅揭示条文的基本功能与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部以 法典 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做好《民法典》的海外宣传介绍,是推进我国法律制度对外宣传和交流、讲好中国立法故事的一项重要举措。更好地将《民法典》介绍给世界,是增进中国和外国国家地区法律体系间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法工委领导高度重视《民法典》
张俊浩教授主编的《民法学原理》是一部广受赞誉的中国民法学经典教科书,曾荣获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该书取材广泛,资料详实,论证严密,思想深刻,风格独特,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法学院师生和法律从业者的推崇和喜爱。《民法学原理》初版于1991年,并于1997年、2000年两次修订再版。惜2000年修订第三版推出后,再无新版问世,至2022年张俊浩教授仙逝,该书已绝版多年。此次再版邀请该书副主编刘心稳教授、姚新华教授以及原作者费安玲教授、刘智慧教授等对本书进行重排校订,既为满足众多读者的期待,也为继续传承这本堪称中国民法教学里程碑的经典作品。 《民法学原理》分为绪论与本论两大部分,设有绪论、总论、物权论、知识产权论、债权总论、债权各论、继承权论七编。对我国传统民法学教科书的观点
《私权的分析与建构:民法的分析法学基础 》为中国民法领域一次系统性地用分析法学对私权的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和构建的重要理论尝试,具有开拓性理论奠基意义。该书初稿完成时,即获得了学界高度关注和认可,王泽鉴老师这样评价该书: 这是一件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对中国民法学的发展,将有重要贡献。 经过作者二十年的再思考和打磨,此次出版书稿增加了很多新的篇幅,如中国民法典的编撰、霍菲尔德与法律人工智能等契合当代民法发展进程的新内容,由原来初稿的二十多万字扩展到现在的四十多万字。该书由法学泰斗江平先生作序并鼎力推荐。总之,该书是一本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集作者二十年研究精华于一册的上等佳作,在民法典即将出台之际重磅推出,必将再次引起民法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很强的基础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参考意义。
本书以民法解释适用方法为主旨,用简洁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裁判方法与逻辑、如何处理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法律解释方法、法律漏洞补充方法、不确定概念的价值补充、利益衡量等方面内容,以实际的判决或解释为例演示各种方法的运用,裁判的技艺跃然纸上。 此外,本书四个附录还分别讲授了如何理解法律概念、请求权基础与抗辩、法庭的审查权、法律思维与学习方法,以满足阅读者学习或适用法律之需。 第4版: 更新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相关内容,或以注释说明新法变迁; 重构部分内容体例,新增 关于诉 事实认定方法 法律适用 法庭的审查权 等内容; 装帧设计雅致,更添艺术感与质感
本书旨在针对2018年以来复审和无效审理部审结的专利复审、无效典型案例进行介绍,从中遴选出200余件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优秀决定进行分析、梳理和提炼,归纳总结相关审查规则要点,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更好地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和指引作用。
《民法简明教程》是已故著名民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张俊浩教授为民法初学入门者所编写的一本简明教科书。该书曾于2001年出版,已绝版多年,此次邀请南京大学法学院朱庆育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吴香香教授等重排校订推出,并由朱庆育教授撰写重排校订版后记。 《民法简明教程(重排校订版)》以27章60余万字的精简篇幅,以市民社会基本法为论证的指导精神,全面阐明了总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五部分的基本原理。 本次重排校订,基本保持了原书的原貌,只是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了更正和补充:第一,根据《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等最新规定,以脚注的形式对全书法条进行了新旧对照;第二,新增了两种文稿:1.书前新增冯珏教授所撰写的一篇梳理张俊浩先生学术思想的导读。2书后新增三份张俊浩教授之前未公开发表的讲稿大纲。
司法解释的准确适用,关乎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关乎能否提升法律适用的系统性、科学性,而指导性案例则可起到传递先进的司法理念、公平的裁判尺度和科学的裁判方法的作用。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核心,全面收录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清理后新修订的以及其他紧密相关的司法解释。根据这些司法解释的内容,再分为民事、商事、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执行五大类,以此为篇章划分依据,在每一篇下,再以《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为依据进行细分,同时收录指导性案例与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代表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业务的专业观点,有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学习了解指导性案例的内容,贯彻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 本书对全国各级法院、律师、法务等法律工作者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法学院师生等研究人员也具有较好的研究参考价值。对广大
本书分为案例编、热点编两部分,聚焦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与其他亲属关系,通过对一系列典型案例的梳理,展示了有关家庭关系的社会热点话题 妻子擅自终止妊娠,侵犯丈夫的生育权吗? 遭受谩骂、恐吓,如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丈夫打赏女主播,妻子能追回财产吗? 婚前一方支付首付款、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的房屋,属于共同所有吗? 不离婚可以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吗? 双方离婚时约定把共有房屋给孩子,离婚后一方能反悔吗? 夫妻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另一方可以拒绝其探望子女吗? 非法代孕龙凤胎,谁能成为孩子在法律上的母亲?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还能向父母要抚养费吗? 养父母和养子女关系恶化,可以协议解除亲子关系吗? 祖父母对孙辈有 探望权 吗? 丧偶儿媳将孩子送养给他人,公婆有权阻止吗?
本书约80万字,对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人格权编等七编及附则部分的1260个法律条文进行详细地解读,观点鲜明准确;语言通俗精炼。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条文注释精准。以立法机关的解读为蓝本,对每个条文提炼出条文主旨,并对重点条文进行注释,使读者能精准掌握立法意图,轻松理解条文内容。 2.关联法规指引。详细列出与主体法条文相关联的法规名目,方便读者查询使用。 3.典型案例适用。收录人民法院公布的与民法典直接相关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以案析法。 4.资料增补及时。对由于篇幅所限未收录书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专门制作成电子版文件,请读者扫描附录二维码,可免费下载使用。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国大型民法典评注为参照,汇集了中国民法学界 70 位知名学者以及资深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和撰写,对中国民法典进行体系化、规范化评注的一项长期而宏大的学术工程。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的撰写规划,将《民法典》全部1260个条文依规范意义脉络划分为90个规范群,作为写作单元。写作进程与发表出版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对规范群中的核心条文撰写评注,经评注工作坊集体讨论修改后,先行发表于法学期刊;第二阶段,对发表后的条文评注,结集出版《中国民法典评注 条文选注》,以 册 计序;第三阶段,对完成的规范群评注,符合单独出版条件的,以《中国民法典评注 规范集注》之名出版,以 辑 计序;评注撰写的终成果呈现于第四阶段,届时,所有条文评注回归法典
本书是 中国民法典评注 条文选注系列的第3册,收录评注作品12篇,分布于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内容包括:第157条法律行为无效之法律后果,第410条抵押权的实现,第420条额抵押权的一般规则,第538条撤销债务人无偿行为,第590条合同因不可抗力而免责,第679条自然人借款合同的成立,第701条保证人抗辩援引规则,第807条建工价款的优先受偿权,第1022条第2款有期限肖像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定解除权,第1060条日常家事代理,第1067条第1款子女对父母的抚养费给付请求权,第1184条侵害财产造成财产损失的计算。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国大型民法典评注为参照,汇集了中国民法学界七十位知名学者以及资深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和撰写,对中国民法典进行体系化、规范化
担保制度是整个民商事法律领域中*活跃也*复杂的制度。我国《民法典》担保物权部分对保证、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传统的担保方式作了细致科学的规定,同时也对所有权保留、融资租赁、保理等非典型担保方式作了相应的规定。为了贯彻实施《民法典》关于担保制度的规定,更好地解决实践中的各种担保法律纠纷,*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该司法解释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对担保制度的一般规定、保证合同、担保合同与担保物权的效力、不动产抵押、动产与权利担保以及非典型担保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本书以该司法解释的条文为蓝本,结合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以及民商法原理和司法实务,逐条、深入地解析了该司法解释的条文,让读者对该司法解释 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本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始于2016年,是由朱庆育、高圣平担任总编,以德国大型民法典评注为参照,汇集了中国民法学界数十位知名学者以及资深实务界人士共同参与和撰写,对中国民法典进行体系化、规范化评注的一项长期而宏大的学术工程。 中国民法典评注 (蓝色版)的撰写规划,将《民法典》全部1260个条文依规范意义脉络划分为90个规范群,作为写作单元。写作进程与发表出版分为四个阶段:阶段,对规范群中的核心条文撰写评注,经评注工作坊集体讨论修改后,先行发表于法学期刊;第二阶段,对发表后的条文评注,结集出版《中国民法典评注 条文选注》,以 册 计序;第三阶段,对完成的规范群评注,符合单独出版条件的,以《中国民法典评注 规范集注》之名出版,以 辑 计序;评注撰写的终成果呈现于第四阶段,届时,所有条文评注回归法
资本的运行与担保的运用一直具有共生性,两者的发展也是同步的,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一部好的担保法能够大力促进金融的繁荣,是为不辩之理。随着经济交往的日益发达,担保已经从单纯的债权保障工具,演变为兼有债权保障功能和金融产品特性的混合工具,与金融创新密不可分,许多新型金融产品即以创新担保方式为核心,担保越发显示出独特的价值。本书结合生动案例剖析解决担保实践难题,全面详解中国担保制度与法律规则,深入探讨运用担保方法助力资本创新。第五版结合民法典、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等新公布的法律、司法解释进行了修订,回应了新规范、新形势的要求。
本书介绍了名称论、对象论、平等论、能力论、生死论之生论、生死论之死论、认识论、人性论、时间论、价值论、生态论等民法哲学理论。名称论研究民法的变迁史,对象论研究了民法的调整对象的问题,平等论从多个维度深入探究平等问题及其适用,能力论研究权利能力制度和行为能力制度的法哲学意义,生死论研究与生死相关的前沿民法问题,认识论研究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关系问题,人性论解决市民主体的行为标准问题,时间论研究时间对权利的衰减和对身份的加强效应,价值论解决公平值标准问题,生态论阐述民法在解决生态危机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全书贯彻新人文主义的理念,是作者近30年民法哲学教学经验的结晶。
《袖珍民法典评注》是以法律适用为中心,将民法学说、判例、规范融为一炉,具有多种用途的便携法律工具书。法律的适用是综合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需要兼顾实体法和程序法、公法和私法、规定与惯例,本书详尽的内容对法律适用者无疑会有巨大的帮助,因为它对于每一个具体法律条文提供了集中和详尽的信息。对法科学生而言,法学教科书自属必要,但仅有教科书尚有不足。教科书传递给给学生的只是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体系,许多学生可能并不满足这一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而本书提供了这样的素材。
本书对2020年修改的《专利法》、2023年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各修改之处逐条作了简要说明,并辅以《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决定、官方文本以及修改前后的文本对照表,是各界人士研读、学习、理解和正确执行修改的《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权威导读工具书。
民法是什么?民法如何变化?《民法的根基》追溯民法起源,梳理民法演变,探究民法本质,从 公法与私法划分 之争、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民法立法理念的选择、民法历史演变的路径、民法意旨的探求、民法如何规制人及其生活等问题的分析解构之中,读懂民法这部 权利的宣言书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
《民法典条文对照与重点解读》的姊妹篇。在类案指导不断被强化的背景下,本书凭借独特的体系框架、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便捷的查询方法、专业的法条释义、权威的案例参考等特色,助力大家快速走向《民法典》学习的进阶之路,帮助大家用较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得更多的《民法典》 干货 知识。 词条归类体系化强 对《民法典》条文进行了全面梳理,通过264个词条将《民法典》1260个条文全部收录并分类总结,让读者可以更全面、快速地了解《民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体系。 内容翔实解读细致 以264个词条为基础,展现了264个体系化的知识脉络。每个词条下精心设计了思维导图、概念、法典条款、实务要点、权威参考案例五大板块,旨在关联《民法典》相关法条,并提供内容精炼而不失全面、翔实而不繁杂的解读。 双重检索方便查阅 按照词
物权法通义(修订本)》包括绪论和本论。绪论阐述物权法的概念和特点、物权法与民法总则的关系、物权法与债法的关系、物权法与婚姻家庭法的关系。本论以《民法典》物权编的立法体例为线索,按照物权编的章节,根据物权法的理论体系、制度原理、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资料和司法实务经验,阐述物权法原理,对《民法典》物权编条文从法解释学的角度逐条阐明,以求准确理解物权编的规定,正确适用《民法典》物权编。本书的特点在于从民法与物权法体系及物权制度原理上,以新资料对《民法典》物权编进行释义。本书既可作为法科学生学习物权法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法律人研习和适用物权法的参考书,还是人们维护自己物权权益的指导书。
司法案例不仅是立法发展的源泉活水,也是广大法律工作者精准把握法条要义和人民群众理解法条知识点的生动教材。 为了正确适用《民法典》担保制度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该解释共71条,包括一般规定、保证合同、担保物权、非典型担保、附则五个方面。 本书根据案例的典型性、裁判思路的合规性、案例分析的精准性进行精心选编,终选取45篇案例,其中一般规定14篇,保证合同10篇,担保物权12篇,非典型担保9篇。所选案例多为人民法院或部分高级人民法院裁判的典型案例,凸显了案例的示范性。 在内容上,高度提炼案例精华,突出与《民法典》担保制度新规则相关的争议焦点、审判难点,通过深度解读条文要义,指明司法适用路径。在体例上,首先,本书以该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