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用航空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也称《芝加哥公约》(Chicago Convention),为管理世界航空运输奠定了法律基础,是国际民航组织的宪法。1944年12月7日,由52个国家在芝加哥共同签署。本书是航空法方面较为知名的专家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全面解读。
本书集作者毕生心血,基于作者30多年的专利审查及研究工作经验,详细地介绍了专利申请文件撰写的基础知识,并对专利审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又加入了作者对《专利法》相关核心 新颖性 创造性 等问题的最新思考。此外,本书还有大量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和专利审查有关的案例介绍,以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使读者深刻领会本书的要义。
本书以《民法典》总则编的条文为主线和顺序,结合法条之下的实务问题对《民法典》总则编进行了逐条解读。本书聚焦于法律适用,立足于实务需求,结合《民法典》其他各编,贯通《民法典》、其他民商事实体法律和《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并结合立法机关有关《民法总则》《民法典》的立法资料以及 、各 人民法院近年来的有关裁判意见,试图探求《民法典》总则编的每个条文以及每个条文中的每个术语的含义和适用,挖掘法律条文中蕴藏的“微言大义”。本书不仅涉及《民法典》总则编的基本问题、基础问题、实操问题,还紧跟实务热点问题、疑难问题和前沿问题。
海上活动存在特殊风险的特点决定了从事海上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由海上风险导致的海损事故,这些风险事故是调整正常海上航行活动所形成的海商合同关系所不能规范的,因此需要专门的海事法律进行规范。本书分为海事法总论、海事实体法律制度、海事行政法律制度和海事救济法律制度四编。本书在编写中注重理论、立法、程序和案例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研究海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又研究海事行政管理、海事诉讼和海事仲裁以及海事立法、司法和航运实践中的问题。本书立足于我国海事法律理论、立法和实践的研究,同时还注意吸收国际公约和其他国家先进立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和反映国际国内海事法的最新趋势和发展。
本书以婚姻家庭方面发生的主体案件作为裁判分析主线,列举近百余种婚姻家庭中常见的和疑难的现象,并提出百余种法律问题,并且在每个问题后还归纳出每个法律问题的核心价值主题。本书作者经过3年时间的修订整合,将婚姻家庭方面的各种常见问题及疑难纠纷相关的指导、参阅案例网罗殆尽。编者化繁为简,分曹部署,取易查捷,纲举目张,为广大司法实务工作者、公众解决婚姻家庭纠纷方面所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性实务用书。
《民商法研究》系列十卷本是王利明教授的独著文集,收录了王利明教授公开发表以及未公开发表的民商法领域的研究性论文,该系列前八集曾由法律出版社在2000年-2015年间连续出版,在民商法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被评为 十二五 国家重点规划出版项目。本次出版由王利明教授重新整理,对原出版物中内容、注释、体系进行调整、核实,并依据近年来民商法的研究与发展对原书观点进行再思考,增加新的研究成果并结集成十卷本。全部内容涉及民法总则、人格权、物权、债权、婚姻家庭、商事法律研究、司法改革、法制建设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丰富全面,具有时代气息。该套丛书遵循民商法制度发展历史,以出版时间为序,本书为该套丛书的第六本,内容包括民法总则、物权、合同、破产法与民事证据法等。
本书主要包括建设工程进度管理的一般知识、中国建设工程工期争议解决回望、工期争议解决应当收集整理的材料、工期延误事件识别、工期延误责任量化、工期延误损失量化、工期鉴定、工期延误专家证人以及工期反索赔等相关内容。 本书将中国的建设工程工期争议解决现状与 研究成果相结合,试图从进度管理、工期分析与鉴定的专业角度,在分析中国建设工程工期争议解决相关索赔依据与案例的基础之上,研判裁判机构以及工期鉴定等专业人员在分析延误事件、确定延误天数、责任与损失时所采用的方法和秉持的原则,以期帮助当事人成功索赔。此外,本书尽可能详细列明工期争议解决过程中的相关重要阶段,从证据搜集到延误事件识别再到延误责任与损失量化,条理分明,深入浅出,层层剖析,并通过列示范例来模拟工期鉴定意见书出具与工期延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