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经过近两年的迅速扩容,挂牌公司数量已悄然破万,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创新性中小微企业借由新三板拓宽了融资渠道,提升了知名度。虽说现今新三板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从其整体所处的发展阶段来说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相关制度建设、市场融资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新三板操作实务指引》通过梳理新三板相关业务制度,结合在实务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一些零散而琐碎经验和案例,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新三板知识体系,能对读者了解、把握新三板的运行规则和机制有所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释法典”是我社集数年法规编撰经验,创新出版的大型实用法律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不仅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果,而且秉持权威、实用的理念,相信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适用法律的*工具书。 出版权威:中国法制出版社,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直属的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机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 内容全面:涵盖相关领域重要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以及法律法规规章的适用解释及函复。全面反映近年来国家大规模法律文件清理工作的成果。 实用工具:收录经提炼的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书、纠纷处理常用数据等内容,帮助读者大大提高处理法律事务的效率。 专业注释:对重难点法条进行条文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的精髓
《证券法苑(第十二卷)》包括如下栏目:公司治理共收录了5篇文章;*市场共收录了5篇文章;内幕交易共收录了5篇文章;制度评析共收录了4文章;监管执法4篇文章。
《证券欺诈规制实证研究》采用了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实证统计和比较分析了2001年至2014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证券欺诈案件,包括行政案件、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尤其是中国证监会网站(www.csrc.gov.cn)上公布的自2001年以来至2014年5月31日的517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进行实证研究(期货案件除外),并按照欺诈种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了拓宽视野,研究不再局限于我国大陆发生的案例,而是研究美国、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案例,通过国际比较,对我国大陆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证券法苑(第十三卷)》包括如下栏目:公司治理共收录了5篇文章;*市场共收录了5篇文章;内幕交易共收录了5篇文章;制度评析共收录了4文章;监管执法4篇文章。
《证券监管法论》以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从宏观理论和具体制度两个层面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本书在理论上为建立较为完备的证券监管法理论体系和制度框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实践中对我国目前正在修订的《证券法》和正在起草的“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本书对中国证监会等政府监管机构和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所等自律监管机构规范日常监管行为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对证券市场其他主体更好地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证券监管法论》对于我国证券法的现实立法,在精准度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正在起草的《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目前正在修订的《证券法
2018年6月28日,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北京联合举办主题为 新时代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法治体系建设 的2018年年会。在历次年会上,研究会的各位理事、证券法学界和实务界的参会代表均提交了精心准备的论文,为我国证券法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我国证券法治的进步,为证券法的修改和完善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每次年会后,研究会均将会议论文汇编成册,公开出版,与知识界、实务界、社会公众分享与会者的理论观点。但以前出版的年会论文集,主要反映当年的年会主题,书名不一致,不能很好地形成证券法学研究会的学术品牌,也不利于读者、研究者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收集、整理与参考。鉴于此,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研究决定,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年会论文统一编入书名为《证券法律评论》的连续出版物中。现在呈现给读者的中国证券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编辑,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1992年、1993年为合订本,1994至2002年按年度编辑。从2003年起,改为每半年出版一辑,其中上卷本收录每年1至6月公布的法规,下卷本收录每年7至12月公布的法规。本辑为2013年下卷本。 三、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共收录50件法规。其中法律1件,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9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32件,司法解释1件,其他部委发布的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7件。 四、本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期货法规汇编》按下列顺序编排:1.法律;2.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4.附录。其中,第3大类按照综合、证券、
*作为一种金融契约,同时也是*是一种有价证券,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具有法律效力。*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购买者)即债权人。*融资本成本低,所筹集资金属于长期资金,*筹资的范围广、金额大,是企业融资*手段之一。本书为*发行与承销业务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业务介绍和操作指引。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一直以来都是证券行业的重点业务,从"变相借贷进行股票投资",到资产管理业务"断臂求生",到资产管理业务"全面放开,通道崛起",到"统一监管,回归本源"。
《证券法学》在法律学科理论中属于相对新颖和跨学科的专业门类,无论对法学、金融学、经济学、财经学、管理学等都有涉猎,这是因为证券法所规制的资本市场居于所有市场的前沿高端,其不仅包含了对资本及其资本市场丰厚内容和诡谲多变的特点的探讨,也论述了现代法治政府监管和引导市场能力及其规制方略的内涵与结构。 为了保障我国资本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强有力的政府监管必不可少。有市场交易活动就必须有市场规制及其监管,市场交易也只有在科学的监管之下才能有效运行。由于资本市场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市场而言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投机性,因此,更需要通过不断完善 游戏规则 的方式,即建立体系严密,内容科学的证券法律体系,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本书阐释了证券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制度的法理渊源和适用依据,
本书旨在研究 区分原则在股权转让中的适用 。其中,章论述了区分原则的法律内涵,指出其应有之义为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 ;第二章论述了区分原则在股权转让中适用的可行性,指出股权转让也存在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第三章至第五章研究了区分原则在股权转让中适用的三种情形,指出区分原则有助于解释公司法律制度中的 股权转让审批规定 、 股东优先购买权规定 和 股份禁售期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释法典”丛书是我社集数年法规编撰经验,创新出版的大型实用法律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不仅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成果,而且秉承权威、实用的理念,相信能够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适用法律的*工具书。本套工具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主线,结合日常司法实践领域确定分册。本书为证券分册,收录我国证券方面常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文件。
2017年4月28~29日,与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在上海联合举办主题为 新理念新使命新变革证券法修改与中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的2017年年会。在历次年会上,研究会的各位理事、证券法学界和实务界的参会代表均提交了精心准备的论文,为我国证券法治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我国证券法治的进步,为证券法的修改和完善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每次年会后,研究会均将会议论文汇编成册,公开出版,与知识界、实务界、社会公众分享与会者的理论观点。但以前出版的年会论文集,主要反映当年的年会主题,书名不一致,不能很好地形成证券法学研究会的学术品牌,也不利于读者、研究者进行较为系统的文献收集、整理与参考。鉴于此,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研究决定,从2014年开始,将每年的年会论文统一编入书名为《证券法律评论》的连续出版物中。现在呈现给读者
中国资本市场是在监管机构的呵护和培育之下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监管机构的规制。在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是打击证券欺诈和证券违法行为*重要的力量。近些年,中国证监会处罚的数量和力度都明显增大,说明中国资本市场已经从"重发展"进入了"促规范"的新时代。 从2017年开始,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设立专门课题组,将追踪研究中国证监会每年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讨论和分析中国证监会对各类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罚尺度,既可以作为业界行为的规范标准,也可以从中衍生学术讨论的各种话题,推进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 《规训资本市场:证券违法行为处罚研究(2016)》是此系列研究之一,研究范围是中国证监会2016年作出的各类行政处罚,包括不同证券违法行为类型的综述和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
《证券法学(第四版)》将目前先进的美国证券法的经验与我国证券法制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一套与以往出版的证券法书籍完全不同的体系和内容。全书以证券法基本原理为核心,围绕原理层层展开,体系完整而系统,具有清晰的、内在的逻辑联系。从基本原理到民事赔偿责任,本教材始终贯穿着市场经济的基本哲学,提倡贸易自由,市场自我调节为主,政府干预为辅,并在具体制度的介绍与设计上体现出来。因此,在写作基调和指导思想上本书也有重大的突破。 本次修订主要是基于第三版(2011年)以来的众多变化。
本书对股权转让领域的法律纠纷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分,从中归纳、提炼各类纠纷的裁判规则与适用标准,并对裁判规则进行深入阐释,裁判规则之后则是与之相关的指导案例,且与同类书不同的是,本书的案例部分将只提供案例标题,具体内容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使得本书可以将更多的内容和空间放在裁判规则的提炼与阐释上,大大增强了本书的价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类法典”系列,是法律出版社应社会各界对权威法律法规汇编以及在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的需要,精心编纂的一套应用型法规工具书。本套图书兼具权威性和应用性两大特点,是超越目前市场上常规工具书的创新产品。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本次再版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分类法典的专题和种类,增补和修订了上一版出版后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常用的部门规章,并对导读、参见、条文注释、文书范本和典型案例等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响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召,以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为基本指导,以“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建设”为主题,在浙江大学召开2016年年会,凝聚学界智慧,汲取实践真知,形成改革共识,助推我国证券市场法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郭锋主编的这本《证券法律评论(2016年卷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证券市场法治建设专辑)》所收录的论文主要为本次年会的**论文选集,集中反映了证券法学界的*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注册制改革理论与证券立法实践研究、注册制下的证券交易制度完善研究、注册制下的证券监管制度研究、金融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金融创新的法律制度构建与完善。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证券法理论与实务研究的互动,进而为证券法治的进步贡献绵薄之力。
在吸收既有研究成果精华的基础上,结合证券期货案件办理实际情况,本书系统性地研究了我国证券期货犯罪的理论与实务疑难问题。与既往研究不同,本书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系统性研究。本书进一步加强了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融合,抢先发售采用了证券期货犯罪理论、刑法疑难问题、典型司法案例解析、相关犯罪法律法规选编相结合的行文体例。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方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我国证券期货犯罪问题。二是深度性研究。目前的绝大部分著作所论述的“疑难”问题仅停留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分析方面;即便有相关著作提出了疑难问题,也是匆匆几笔带过。本书深入研究了证券期货犯罪中所存在的疑难问题,抢先发售实现了“证券期货”与“证券期货犯罪”的深度交融。进一步回答了证券期货犯罪中刑法条文的适用范围和介入程度问
《证券法苑》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的法学学术集刊。本卷为总第九卷,包括如下栏目:「理论前沿」「热点追踪」「市场观察」「制度评析」「市场监管」「证券司法」「域外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