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法律人统治的国度。十九世纪的美国,律师建立了初的法学院,法学院培养了新一代的律师,新一代的律师又成为美国自由的中流砥柱。本书从美国独立之初的著名律师与法学教授写起,沿着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威尔逊等开国元勋的足迹,讲述了美国法学教育从学徒制走向学院制的全过程。 美国的法学院,由学者型的律师所缔造;美国人的自由,是律师型政治家在继承。十九世纪美国的著名法学教授,如德怀特、兰代尔、库利、波默罗伊等人,皆为律师出身,他们在哥伦比亚、哈佛、密歇根、黑斯廷斯等校培养了大批绅士型律师。他们秉承人之自由天性,以律师和法学院为桥梁,维护着自由的国度。
本书是罗伯特A达尔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主要就美国宪法在促进民主的目标上的作用提出了质疑。罗伯特A达尔揭示了美国宪法潜在的反民主因素,探讨了个中缘由,将美国的宪政体制与其他民主国家的宪政体制进行了对比,认为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相比,美国的宪法并不民主。随后,达尔列举了美国宪法中不够民主的一些主要因素:总统并非直接选举;国会两院制,其中参议院每州两名代表的规则违反了人口比例代表原则;“赢者通吃”的选择规则会导致小党派、非主流声音得不到有效代表;法院的违宪审查权力有悖于民主精神;法院法官的终身制……后,达尔探索了如何改革政治体制,以实现公民之间更大程度的平等。
本书名为《学说汇纂(第17卷委任与合伙)》,即针对罗马法经典《学说汇纂》中第十七卷的译作。本书采用拉丁文(前半部分)与中文(后半部分)对照的形式编排,方便读者参考原文进行阅读。全书分为两章,内容涉及委任之诉及委任反诉、为了合伙人之诉。作为“罗马法体系下的中国法典化和法学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系列项目之一,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本书对于《学说汇纂》甚至罗马法民法的传播和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们研究罗马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由优士丁尼编著。
本书共分为十章内容:毒物侵权研究简介;产品责任理论;责任理论:以土地为基础的诉讼;《综合性环境反应、赔偿与责任法案》上的责任;雇主责任;其他特殊被告;抗辩;因果关系;伤害与损害;大规模有毒物质侵权行为。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审视正在进行的司法努力,来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毒物损害的法理,并且识别和评估那些为突出的司法创新。
\\\\\\\\\\\\\\\\\\\\\\\\\\\\\\\"【内容简介】: 《耶利哥的玫瑰》是蒲宁的一部游记随笔集,在这部游记随笔集中,他塑造了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了自然景色的和谐优美,表现心理的深刻令人叹为观止。在游览世界的同时,蒲宁还积极地探索古老文明的源头和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规律,因此《耶利哥的玫瑰》除了体现蒲宁文学上的极高艺术成就,同时还具有极高的社会人文价值。\\\\\\\\\\\\\\\\\\\\\\\\\\\\\\\"
如果费心窃取的机密不是真正的机密;如果想谋杀某人而朝床上开枪,床上却只有枕头;如果有犯罪动机,目标却不存在,那么犯罪是否还算成立? 丈夫自称为了保护差点被强暴的妻子而自卫刺杀他人,在场的证人是他的妻子,如何确定丈夫的行为真的出于自卫? 白种男子在夜店因种族歧视打死亚裔男子,却因对手的菜鸟律师多管闲事,竟得以无罪释放? “白狼”张安乐与竹联帮成员曾在美国意图贩毒被捕,被判有罪的原因之一,竟是证词翻译成英文的语感误差? 一对同居情人,女方离奇失踪,警方在家中只找到她大量的血迹,而购买枪枝、外遇证据皆指向男方杀了女友。然而,找不到尸体的谋杀可以成立吗?或是谁在“控制”一切? 台湾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毕业,资深律师陶龙生集结二十多年旅美执业经验,娓娓叙述二十九则美国真实刑案故
格兰维尔于1187年用拉丁文编著了《论英格兰王国的法律与习惯》,大量运用罗马法的概念和原则来论述相关法律问题。全书共十四卷,其序言模仿了查士丁尼法典序言,其内容主要涉及直属受封地诉讼、圣职授予权、寡妇财产、嫁资、赠予、遗嘱诉讼等。该书还阐述了王座法院的管辖权和诉讼程序,并对王座法院曾经使用过的80份令状进行了系统分析。虽然该书是格兰维尔的未竟之作,但它对研究中世纪英国土地法和诉讼法有着独特的价值,因此后世学者公认其为论述普通法的开山之作,后世法官也将其作为审判案件的重要参考。
......
信托法作为民商法的分支,多年来备受瞩目,主要是因为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可以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制度。我国在2001年制定了信托法,在制定时,考查了多个国家的信托制度,但是从制定后的条文来看,很多是参考了日本的旧信托法。2006年,日本信托法进行了时隔80年的大修改,条文由原来的75条增加到271条。在现阶段的中国,有几篇论文对日本现行信托法的修改作了介绍,但较为片面,看不到日本信托法的体系。目前国内引进日本外版权的翻译作品的原著作时间多数在2006年之前,对学习研究现行日本信托法借鉴意义相对较小。 2007年出版的道垣内教授的《信托法入门》,虽然页数不多,但不乏理论性,体系性。作者在日本上信托法课时,老师也常常会参照这本书。本书的特点正如本书作者所说,这本书适于多种人群,“用图表解析难懂的信托设计,适
本书对美国现行产品责任法(包括其*进展)进行了集中的讨论和分析,希望以此充实和加强我们对美国产品责任法的理解和把握,并以此为借鉴,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改进和发展我国的产品责任制度。
基于多年编写权威的美国环境法教材的经验,美国著名环境法学者罗伯特·V.珀西瓦尔教授撰写了《美国环境法:联邦法院法官教程》,指导联邦法官审判环境案件的力作。本书要旨性分析了更新至2013年美国联邦法院及巡回法院的200多个经典环境法判例,介绍了美国环境法的理论基础、历史演进以及美国环境法的实施。本书是自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环境法介绍到中国之后,首次全面更新美国环境法进展的译著。在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环境法制背景下,中国环境法重新大力修订,全国法院系统甚至人民法院已经建立了130多个环保法庭。对于法官及律师等相关司法从业者,以及广大的环境法律研究工作者,本书兼具很强的学理性、判例研究性与实务操作性,也是与美国同步出版的*环境法译著。
现代社会风险林立,如何应对异常变化的客观情事对合同履行所产生的影响是合同法中的重要问题。对此,英美合同法通过丰富的判例及成文法确立和发展了自成体系的合同受挫制度。本书旨在通过翔实的域外资料对该制度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指出合同受挫制度作为对严格合同责任的一种突破,适用条件非常严格,对受挫类型和受挫原因进行类型化分析会使判断标准更加具体,同时应注意特定类型的合同在适用受挫制度时会受到更多限制。本书还对合同受挫后已付款和应付款的处理、价值利益的返还、费用损失赔偿及有条件免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上述研究对于完善我国的合同履行障碍制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在法治思维和法律知识日益传播的开放社会形态下,无论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环境法绝不是一个画地为牢、故步自封的保守型法域,相反,这一新型法学学科和社会实践领域需要在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之间进行比较、学习、借鉴、批评和反思,比较环境法及其方法因而也成为推动各国、各地区环境法形成、演化和成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英美法律制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为积极响应国家、社会和市场对涉外型、复合型和实用型卓越法律人才的急迫需求,开拓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而编写的双语教材。本书分三大部分:部分8篇,侧重讲述英、美国家法律制度中极具传统与特色的基本理论和制度;第二部分5篇,选取了百年来影响美国宪政历程的重大经典案例;第三部分主要介绍美国联邦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几个重要司法文书。每篇课文都由中英文两部分内容组成,中文相关知识背景内容与英文遥相呼应但又非机械对应;内容的编写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篇章的构架兼顾理论学习与案例解析的衔接;课后思考题启发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客观分析、评价以及理性借鉴。《英美法律制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适合作为法学专业专科、本科学生以及研究生的双语教材,也适合作为
在本书中,作者以英美著名的案例为引, 努力使读者在自己的知识状态下理解英美法理学, 以批判阅读的思维,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分析、论证了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众多流派与论说,试图揭示各种论说的理由和渊源,让不同的学理、流派呈现和交流,并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逻辑思维过程,带领着读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法律究竟是什么?
本书作者马丁内克教授为德国有名法学家,在法学界享有盛名。本书是其所撰写的介绍德国伟大法学家生平与作品的文章,这七位法学家分别为:拉贝尔、耶林、萨维尼、吉尔克、拉伦茨、黑克、温德沙伊徳。每个名字都熠熠生辉,是德国和世界法学历目前的耀眼之光。通过本书,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成长轨迹、研究进路、学术观点以及杰出作品与伟大贡献。
本书是目前图书市场中介绍美国法学院书籍中十分难得的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一本知识性读物。作者以自己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的亲身经历言说在美国法学院求学的方方面面,并介绍了美国法律界的职业现状。作者笔调亲切,娓娓道来,十分适合有志于进入美国各大法学院学习交流的学生阅读。 美国法学院可能是大部分法律学人所向往的地方,本书专为国内法学院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所涉及,对欲了解美国法学院教学制度的读者亦为*参考读物。 本书作者为著名法律时评的专栏作家,在法制日报周末版、法制日报法学院版每周开设专栏,拥有一定的读者群。
《美国法庭论辩制度--影像与现实》通过将美国法庭论辩制度中陪审员甄选、开庭陈述、直接询问、交叉询问、法庭意义和结案陈词等环节严密的衔接完整向读者展现了美国庭审论辩的全部过程,在写作方式上不仅精到的介绍了各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体操作规则,还在基础法律理论的基础上佐之以经典电影(如《失控陪审团》)以及在当时具有轰动影响的现实案例(如辛普森杀妻案),显著增强了全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易于读者学习和掌握,便于读者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书全面介绍和分析了俄罗斯矿产资源法律体系、矿产资源管理制度、矿业权制度、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人力资源配置制度、矿产品贸易政策、土地森林与环境政策、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政策等。通过对中俄矿产合作开发案例的法理分析,以及对俄罗斯矿业投资法律环境的总体评价,探讨了中俄矿产合作开发的风险防范机制和优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