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帕维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帕维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帕维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英国版权法》主要从版权、领接权、注册外观设计、表演权及其相关版权等方面来进行介绍、论述,该法案不仅从各个版权相关内容的引用、生效与范围以及执行等方面予以说明,还对条款中的定义、作者权利、侵权行为以及保护期限等作出详细、明确的论述,要点突出,罗列清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关注的问题是司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与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复杂关系。本书尝试运用法律社会史的方法对1154年到1701年的英国个案进行解读,试图在具体的经验描述中呈现理论问题的丰富意涵。 本书集中关注了(英国历史上)司法的一项重要功能,作者称之为“治国”,其实是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创建和治理——通过治理来创建,在创建过程中治理。这也是意味着更为强烈的政治功能。 这本书需要细致阅读,也值得细细阅读。
数百年来,伊斯坦布尔的重要战略地位吸引了众多劫掠势力。在奥斯曼人之前,希腊人、波斯人、罗马人和威尼斯人都曾先后攻陷并入主伊斯坦布尔,如今城内仍散布着他们执政时留下的历史痕迹。然而横跨两大洲的地理位置并非这座城市独有的吸引人的地方,它还曾是传奇的欧亚丝绸之路的最后一站。在当年前往此处的无数客商中,有许多人都爱上了这座城市,并决定在此扎根。漫步城市街头时,历史脉络在眼前徐徐展开;聆听从宣礼塔中传来的祷告声,欣赏美丽天际线的日落。这里的餐厅、酒吧和茶馆,都是伊斯坦布尔街头巷尾非凡的文化体验。
有的时候,在瑞典游玩就好像走进了一本时尚或家庭装潢杂志。斯德哥尔摩的每条街巷都独树一帜,全瑞典人都在用心装扮打理着每一处房屋、村舍、咖啡馆和公共空间。但瑞典的风格绝不是张扬,在这个国家,建筑的外形和功能紧密相连,并且崇尚节制、实用和条理,以简洁的线条和巧妙的设计为主,你很难不爱上这里时尚的审美观念。当然,瑞典的还是它的自然风光。这意味着你要扬帆穿过群岛来到一处孤岛,或是沿着小径随你的喜好跋涉到北部的荒野,徒步、野营、骑行、滑雪、划船、垂钓以及搜寻蘑菇和浆果在瑞典的各个角落都能轻松进行。
信托法被视为英国对世界的大贡献。信托起源于英国古代的“用益”,与土地制度、遗产继承等紧密相关,发展至今已超过500多年。现代信托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了解英国信托法,对于把握信托的概念及其运作原理等意义重大。 在英国,没有一部所谓的成文的信托法。信托法分散在各个制定法以及大量的判例当中。本书编译了与和信托制度联系密切的十三部法律的全文:《1906年公共受托人法》、《1925年受托人法》、《1958年信托变更法》、《1961年受托人投资法》、《1964年永续和累积法》、《1976年剧院信托法》、《1986年公共受托人和基金管理法》、《1996年土地信托和受托人任命法》、《1999年受托人委托法》、《2000年受托人法》、《2009年永续和累积法》、《2014年养老金法》、《2015年养老金计划法》;此外还包括与信托相关的六部法律的目录以及节选
整个梵蒂冈就是一座奇特的博物馆,一边书写历史,一边收藏历史,一边创造历史。世上没有那个地方像梵蒂冈这样如此丰富地拥有历史,如此广泛地影响世界,访问这样的博物馆,看到的不仅仅是梵蒂冈本身,而且是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人文历史的缩影。《万国之国:梵蒂冈深度旅游指南》作者精选大师精品介绍,让读者充分感悟万国之国的历史和文化魅力所在。
威尼斯是一位充满魔力的魔术师,它为了商业而生,熙熙攘攘。随着航运商业的式微,它又成了巴洛克音乐和现代歌剧的发源地。一条大运河串联起两岸的威尼斯建筑的辉煌,总督宫和圣马可大教堂为威尼斯代表性的航段增添了无限魅力,风景如画的群岛和潟湖为当地提供了各色在别处找不到的特产和海鲜,眼镜、高跟鞋和宽松的服饰都是源自威尼斯的古怪时尚……这座城市一言难尽,也一眼难忘。 除了普遍而丰富的实用信息,书中的方框文字和重要景点还会将当地独特而鲜为人知的故事讲给你听,让你更深入地了解这座水上之城。
本书内容翔实、介绍全面,通过多幅精彩的地图、彩插及海量文字信息,为读者展现了西欧旅行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出发前的行程规划建议,又有旅程中的资讯——景点、住宿、交通等。本书结合西欧的旅游资源,专门为广受认可的12个目的地(单国或多国)开辟了章节,并针对旅行者的需求进行了内容上的统一处理。比如,每章都有“基本饮食”这一方框文字。通过该方框,旅行者可以从总体上了解某一目的地的“国菜”“国酒”等餐饮类信息,从而为到达目的地后就餐做好准备。“国家速览”“其他值得一游的……”也属于此类情况。总之,涉及面广的信息是本书的特点,旅行者持有本书,将会获得西欧旅行的全方位指导和建议。
《格劳秀斯私法导论(精)》是近代著名法学家胡 果·格劳秀斯关于民商法的论著,全书仿照罗马法《 法学阶梯》的体例,全面论述了当时的私法,不仅阐 明基本概念、基本原则,还揭示了其背后的法理与价 值,是一部十分宝贵的史料,对于今天的民法研究也 具有重要意义。
洗衣女工绮尔维丝,未成年即与制鞋工朗蒂埃生了两个儿子。后遭遗弃,嫁给盖房工人古波。古波受了工伤后整日出入小酒店。不久,绮尔维丝也开始酗酒,以至沉沦。最后古波酒后中风死在疯人院,绮尔维丝也死在楼梯底下的黑洞里。
《德国继承法(第六版)》是德国目前版本的继承法教科书,其立法、案例和文献均更新至2013年7月1日。《德国继承法(第六版)》着重论述德国继承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如共同遗嘱、继承证书、遗赠等,力图使读者在有限的篇幅中掌握德国继承法的概貌;书中附有大量图标和示例,便于读者理解;附录中的若干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了解德国法学教育中的法教义学分析方法。
《幽谷百合》是法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小说描写青年贵族费利克斯追求莫瑟夫伯爵夫人。伯爵夫人的丈夫暴戾,家庭生活缺少乐趣。他的介入,掀起她感情上的波澜。她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对丈夫保持忠贞。费利克斯后去巴黎,经不起贵妇迪特利小姐的诱惑,坠入情网。伯爵夫人得悉,悲痛欲绝,把死当做是天主的恩赐。这是一曲哀婉动人的爱情悲歌。在古堡发生的故事中,让我们看到了时代变幻的风云。百日政变的影响、宫廷的变化、老贵族的流亡生活、年轻贵族巴黎发迹等等,无一不打上深深的时代印记。
《布登勃洛克一家》描写的是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族四代人从1835年到1877年间的兴衰史。通过布登勃洛克家族在垄断资产阶级家族的排挤、打击下逐渐衰落的历史描写,详细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旧的刻意盘剥和新的掠夺兼并方式的激烈竞争和历史成败,成为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但因作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的影响,小说对帝国主义势力持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对自由资产阶级抱无可奈何的哀惋情绪。
《 山伯爵》主要描写的是法国波旁王朝时期发生的一个报恩复仇的故事。法老号船的年轻大副唐泰斯受船长临终之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一封信,遭两个卑鄙小人和阴险检察官维勒福的陷害,被关入死牢。剥夺了本该属于他的美好阳光、爱情和前程。十八年后,他带着狱友法里亚教士临死前告诉他的秘密,越狱逃生,找到法里亚藏匿的宝藏后成为巨富,从此他化名 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他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三个想置他于死地的仇人,并向恩人报了恩。
自1976年版出版至今本书已历33版,是一本针对初学者的教科书和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复习材料。它旨在澄清法律规定的真实含义。只有清楚了解法律规定目的的人,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本书致力于引导读者认真研读法律规定,同时努力就本书所列出的各个案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