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规则衔接研究 丛书展示了《前海方案》、《前海意见》,该方案和意见发布以来,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深入落实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内地与港澳商事法律规则衔接研究工作的体系化成果,本丛书将有效推动大湾区法律规则 软联通 ,为商事主体开展跨境商事活动提供规范的、透明的指引和遵循,助力前海合作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诉讼规则篇》主要包括内地与香港地区在诉讼主体资格确认、送达、管辖、答辩、证据交换等诉讼程序规则与实践的异同,并创新提出系统化的协调衔接路径。
作者在《澳门民法典》总则的基础上对民法的一般论题进行了厘清。《民法一般论题与《澳门民法典》总则(上册》已于2014年11月出版。上册分三篇,主要介绍民法的基本原则与若干重要原则、民法的基本范畴。本书是下册,分四篇。第四篇 论主体 ,对主体的相关概念及自然人、法人进行性阐释。第五篇 论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 ,分五章介绍法律行为的概念与意义、法律行为的分类、意思表示的作出:一般问题、意思表示的作出:要约与承诺的特殊性、法律行为的解释与填补。第六篇 论意思表示瑕疵 着重讲述意思之瑕疵、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第七篇 余论 ,论述法律行为元素理论、法律行为的代理、法律行为的效力障碍、时间及其在法律关系上的效力。
本书通过体系方法、历史方法、比较方法和司法解释方法,把劳动法的总体情况呈现出来,让读者可以从各方面综合把握劳动法,这对学习和研究各单行劳动法规有着巨大的帮助。本书分为劳动法总论、关于劳动、关于劳动法和劳动法分论四个部分。*部分就劳动法定义、体系、公法私法区分等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分析;第二部分集中呈现了劳动的意义和劳动的变迁两个有关劳动的;第三部分涉及劳动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有劳动关系、劳动法渊源、劳动法基本原则、解释和应用、中国澳门劳动法的发展和国际法的适用;第四部分就详细介绍了澳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护法,以及介绍和分析了集体劳动法的问题。
原著将美国合同法领域的海量判例整理、归纳、重述后,以成文法的形式编纂成书。 该重述对合同规则的陈述简明扼要、精当贴切、内容,且每条皆附评论注释。 内容共16章,汉译如下: 章 术语的含义 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当事人与行为能力 第三章 合同的成立—合意 第四章 合同的成立—对价 第五章 反欺诈行为法 第六章 错误 第七章 误述、胁迫与不正当影响 第八章 因公共政策而不能强制执行 第九章 合同义务的范围 第十章 履行与未履行 第十一章 履行不能与目的落空 第十二章 因同意或变更而免除合同义务 第十三章 连带诺言人与受诺人 第十四章 合同受益人 第十五章 权利的转让与义务的变更 第十六章 救济
这部民法总论教科书,自其问世以来,在德国受到法科学生的广泛欢迎,用“经典”形容毫不为过,迄今已经再版四十余次。这部著作语言浅显易懂,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私法的结构;同时,语言简明准确,对《德国民法典》总则部分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精当的阐释。 《德国民法总论(第41版)/外国法学精品译丛》例举形象生动,解释严谨清晰,再配以大量的图表,便于快速地检索与查找读者需要的信息。作者对这本著作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补充了德国联邦法院重要的判例,提供了新的文献资料索引,使之更加适应新近的社会现实。无论对理论界还是对实务界,这部教科书都可以成为了解和理解德国民法总论的起点和入口。
《瑞士民法:基本原则与人法(第二版)》的目标是,向瑞士法学生和实务工作者以及一般性地向德语法律区的学者,批判性地阐释《瑞士民法典》的两个基础部分:序编条款与人法。序编条款(瑞民至9条)处理的是法律适用的基础问题(方法论)以及其他的根本性规则,如依诚实信用行事的要求、善意、联邦法和州法的关系以及举证责任。人法(瑞民1至89c条)主要调整法律主体(自然人和法人)、其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对其人格的保护;这些规范也具有基础性意义,它们在其他法秩序中通常是属于民法典“总则”编所调整的内容。
马克·韦尔德著的《环境损害的民事责任:欧洲和美国法律与政策比较》一书主要探讨了侵权作为一种私法规制手段在环境保护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特别关注到气候变化的环境责任、海洋污染、核污染、转基因生物污染,以及环境污染领域具有代表性、有跨国影响的案件,如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事件、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等,修正了关于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的观点;采用比较法的视野,对美国及欧盟成员国关于环境侵权的实体法与普通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除了将侵权作为加强环境执法的规制手段外,更加注重侵权作为私法手段与全法监管之间的平衡。本书可作为研究世界范围内环境法民事责任制度的重要参考书,既能为法学院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材料,又能为环境侵权领域的律师提供环境诉讼方面的实战指导。
《港澳基本法实施评论(2016年卷 总第3卷)》是专门评述港澳基本法实施情况的文集,由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办。本卷分四个主题:年度特稿分别评述201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实施情况,以期展示当年基本法实施的基本面貌;专题述评了如下论文:《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解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采用的原则》《共识与分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释问题的一个初步检视》《〈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解释基本原则探析》《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一国两制”的比较优势》《国家安全法治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落实》《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制设计实现原因及其启示》《基本法的权利规范与普通法的人权理念》《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制的检讨与再论》《澳门特别行政区公共行政改革:方向与路径》《能力视角下的澳门特别行
《日本的女性政策》是日本昭和女子大学校长的学术研究成果,作者认为日本推进男女 共同参与社会,解决日益严重的少子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 制。 首先,作者梳理了1945年以来日本的女性政策与福利制度的变迁,认为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男主外、女主内”型福利体制逐步在日本确立,然而,在 新时代该福利体制已不利于可持续性社会的发展,因此作者提倡日本需要大 力改革传统的雇佣制度、家庭模式和福利制度,以改变僵化的男女角色分工意 识,保障女性能在职场发挥个人能力。 其次,作者以少子化为切入口,比较了 瑞典、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福利体制和女性政策,并对日本和美国的多名 女性高管实施了访谈调查,在这基础上,作者认为在日本完善育儿休业制度、 实现多元育儿服务体系、强化家人共同承担家务和育儿的意识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日本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后的公司治理》包括了一系列美国萨班斯法案颁布后关于公司治理领域新发表的文章。萨班斯法案改变了美国公司治理的实务,并且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后的公司治理》讨论的亚太和欧洲市场的公司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治理不仅一直是会计、财务和法律领域的热点话题,而且由于监管者针对安然、帕玛拉特以及世通等公司的会计丑闻和阿德尔菲通讯、环球通讯、默克和泰科等公司的欺诈行为而制定的措施,公司和投资者也对公司治理日益感兴趣。专业机构和团体制定的公司治理规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到自己投资的公司治理中成为一种趋势,监管者加强了对风险管理和公司内控措施的监督与检查。《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后的公司治理》所收录的文章均出自于公司治理方面的专家之手,这些文章主要研究萨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