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商业保险法基础理论体系为框架,在阐述保险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以我国近期新的《保险法》及其司法解释为依据,采用比较研究、经济分析、法解释学等研究方法,专题探讨保险法中重点、前沿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书的特点在于在整体内容上兼顾保险合同法与保险业法的平衡,在具体内容上兼顾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平衡,在内容结构上兼顾基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重点问题研究的深入性的平衡,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保险法理论研究和保险立法的近期新成果。
法律引注指的是在书写法律文书或法学著作时,对文中所引用的法律依据或者文献,注明其出处,以便帮助读者了解和印证法律渊源和其他法律工作者的观点。笔者已在美国法学院教授法律检索多年,对美国的法律文献引注统一标准及其运用有一定的了解,近年来也对中国及英、法、德、日、韩等国的法律文献引注标准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后,发现西方发达国家还有日本和韩国都有各自通行的法律文献引注标准,所以,笔者觉得中国的法律界也应该有一套比较完善和统一的法律文献引注标准。2004年,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信息中心赵晓海主任的协调下,笔者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朱苏力院长和贺卫方教授对法律文献引注规范的统一开始进行研究。 中国近年来已开始重视引注的统一化,1996年*颁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撰写司法鉴定报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南》一书以具体案例的鉴定报告书为例,对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司法鉴定报告进行讲解。本书展示了4份刑事案件的鉴定报告全文,并对鉴定报告的各组成部分逐个进行分析讲解。所
本书基于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结合我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关切,分析了《巴黎协定》促进实施和推动遵约的中国方案,探讨了中国引领当前国际气候治理的范式和路径选择。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巴黎协定》遵约机
法学论文写作,有普遍的规范和共通的方法。本书作者在英国读书写论文时,曾在名师指导下受过专门的学术训练,此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做过编辑,对于论文写作有深入的了解。本书分选题、文献、调查、论证、部件、行文、伦理七个部分,每部分从学生*常见的问题入手,用通俗易懂且轻松有趣的语言,用详实的例子,细致讲解了法学论文的写作。本书对于法学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生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面市后,将会成为*为实用和贴心的论文写作指南。
裁判文书作为司法活动的最终产品,是司法公开的主要内容,也是彰显司法公正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的司法环境之下,裁判文书的质量优劣更是关系着司法公信力能否重建。裁判文书作为审判程序的载体,体现了程序公正;作为审判结果的载体,体现了实体公正。 《裁判文书如何说理 以判决说理促司法公开、公正和公信》以裁判文书说理为视角,论证了提高裁判文书说理性对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公信的重要意义,对法律解释方法与裁判文书说理的关系、裁判文书说理的结构和内容、法官判决说理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机制、法官判决说理的激励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裁判文书说理的评价标准这一学术界鲜有人研究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