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贵州清水江流域内外所发现的契约文书为主要研究材料,讨论在礼法传统的视野中,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民间传统契约文化。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是关于传统契约的一般运作模式的探究( 、二、三章),主要分析传统契约制度运行中的“中人”和“代笔人”,以及二者在参与契约活动时的报酬问题;第二部分则具体讨论传统社会中一些各具特色的契约类型(第四、五、六章),包括典契、林业经营契约和拜师活动中的契约。本书所依据的主要材料是在地处王朝边疆的清水江流域村寨留存下来的契约文书,益以作为比较资源的其他内地契约材料。通过对中国传统契约一般理论的阐释,及其在具体契约类型中之运用的分析,本书尝试从边疆村寨的社会运作中一窥传统契约文化的样态,并提供一个关于这一样态的较为综合的理解方式。
本书以一篇已经发表在CSSCI期刊的论文为基础,通过模拟鱼老师与三位学生(龙虾、海葵、珊瑚)在写作课堂当中的对话完整复刻了此篇论文从选题到文献阅读、观点提炼、提纲生成再到文本写作的全过程。书中师生对话
法学乃公平正义之学,亦经国济世之道。法科研习者,非但要皓首穷经,探究法学之原理、源流、范畴与技术,亦当苦心孤诣,涵养公平正义之气质、经国济世之情怀。法科研习之大义者,正在于:蓄经纶之才学,养浩然之正气,胸怀韬略,足踏实地,以建设性的心态审视现实,以建设者的角色构建未来。故值此《司法文明论坛》创刊之际,我提“理想?国情?建设”六个字,与大家共勉。
本书分六编十八章, 主要叙述讲解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类别、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作用、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等内容; 按照法律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 分别讲解公安机关主要法律文书、人民检察院主要法律文书、人民法院主要法律文书、公证法律文书、仲裁法律文书和律师实务法律文书等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 并对重要的法律文书辅以必要的实际写作练习, 以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写作法律文书技能的目的。
本书分六编十八章, 主要叙述讲解法律文书的概念和类别、法律文书的历史沿革、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作用、法律文书写作的基本要求等内容; 按照法律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 分别讲解公安机关主要法律文书、人民检察院主要法律文书、人民法院主要法律文书、公证法律文书、仲裁法律文书和律师实务法律文书等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 并对重要的法律文书辅以必要的实际写作练习, 以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写作法律文书技能的目的。
本书记录了律师教育的发展路径,为探索和完善一套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的律师教育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本书还邀请了律师学院法律导师代表和法律毕业生代表,从各自的角度为律师学院撰文,有经验总结,有成长回顾, 有点滴记录,“师”与“生”是教育教学的两方主体,其相互交流教学相长,不仅体现了律师学院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展示了一幅幅真实生动的学生成长、教师奉献、学院发展的历史图卷。
《监狱法学论丛》系列丛书,由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法学专业委员会(依托北京市监狱管理局运行)编辑,是一部监狱法学理论交流文集。 丛书围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紧密联系监狱工作实际,既有监狱法学领域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有监狱一线民警的执法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是我国监狱法学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社会公众了解支持我国监狱工作的有利平台。 丛书每年一册,主要用于全国监狱系统交流学习、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参考以及社会公众宣传。
本丛书是以法学教育为主题的论文集,所收论文既有从理论角度对法学教育的审视,也有从实践角度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思考,如法学教育的具体课程设置问题、法院教育的国际化问题、教育文化、案例教学法,等等。 同时对一些西方和中国职业伦理教育的经验和理论亦有涉猎。 本丛书所收文章既有发表过的,也有没发表过的。 希望以此收录、总结及展示中国学者在法学教育领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首都法学论坛》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的系列出版物,目前已经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了15辑。 该书已成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扩大自身知名度的阵地,成为了以文会友的平台,也是法学院实现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都法学论坛》融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为一体,以理论法学、应用法学板块对法学的各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遵循学科知识体系、逻辑体系的设计、编排,将使读者从专家、学者深刻、精辟的学术见解中受到启迪的同时,对学科研究动态总体把握上也获得收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于2021年1月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此次修改主要对动物防疫病防控理念,防疫管理制度、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野生动物及犬只的检疫管理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 为了配合修改后的动物防疫法学习、宣传,帮助广大读者准确理解此次修改的立法原意,法工委直接参与立法工作的同志编写了这本解读。对动物防疫法逐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本书准确阐述动物防疫法法条含义,为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专业人员、理论研究人员和社会大众提供了学习读本。
《青苗法学论丛》的编辑和出版,是中国政法大学培训学院进行同等学力研修班培养模式改革系列举措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论丛配合同等学力研修班的课程设置,督促同等学力研修班学员在学习期间进行学术思考与学术写作的尝试,学院组成评审小组评选出的习作汇集出版,及时反映学员们的学习成果,促进学员们进行独立思考与学术创作,建构探索性学术思维。
本书详尽地回答了日常写作中究竟有哪些常见语病?罗列的语病是不是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如何系统性地预防或者矫治这些语病?本书中的每一章,都涉及两大块内容,一块是禁忌,或称误区,主要分析罗列汉语写作中该领域常见的错误类型;一块是技巧,实为规则,在明确汉语写作基本目标的基础上,从正面引导的角度,提出汉语日常写作应当通盘考虑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归结为预防、避免、矫治日常写作中常见错误的方法与策略,以及提高写作水平的建议和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