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上市公司破产重整原理与实务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20-09-01 作者: 申林平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118.00 页数: 478 印次: 1 ISBN号: 9787519748029 商品类型: 图书 版次: 1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小物业,大并购-物业服务企业收并购法律尽调实务指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23-06-01 作者: 贺国良 译者: 开本: 16开 定价: 112.00 页数: 453 印次: 1 ISBN号: 9787519777234 商品类型: 图书 版次: 1
WTO 货物贸易规则涉及的判例法非常丰富,相关理论观点也多有分歧,本书的系统探讨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旨在对WTO 货物贸易规则进行全面阐述。从体系上看,本书分为十章,分别以关税和非关税、非歧视待遇、例外制度、检疫和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农业、政府采购、贸易便利为主题,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相关领域的立法、判例和原理进行综合分析,力图阐述GATT1947以来尤其GATT1994以来WTO 货物贸易规则的实质发展。 本书结合大量的案例对国际货物规则进行全面、系统地阐述,并结合中国的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具有学术上的代表性和使用上的广泛性。WTO 货物贸易规则作为WTO 法的精髓,仍然值得大学学生、政府及企业人士等认真学习和持续关注。
本书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对马德里注册体系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和梳理,并结合工作实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尽解读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对我国企业、商标代理人等广大读者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和工作参考性。
本书聚焦于互联网反垄断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以现有智慧和制度设计在互联网情景下的适用性及其政策态度争论为开端,系统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本质特征及其竞争寓意。强调互联网平台和主流服务的主导地位更迭快、研发创新频繁、为市场领导权而竞争、进入/退出壁垒极低、固定成本高昂与边际成本极低并存等经济技术特征,揭示出互联网领域竞争持续性跨界性、垄断短暂性合理性,及其对互联网反垄断执法和科技企业策略选择的寓意。从互联网服务视角探讨互联网多层竞争逻辑及其反垄断政策取向。其次,倚仗在线服务产品的身份多重性来揭示互联网竞争多层次性的逻辑,揭示互联网竞争激烈的观点。再次,初步解读平台经济理论及其竞争政策,强调平台经济学理论相对于传统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分析框架和重要结论方面的新颖性,明确互联网领域普遍的网
解释是连接文本与实施的桥梁和纽带。借鉴并吸收域外理论与经验而生成的中国《反垄断法》文本在实施中也必然离不开解释,但解释什么、怎么解释、效果如何则是其中的关键和焦点。基于此,《反垄断法解释:规范、历史与体系》主要从基本原理与具体制度两个层面来构建研究框架,以文本规范为研究主线,从历史和体系两个维度来寻求文本规范的解释方案,以求有限的文本规范能获得优化的实践效果。
本书整理汇编了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间,38个重点省市的人民法院审结的共2170个劳动争议案例的裁判文书,就其主要的争议点及裁判观点分九大主题、以问答的形式做了梳理、提要,每个裁判观点后附具体的判决文书号方便查找。聚焦个案重点难点,梳理法院裁判规则,探究类案裁判思路,是涉劳动争议全面实用的案例工具书。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904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地理标志商标对当地就业、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 本书对权利人和地方政府正确认识地理标志商标的法律内涵和权利使用有着重要借鉴,对司法和行政机关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维权工作,严厉打击地理标志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提供了必要参考,对我国地理标志商标法律研究将是重要推动。本书聚焦13个有关地理标志商标授权确权、侵权保护的热点问题,以33个典型判例为依托,全文引用司法判决书,真实呈现权利人、商标局和商评委的观点,画龙点睛的法官评述,认真梳理法院观点和审判思路。
本书重在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总则规定,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的一般性法理。反不正当竞争的一般性法理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定位、基本属性、基本原则、基本关系和基本范畴等。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操作意义。鉴于一般性法理的重要性,本书以问题为导向,特将“总论”单独撰写成册,有针对性地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性法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例如,本书对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竞争法定位、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竞争自由与公平的价值取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范式以及一般条款的适用等重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很强的探索。
锦天城提供证券和资本市场服务的行业领域涉及各个行业,既包括一般生产性企业,亦包括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升级消费以及文化传媒等服务业。锦天城参与证券发行活动中的所有环节。锦天城业务涵盖境内上市(含科创板发行上市)、境外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公司收购、新三板等证券与资本市场业务。本文集分为五个主题:(1)境内A股上市相关法律问题研究;(2)科创板相关法律问题研究;(3)境外上市相关法律问题研究;(4)行业主题相关法律问题研究;(5)资本市场其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不良资产处置是世界各国银行及其规制机构必须面对的普遍难题。因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不力给银行、银行业及金融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危害,徘徊于各个国家的各个历史阶段。本书通过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规制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如何构建系统解决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防范银行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律运行长效机制。通过总结、比较外的实践经验,本书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行为一般模式和法律规制基本框架,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现有的各项具体法律制度规范,或是揭示其中的缺陷和不足,或是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建议。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904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地理标志商标对当地就业、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 本书对权利人和地方政府正确认识地理标志商标的法律内涵和权利使用有着重要借鉴,对司法和行政机关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维权工作,严厉打击地理标志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提供了必要参考,对我国地理标志商标法律研究将是重要推动。本书聚焦13个有关地理标志商标授权确权、侵权保护的热点问题,以33个典型判例为依托,全文引用司法判决书,真实呈现权利人、商标局和商评委的观点,画龙点睛的法官评述,认真梳理法院观点和审判思路。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904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地理标志商标对当地就业、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 本书对权利人和地方政府正确认识地理标志商标的法律内涵和权利使用有着重要借鉴,对司法和行政机关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维权工作,严厉打击地理标志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提供了必要参考,对我国地理标志商标法律研究将是重要推动。本书聚焦13个有关地理标志商标授权确权、侵权保护的热点问题,以33个典型判例为依托,全文引用司法判决书,真实呈现权利人、商标局和商评委的观点,画龙点睛的法官评述,认真梳理法院观点和审判思路。
本书主要反映商标注册申请的完整流程及商标审查业务的新变化特点,广泛涉及企业需要应对的各种商标业务,对企业与代理机构了解商标审查特点与规避审查风险、合理选择注册商品与规划注册类别、节省商标申请成本与提高申请成功率、正确应对意外情况并有效行使相关权利、准确理解处理各项商标业务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
本书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对马德里注册体系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和梳理,并结合工作实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尽解读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体系,对我国企业、商标代理人等广大读者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和工作参考性。
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3904件。据统计,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地理标志商标对当地就业、居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 本书对权利人和地方政府正确认识地理标志商标的法律内涵和权利使用有着重要借鉴,对司法和行政机关加强地理标志保护维权工作,严厉打击地理标志商标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提供了必要参考,对我国地理标志商标法律研究将是重要推动。本书聚焦13个有关地理标志商标授权确权、侵权保护的热点问题,以33个典型判例为依托,全文引用司法判决书,真实呈现权利人、商标局和商评委的观点,画龙点睛的法官评述,认真梳理法院观点和审判思路。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2020年版)/审计常用定性表述及适用法规向导丛书》涵盖重大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项目建设程序、建设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招标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建设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征地拆迁和移民、生态环境保护等8个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每个方面列举了问题类别,每个问题又列举了常见表现形式和定性依据,部分问题还列举了处理处罚依据。
从合同法上看,金融系统性风险主要体现为系统性违约;系统性违约超出了违约责任制度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金融法如果不愿意过多地运用救市、行政处罚与刑罚来应对系统性违约,那么,就应当重视并完善其违约预防与违约处置制度。本书认为系统性缔约是系统性违约的缔约之源,具有系统性的契约群是系统性违约的合同之源,而具有系统性的企业群是系统性违约的主体之源。对违约预防与违约处置制度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与完善金融法,从而为预防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做出贡献。本书还讨论了P2P网络借贷相关的违约预防与违约处置制度、温州金融试验区的违约预防制度、民间集资违约的治理制度、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涉案财产的处置程序等现实问题。
不良资产处置是世界各国银行及其规制机构必须面对的普遍难题。因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不力给银行、银行业及金融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危害,徘徊于各个国家的各个历史阶段。本书通过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规制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如何构建系统解决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防范银行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律运行长效机制。通过总结、比较外的实践经验,本书从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行为一般模式和法律规制基本框架,对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现有的各项具体法律制度规范,或是揭示其中的缺陷和不足,或是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