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相关问题是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禁令相关诉讼的重中之重,并且近年正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无论侧重点在学理还是司法实践层面,FRAND问题的研究框架理应建立在充分了解其渊源、演化进程以及近期新动态的基础上。国外司法界在此领域已经有大量案例,其公开文书无疑是研究者了解各国FRAND司法实践的不错信息来源。《FRAND案例精选(第二卷)》是从世界范围内精选的标准必要专利相关代表性案例,并将其相关内容译为中文加以汇编,其中收录文书除涉及许可费率计算、禁令救济规则等问题的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等之外,还包括准司法机构/行政机构(如欧盟委员会)关于这些问题的决定和意见。
《刑事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以刑事诉讼活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程序及其法理基础,探讨了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和实践探索,特别是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刑事诉讼法观。《刑事诉讼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吸收了及法治发达国家的刑事诉讼的先进成果,尤其是充分尊重刑事诉讼关于保障人权、规范职权的本质特点。
作为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颁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民事公益诉讼的话题日益受到关注。
卓朝君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同步辅导与习题集》以江伟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为蓝本,并结合多部 的民事诉讼法经典教材,如王亚新教授主编的《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蔡虹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以及宋朝武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等,经过编者们精心策划和选编, 终形成此辅导教材。本书在编写原则上,强调严谨和务实;在编写体例上,遵照了教材的体例结构,强调与教材的对应性和配套性;编写方法上,坚持规范。全书内容依托教材,按照教材规范写作;逻辑严谨、言简意赅、层次分明;既追求整体上的统一性,也兼顾各章节的独立性;既立足于理论通说,也兼顾不同观点;既运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也兼及司法实务。
本书以实务为主、理论为辅,重点涉及实践中的法律空白点和争议较大的问题。一是程序性规范缺失,包括诉讼当事人的确定、当事人的异议事由、执行依据的种类、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期间、案外人另行提起诉讼的处理等。二是分工不明确。该类案件的处理经常涉及法院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与衔接,还涉及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之间的协调等诸多问题。三是多个生效法律文书的冲突与竞合。案件审理中,经常出现案外人、申请执行人都依据生效法律文书主张权利,而各法律文书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的情况,表现为案外人另行提起诉讼的处理提起诉讼的处理与案外人依据另案确权判决、形成判决或给付判决主张权利阻却执行等。四是实体权利冲突无明确的裁判标准。执行异议之诉案件中涉及的问题是在同一执行标的上负载多项权利。实体权利能否阻却
卓朝君主编的《民事诉讼法同步辅导与习题集》以江伟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为蓝本,并结合多部 的民事诉讼法经典教材,如王亚新教授主编的《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蔡虹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以及宋朝武教授主编的《民事诉讼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等,经过编者们精心策划和选编, 终形成此辅导教材。本书在编写原则上,强调严谨和务实;在编写体例上,遵照了教材的体例结构,强调与教材的对应性和配套性;编写方法上,坚持规范。全书内容依托教材,按照教材规范写作;逻辑严谨、言简意赅、层次分明;既追求整体上的统一性,也兼顾各章节的独立性;既立足于理论通说,也兼顾不同观点;既运用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也兼及司法实务。
本书由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编,以关注、探讨我国仲裁制度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为宗旨,包含外法律及仲裁领域专家关于仲裁案件的主要观点及论述,本辑分为“特载”“专论”“办案札记”“域外撷英”四个专题内容。这些论文的研究题材主要围绕中国国际投资仲裁年度观察(2020)、买卖型担保的法律效力研究、建设工程仲裁案件审理的若干思考等业界广泛关注的问题,从程序及实体多维度就仲裁行业前沿热点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