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约21万字,分为七章:章 恐怖主义组织与情报机构重组、第二章 金融犯罪何以实现:资金来源、第三章 金融犯罪的实施:资金的转移、第四章 绩效衡量、风险管理与使用平衡计分卡管理绩效、第五章 打击金融犯罪国际关注、第六章 金融情报机构:监控资源与结果处理、第七章 如何改进金融犯罪打击战的最终战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主要研究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探讨部门国际经济法问题和分析国际经济法与中国实践。
《任际国际法文丛:国际私法研究》主要研究国际私法学科整体理论,作者对其范围与考量、视角与进路、价值与体系均提出了独立想法。从论证国际私法学科与定义范围,首提国际私法关系与国际私法冲突概念,主张研究国际私法整体理论与制度,内容上应有国际私法体系范畴整体化研究,方法上应有国际私法特有方法及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包括一些跨学科研究。 作者以冲突规范的基础意义为起点,研究法律冲突与规范方法问题,特别提出和论证国际私法识别方法论;并分析涉外电子合同、网络争议管辖权等新型问题,特别提出将公共秩序与公共秩序保留作为不同范畴分别定义;将国际私法物权与国际私法合同作为典型问题予以法律适用研究,从中寻找制度综合因素;主张国际私法争议解决措施是法律适用的价值目标实现过程,应体现于其整体研究之中。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主要研究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探讨部门国际经济法问题和分析国际经济法与中国实践。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评注》(《评注》)第四卷是本评注系列丛书中对《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约》)实质性条款进行评注的第二部。本卷载系为对1982年《公约》的实质性条款进行评注的各卷中的首卷,处理第三委员会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工作,即第十二部分、第十三部分和第十四部分(靠前九二至二七八条),以及《很后文件》附件六,其中涉及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海洋科学研究以及海洋技术的发展和转让,这些都是以条约形式对海洋法所作的全面表述中的“新”主题。
《法律·社会·历史文丛·国际法与晚清中国:文本、事件与政治》是对晚清时期中外关系史、国际法学史和政治观念史的一次“试验性”研究。依次探讨19世纪欧美国际法学的根本特征、国际法学对中国和整个东亚之国际地位的表述、以林则徐翻译瓦泰勒《万民法》(《各国律例》)和丁韪良翻译惠顿《国际法原理》(《万国公法》)为标志性事件的国际法学输入中国这一过程、晚清知识分子的国际法观念、日本对近代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应对、甲午战争中日本的国际法宣传策略及其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影响等主题。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主要研究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探讨部门国际经济法问题和分析国际经济法与中国实践。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主要研究国际经济法基础理论,探讨部门国际经济法问题和分析国际经济法与中国实践。
《国际海事条约汇编(7卷 汉英对照)》收录的是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5届会议至98届会议、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8届会议至72届会议以及便利委员会第40届会议通过的修正案,分别是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及其议定书修正案、国际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安全规则(IGF规则)、《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规则)》修正案、《国际海运固体散货规则(IMSBC规则)》修正案、《2011年散货船和油船检验期间加强检验程序规则(2011ESP规则)》修正案、《(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78年议定书》附则的修正案、《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97年议定书》附则的修正案、《2008年氮氧化物技术规则》修正案、《1965年国际便利海上运输公约》修正案、经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及其附
加里?B.博恩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在仲裁界所取得的很好成就,被认可为靠前商事仲裁领域的人士,屡获殊荣。《靠前仲裁:法律与实践》即是其拥有代表性作品之一。 本书旨在对靠前仲裁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全面介绍,重点关注靠前仲裁的基本法律框架及各法域、各仲裁机构的实践,以简明、精练的语言向读者介绍靠前仲裁的核心法律原则与实践惯例。本书的主体部分按照靠前仲裁的时间推进顺序分为靠前仲裁协议、靠前仲裁程序和靠前仲裁裁决部分,主要探讨靠前商事仲裁,并在必要时与靠前投资仲裁或国家间仲裁进行对比。本书的特点在于其比较法的研究视角和翔实丰富的实践资料。 中国的涉外商事活动日益频繁,企业和投资者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靠前商事仲裁庭和投资仲裁庭,法院和仲裁机构也开始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国际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理念、原则、政策及宏伟实践,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精髓、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近距离展示了条约法律外交之魅力,深入浅出地探讨条法外交调研之道,为政学结合、法律与外交结合破解入门难题;深度聚焦国际法发展前沿和外交实务法律前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向海兴国“蓝色外交”、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外交”、追逃追赃反腐败“红色外交”、网络空间治理“数字外交”、“一国两制”框架下的条法事务,波澜壮阔、精彩纷呈;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构建,则为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追求,为中国国际法学界履行神圣使命明晰了用武之地。
本书稿属于年度报告。自2016年起在我社连续出版。本年度报告系统梳理2017年中国在靠前法治的各个重要领域所表明的理念、坚持的原则和立场,以及采取的具体行动。《报告》(2017年)在体例上分为综述和专题两大部分。主要内容集中于中国2017年在国家间关系法治、靠前经济关系法治、靠前民商事关系法治以及靠前法海外传播领域参与的制度创建以及实践活动。
《空间法学研究年刊》由中国空间法学会主办,是反应中国空间法学界工作动态和学术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文献资料汇编,是宣传外层空间法律政策、研讨国际空间法前沿问题的重要平台。通过出版年刊,有效地激励更多地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外层空间法律制度,为我国空间活动法治化进程和空间外交事业提供决策依据,共同促进空间法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为满足航运、造船、船检、海事、外贸、保险、法律等部门广大的工作人员及相关的教学人员了解、掌握和执行国际海事条约的需要,1992年交通运输部国际合作司(原交通部外事司)曾在其译校和保存的有关条约的基础上,与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一起,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编译出版了《国际海事条约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汇编》收集了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和国际海事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制定的与海事有关的国际公约、议定书及其修正案,共分七卷:卷至第三卷为海上安全公约,第四卷为海上环境保护公约,第五卷和第六卷为海事法规条约,第七卷为海员就业地位和福利待遇条约。《汇编>出版以后,有关国际组织陆续通过了一些新的公约、议定书、规则及修正案。因此,交通运输部国
集二百余位欧洲优秀学者历时四年起草完成的《欧洲私法的原则、定义与示范规则: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也就是学界所谓的“欧洲民法典草案”),展现了欧洲各国当下认可与适用的私法规则,可称世界上先进的民法典草案之一。不论该草案最终是否能够通过,或以何种形式通过,其中所蕴藏的学术意义与价值都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制定一部较为成熟的民法典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历史选择,也是学界多年的期盼与梦想。将该草案迻译出版,对当下我国民法典的建构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共分十卷,分别是:一般条款、合同和其他法律行为、债及相关权利、有名合同及其产生的权利义务、无因管理他人事务、造成他人损害的非合同责任、不当得利、物的所有权
本书基于优选重要海上战略通道与多源空间信息之融合,图文并茂地阐述了海上通道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与北冰洋等的空间分布,涉及其地理区位、属性及其发育、战略价值,并辅以扼控的重要军事基地的列述。本书阐明了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关系着国家海洋战略、大洋航线和军事实力的考量等。
本书稿属于年度报告。自2016年起在我社连续出版。本年度报告系统梳理2017年中国在靠前法治的各个重要领域所表明的理念、坚持的原则和立场,以及采取的具体行动。《报告》(2017年)在体例上分为综述和专题两大部分。主要内容集中于中国2017年在国家间关系法治、靠前经济关系法治、靠前民商事关系法治以及靠前法海外传播领域参与的制度创建以及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