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学课程中,国际法是对法学理论基础要求,也是为复杂的法学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它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法律部门的知识作为基础。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际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正在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因此,国际法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随之上升。此外,由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对实用型法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而目前可供高校法学专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国际法教材并不多,已有的教材大多注重法学理论的提升,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此,在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BKJGYB2008111)、广州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穗教高教〔2011〕25号)的资助下,编写此教材。 本教材结合典型的案例导入和案例分析来阐述相关知识点,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处理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加深学
《项目管理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第3版南开现代项目管理系列教材)》(作者何红锋、赵军)版在2006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被许多高校列为相关专业的教材或者参考书。但从2006年至今,相关的法律法规许多已经作出了修改,也颁布了一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对本书进行了重大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征求了多所大学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的意见。特别是李德华、王伟、梁倩、李晓宁、贾清雅、余利勇、崔翠敏等老师,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修改意见。
国际人道法,主要是关于战争或武装冲突的行为规范。打仗本是你死我活,残酷无比,但居然还讲法律,还有规则,且还是所有国家及交战方都必需遵守的规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这也正是人类理性闪亮的一面。 本书通过解读国际人道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来了解该法律体系的保护机制及一些重要问题,如作战方法、手段,以及武装冲突的性质,并涉及如何惩治战争中严重违反人道法的行为。
“ 国际商法”是现代高校商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国际化背景下法学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中,有关国际商事交易的国际与国内法律/法规、理论与实践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使“国际商法”这门课程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是作者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本书出版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01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等规则颁布实施,以及我国司法实践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特对本书做修订。本书2011年还获得“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本书的意趣和内容与目前同题材教科书有所不同,在如下方面展现独特之处:,根据国际学术界的通行做法和趋势,强调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分野,仅探讨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私法,不涵盖调整国际经济管理关系的公法。第二,强调国际商法是统一法和实在法,并分章详细阐述国际商法所涵括之基本理论和具体制度。第三,强调案例的运用,凸显 以案释法 的重要意义。所选案例涵盖甚广,既有普通法系国家的重要国际商事判例,也有大陆法系和我国的典型案例,还有国际商事仲裁中有影响的裁决。 本次新版,作者阵容、体例结构、理论观点、制度及判例等方面都作出了充分更新和调整,更适于教学及自学试用。
本书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配套教材,作者囊括学术及实务两界专家学者,并来自中美两国。 本书根据国际贸易法教学的特点和需求,以中英文双语写就,分为上下两编共八章,讲述国际货物买卖、信用证、国际贸易术语及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服务贸易、贸易与知识产权,涵盖国际贸易法重要领域。同时,全书精选八十余个经典案例,摘选原文并加以分析,凸显国际贸易法的国际性及实务性。 本书特色鲜明、简练易用、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可为法学专业及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本研学生教学使用,亦可为法律英语学习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