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丹纳赫(Danaher)近40年跨产业并购成长历程为核心案例,完整阐述了这家被业界称为 并购之王 的产业龙头公司的发展历程,对丹纳赫在产业并购中建立起来的最具核心竞争力的经营系统和赋能式经营模式进行了拆解和分析;同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提炼出可为中国企业学习借鉴的经营方法论,打造出一整套以企业持续成长、精益运营和领导力提升为内核的完整工具箱,为中国企业持续推动战略、营销、研发、供应链、生产运营、质量控制、人力资源、财务等各个经营板块持续改善,以及实现投并购后的价值整合与绩效提升,提供了可直接套用的操作模板与实用方法。
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研究专家陈晋及其团队,集二十年之功,搜辑梳理一生的读书笔记,编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 附录卷,并结合对每本书的创造性运用情况,做客观解读。本书不仅文献史料丰富,更反映出读书和实践的关系,是领导干部提升学习力领导力的生动教材,也是广大普通读者提升素养,以达学以致用的经典读本。
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之集大成者,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他结束了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旧时代,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哲学史的全部成果,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其体系之庞大,著述之丰富,思想内容之广博和深邃,在中西哲学史上都是罕见的。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二十世纪西方众多哲学流派的思想来源。诚如美国哲学家怀特所言: 不谈他的哲学,我们就无从讨论二十世纪的哲学。 可以说,黑格尔哲学是通达西方哲学以至整个西方文化的必经之路。 《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7年,是黑格尔阐述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部纲领性巨著,他自称此书是其哲学体系的导言。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 意
1936年,*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 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所说的三本书,就是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Marx,1818-1883)的《共产党宣言》、卡尔?考茨基(KarlKautsky,1854-1938)的《阶级斗争》和托马斯?柯卡普(Thomas Kirkup,1844 1912)《社会主义史》。
胜利共分8册,包括《突围1927 1934》《长征1934 1936》《抗击1937 1945》《鏖战1945 1948》《决战1948 1949》《横扫1949 1955》《出剑1950 1951》《断刃1951 1953》,从中国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经历的战役中,挑选了64场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战役,例如,八一南昌起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上甘岭战役等,从独特的战术视角,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对其背景、发展和结局进行了复盘讲解,全景式地呈现了决策和作战的真实进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军队建立、成长和壮大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毛泽东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毛泽东研究专家陈晋及其团队,集二十年之功,搜辑梳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笔记,编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附录卷,并结合毛泽东对每本书的创造性运用情况,做客观解读。本书不仅文献史料丰富,更反映出毛泽东读书和实践的关系,是领导干部提升学习力领导力的生动教材,也是广大普通读者提升素养,以达学以致用的经典读本。
本书对国内外国家安全思想理论演变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我国国家安全思想、理论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系统阐述了国家安全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方法,进而提出国家安全保障模型,详细介绍国家安全相关子领域,最后讨论了四起典型国家安全事件案例。作者基于跨学科、跨门类的思维和方法学,将宏观分析和细观研究相结合,把国家安全领域一些难以分析的问题量化,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重要的前提,因此有必要向全民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培养其国家安全意识,并帮助其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教师、学生、国家安全领域工作人员的参考书,而且可以作为公民的国家安全教育培训教材。
政治思想既表达政治社会的自我理解,亦体现人 们对理想秩序的探寻。本书突破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既 有写法,跨政治、宗教、社会、经济、法律、哲学、 历史等多个学科,钩稽沉隐,推陈出新,融文本解读 、理论分析与意义发微于一体,移步换景,在多视角 、大视野中全景式地考察了西方政治思想之跌宕起伏 ,涵盖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几乎所有重要政治思想家, 不仅是一部全面、生动的西方政治思想通史,也是一 部重要的政治理论著作。
该书以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四代人与中国国民党的关系为主线并对他们的政治主张及其思想渊源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弥补了国民党史研究中的疏漏 。该书以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中国国民党的百年历史的溃变,功过是非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评述,颇多新意、发人深省 ,并从总结中国国民党史研究的整体状况出发, 指出既往研究的得失,并进一步提出如何深化的意见、切中肯綮,极有学术价值 。该书也是到目前为止公开出版的中国国民党史中时间跨度长,内容比较完整的一部著作。
德裔美籍著名政治思想家列奥 施特劳斯等人编撰的这部《政治哲学史》,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自古希腊至现代主要政治哲学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和著作,广泛深入地探讨了人的本性或本质,国家的起源和基础,社会经济制度的原理,道德或价值取向的根据,公平或正义的实质,以及人类*好的政治制度和*好的生活方式等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随着施特劳斯作为著名政治哲学家地位的确立,并由于本书问世后产生的影响,本书已被奉为政治哲学的经典著作和权威教本。
由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生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政治地理学,究竟在二十世纪世界政治版图的动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至今为人争论不休。本书从这一 拉采尔公案 出发,回顾上一个世界历史的百年大变局,于庞大的史料中爬梳剔抉,描摹欧洲的政治成长经历及其地缘扩张,关注盎格鲁-美利坚的政治生长对欧洲现代文明的政治成长,尤其对德意志的政治成长的影响。本书试图带领读者穿越西方现代文明的表层,从政治史学角度深入其内在肌理,以期促发我们对地缘政治意识的反思。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当代阐释 的终成果。本书以《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互释 为出发点,以阐释《资本论》的哲学思想和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目的,全书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是 导论 ,系统地阐述了本课题组对《资本论》哲学思想的总体性理解;二是 上篇 ,集中地研究了关于《资本论》哲学思想的各种解读模式;三是 中篇 ,具体地、深入地探讨了《资本论》的理论性质、理论思维及其所揭示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论》的历史的内涵逻辑;四是 下篇 ,从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高度深切地阐述了《资本论》的当代意义。
冷战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这场超级大国间的长期对抗缘何爆发始终是人们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在众多相关研究成果中,梅尔文 P.莱弗勒的《权力优势:国家安全、杜鲁门政府与冷战》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莱弗勒历时十三年撰写了这部鸿篇巨制,批判性地全面考察了杜鲁门政府时期(1945 1953)的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并提出了对冷战爆发的权威解读。莱弗勒在书中表现出了对大量史料的惊人驾驭能力,提出了将地缘政治、政治经济学、战略和意识形态考察融为一体的新颖的研究方法。这部巨著甫一出版,便引起巨大关注,并荣获美国历史学会颁发的美国历史著作奖,班克罗夫特奖。
全书主题重大,角度新颖。从时代背景、原创性贡献、历史性成就等多个角度,全面阐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系统梳理新时代治国理政优异答卷的道理学理哲理。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论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全景式呈现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研究体系化、学理化作出可贵探索。全书材料翔实,论从史出。作者依托长期从事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编辑的有利条件,对新时代治国理政丰富宝藏深稽博考、取精用弘,既有宏观勾勒架构,也有细节深入浅出分析,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深入解答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功奥秘。
《中国政治思想史》按政治思想的历史背景,概括为封建天下之政治思想、专制天下之政治思想与近代国家之政治思想三大部分;按政治思想的演变趋势,又分析为创造、因袭、转变及成熟四个时期,共五编二十五章,上起先秦,下至辛亥。全文所论及古今学者六十余人,文献资料相当丰富。作者采政治学之观点,用历史学的方法,略叙晚周以来两千五百年年间政治思想之大概;体例以时代为经,以思想派别为纬,取材以前人著作之最有理论价值者为主;叙述各家思想,力求客观之态度,偶有评论,也是意在辨明其历史上的地位,而不是任意抑扬,臆断得失。
本书全面论述了从先秦至民国时期的反贪斗争史。
《论中国》 基辛格新增出版十周年序,论述中美关系的历史症结和未来走向。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 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世界秩序》
《否定的辩证法》是阿多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把握阿多诺其他著作的关键。本书对原著进行了逐句、逐段的解释,尤其是对于一些难懂的地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正如阿多诺把艺术作品比作单子一样,书中的各个不同段落都是阿多诺思想中的一个单子。这些单子的核心都是一样的,让读者获得一种形而上学经验,从而领会非同一的东西。因此,这本书试图通过解释阿多诺所说出的东西,引导读者去领会无法被说出的东西。阅读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不仅仅是要把握阿多诺的基本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哲学思考。只有学会了这种哲学思考, 哲学 才是动词,才是 爱 智慧。这是本书所致力于达到的核心目标。
本书由上海市档案馆编,徐未晚主编,以不同历史时期30位优秀共产党人特别是老一辈革命家感人的家风故事为主线,分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 革命先烈的家风 共和国优秀党员干部的家风 三个部分,通过家书、家训、图片等240余件珍贵的档案资料,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立体而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既真实反映共产党人的家风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突出体现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先进性,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
《论美国》 《论美国》是一部由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撰写的美国外交史,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叙述了从建国时期的本杰明 富兰克林到21世纪的特朗普,250年来美国与世界的互动。全书将美国外交历程分为五个主要时期:孤立主义主导的建国初期至19世纪末,成为区域性强国的19世纪末至一战结束,经济上先全球的战间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冷战时期,应对全球化时代新挑战的后冷战时期。书中以生动传神的笔触描绘了影响美国外交走向、在外交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外交家,如杰斐逊、亚当斯、林肯、罗斯福、杜鲁门、威尔逊、肯尼迪、尼克松、基辛格、里根等,精彩还原了一个个重大外交事件的现场,展现了美国如何在不同历史阶段应对国际挑战及如何塑造全球秩序。 作为美国外交的资深局内人,作者带来了一个了解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过程和行事方式的可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