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革命史调查资料汇编》的前五卷,按照赣州、抚州和吉安所属各县顺序依次编排。各卷对应的县份(市)编排如下:卷一是“瑞金县”,卷二是“兴国县、宁都县”,卷三是“杨殷县、博生县、长胜县、胜利县、公略县、太雷县”等原中央苏区时期设置的六个县,卷四是“永丰县”,卷五是“宜黄县、崇仁县、乐安县、南丰县、广昌县”等五个地处赣东地区的县。 《中央苏区革命史调查资料汇编》的后三卷,主题和内容分别为:卷六为项目组在江西省黎川县档案馆收集的有关革命史料。这一做法,尝试改变了过去以中央、省、特委和军队组织为重点的史料收集路径,转而以县及县以下基层组织的史料收集为重点,补充整理了一批较为少见的中央苏区基层史料。从空间上看,这批史料是原闽赣省的革命史料;从内容看,主要涵盖有关政策文件、口述及回忆
文稿收录邓子恢自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三八年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九五七年以前,与闽西相关的文章、讲话、报告、书信、日记、谈话记录等各种文稿。文稿大部分是编者多年来在全国各地相关单位收集整理,还有部分为经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成立的以陈丕显同志为主任的《邓子恢传》编委会收集保存。其中大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子恢文集》《邓子恢自述》《邓子恢淮北文稿》收录的文稿共一百六十九篇,除《我的自传》(一九二六年),其他文稿不再收入。 文稿为作者本人起草,或是主持撰写,或经本人署名发表,或是本人讲话记录。为保持历史原样,均按原文照录,对少数明显的错别字和漏字作必要的订正,并加[]标记识别;字迹模糊无法辨认的字,以×代替;缺漏的字,以□标识;会议发言或谈话记录稿作必要的文字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纪念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一个面相。本书旨在考察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缘起、类型与方式,梳理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发展的历史脉络,具体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十月革命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辛亥革命纪念、抗日战争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新中国国庆纪念的历史情形,并对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的基本特点、历史作用、当代启示进行客观评价。
《党的建设史研究论丛》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与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废除、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史综述、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史综述、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性教育历史经验研究等。
本书以延安时期社会建设为重点,从延安时期的社会利益协调、社会保障建设、社会教育、婚姻家庭与妇女权益保障、医疗卫生建设、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劳动立法和劳资关系、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多方位、多视角地对延安时期社会建设进行历史的考察、理论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以求准确、全面地梳理认识延安时期党的社会建设及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作用和重要意义。
书稿按各路红军排序,以编者参与编纂《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过程中收集的史料为基础,共收录女红军回忆文章124篇,从巾帼红军这一特殊视角反映了各路红军摆脱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克服各种艰难困苦,胜利走完长征路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深入研究总结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当代中国研究所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新时代的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政治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外交为题,组织编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