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立足校本研究,提供独特视角。从非“211”“985”“双一流”建设高校管理者的思考维度和视域角度,以讲党课的形式,尝试为地方高校书记校长,提供一本可参阅、可借鉴的党课教育参考书、办学治校方法论,高校各级管理者也都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学习方法、得到启示。选题贴近实际,着眼实践探索。 全书聚焦高校五大职能,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提升,着眼党建引领中心工作,选取十二个重点问题讲党课,深刻蕴含着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方法论,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成效、经验与思考,翻阅起来解渴、务实、管用。语言通俗易懂,富含思辨张力。书中没有艰深的理论和复杂的模型,不纯粹追求学理的完整,以案例阐明思想、用故事阐释理念,娓娓道来、平白浅近、新颖鲜活、耐读耐
《中国兵书通览》共分上、中、下三篇,对兵书的价值,从军事学术、哲学、科技史料、管理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并将那些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精华从浩繁的兵书中撷出,以利借鉴。对近百部兵书的内容和主要军事思想进行了提要钩玄,使我国兵书要籍的内容和思想得到充分的展现。《中国兵书通览》不仅对于实际军事工作者和军事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是一本不可缺少的读物,而且对于哲学、历史、科技、管理学、版本学、目录学等学科的研究者以及企业家来说,也是很值得一读。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或《孙子》,是中国和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兵书,素有“兵典”“武经”“百代兵家之师”等美誉。《孙子兵法》虽只有十三篇、约六千余字,但内容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具有中国智慧的一本书。关于孙武的生平史料记载: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太玄经》《荀子?议兵篇》《国语?魏语》《韩非子?五蠹篇》都有《孙子兵法》的引文和相关孙武的生平史料。当然,在汉代以后的文献上也有许多记载,而关于《孙子兵法》著作的流传在文献上则有不同的记载。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吴王阖闾。阖闾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但在《汉书?艺文志》中却著录:“《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又见《隋书?经籍志》著录:“《孙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企业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主编的《让党的旗帜在企业高高飘扬--新时代企业党建创新很好成果选编》收录的70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反映了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开展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做法、有效措施、体会收获和实践成效,为在企业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参考。
《睿文馆·黑猩猩的政治??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是一本畅销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跨学科的经典之作,它的科学发现不仅震撼了动物学界,而且它又是一本深受政治家、企业管理者、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欢迎的人文读本,因为它以一种另类的方式,通过我们的近亲黑猩猩,洞悉了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和行为。《睿文馆·黑猩猩的政治??猿类社会中的权力与性》详尽叙述了黑猩猩群体之中围绕着权力和性行为所展开的竞争和联盟,得出了这种行为不是出于本能,而是智慧的惊人结论。我们从阿纳姆的黑猩猩的行为举止中,能读出马基雅维利的狡诈权谋,并领悟德瓦尔耐人寻味的结论:政治的起源比人类更古老。
《百战奇法》,又名《百战奇略》。约成于北宋末,清人伪托明人刘基著,是“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本书以《武经七书》等古代兵法为依据,以五代前的战例相印证,将战争诸方面概括归纳为100个题目,分条论述战法。指出“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对军事斗争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诸如强与弱、众与寡、攻与守、进与退、胜与败、安与危、利与害等,分篇立论,对比分析,说明相反相成的道理,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该书简明扼要,事理结合地论述用兵之道,颇具特色。
李鹏亲自撰写的这部自传体书籍,时间跨度从1928年至1983年,共55年。全书共16章,48万余字,收入了130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在书中,李鹏除了大篇幅回忆和妻子朱琳相识、相知并共同抚育小鹏、小琳和小勇三个孩子的家庭生活,也记叙了自己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颖超、李富春等革命元勋交往的经历。 李鹏于1928年10月20日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 他的父亲李硕勋曾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省委军委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省委代理书记。他的母亲赵君陶,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周恩来留法同学赵世炎的妹妹。李鹏的三姨赵世兰则是党内有名望的老大姐之一,连邓颖超、蔡畅等人都称她为“大姐”。 不幸的是,1931年9月,李硕勋在李鹏3岁的时候就为革命牺牲了。 《李鹏回忆录(1928-1983)》一书中,他
《图解孙子兵法(美绘版)》以军事理论专著的形式,总结了春秋末年及之前的战争经验,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在中外军事和谋略史上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这部书对后世的军事家和政治人物有着深刻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各国军事家争相研读的一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