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中心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呈现日益广泛,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美国海军部着手现在、放眼未来,对所面临的威胁和存在的漏洞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信息安全》主要内容:对当前面临的网络威胁和漏洞进行具体的分类与评估;分析美国海军各级部门为加强信息安全所采取的措施与行动计划;从作战方案、设备供应、人文因素等方面分析威胁来源;提出应对网络威胁和信息安全需求的技术建议;阐明各级部门的信息安全职责及组织模式。《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信息安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海军在信息安全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我国开展网络中心战的应用研究具有很好的启发与借鉴作用。
本书对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做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阐述,概括性地介绍了网络空间及其力量运用情况,对网络空间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重点说明;全面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潜在的威胁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重点论述了防范网络攻击和消除网络空间威胁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通过段构建逼真的虚拟空战环境是研究空战战术战法、武器作战效能评估,以及开展空战虚拟训练的基础。《空战作战环境仿真设计》以空中作战环境顶层设计和主要关键技术设计为主线,对空战作战环境仿真中涉及的信息环境、气象环境、电磁环境、地理自然环境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对在构建空战虚拟作战环境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空战作战环境仿真设计》的编写以空战中的军事问题为牵引,探讨影响空中作战效能的作战环境,仿真作战环境的相关技术问题,并给出工程上的解决方案,注重军事、技术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军事背景,技术性和实用性突出,对从事空战仿真系统设计、研制、开发的技术人员,以及从事虚拟军事训练的教研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
《空间态势可视化与分析技术》共七章。章介绍相关概念;第二章在分析航天器轨道可视化需求,设计航天器轨道和星下线绘制算法;第三章研究空间实体可视化技术,剖析空间实体模型的结构及其解析、绘制方法,探讨基于军标的空间实体可视化方法;第四章研究空间态势虚拟对象的可视化技术;第五章研究全球海量地形的实时绘制方法,包括两个绘制算法和相关的海量数据组织、高分辨率输出等技术;第六章研究空间态势二维可视化技术;第七章研究空间态势分析技术,包括时间窗口分析方法、卫星区域覆盖分析方法,并对防御航天侦察综合分析进行探讨。 《空间态势可视化与分析技术》可作为从事空间态势可视化、空间态势分析等方面研究工作的专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战场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作战仿真等领域研究人员借鉴。
《维修保障数据建模与信息分析技术》围绕维修保障信息应用问题,研究了维修保障数据建模和信息分析技术。维修保障数据建模立足于为维修保障信息分析工作提供充足的数据来源,书中重点研究了维修保障数据采集需求确定技术、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数据建模技术、维修保障信息谱建模技术、维修保障数据采集工作体系建模技术等内容;维修保障信息分析以复杂性科学中的协同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了维修保障信息协同化分析技术、基于数据的维修保障信息分析技术、基于元模型的维修保障信息协同化支持模式等内容。 《维修保障数据建模与信息分析技术》可作为装备维修及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维修保障信息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星敏感器是一种以恒星作为测量参考基准的空间姿态敏感器,是迄今为止航天器上姿态测量精度高的敏感器,具有无漂移、工作寿命长等优点,是航天器赖以生存和性能提升的基础性、关键性器件,在对地遥感、深空探测、空间攻防等航天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星敏感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扫描式星敏感器、凝视电荷耦合器件(CCD)星敏感器和有源像素传感器(APS)星敏感器三代。扫描式星敏感器原理简单,识别星数目少,但因其具有转动部件,使系统寿命、可靠性受到影响,体积庞大且精度不高,除在后续的大气层内白天星敏感器上保留相应功能外,在卫星等应用中基本已淘汰;凝视CCD星敏感器是目前星敏感器领域的主流产品,在多颗卫星上广泛使用,但因其功耗、体积、质量都较大,且容易受到空间环境等干扰,在微纳卫星上使用较为困难;以APS互补
《作战仿真数据的量化与分析》共分为11章。章是绪论,对书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概念进行论述与界定;第2章是面向作战仿真的作战要素分析,讨论作战仿真系统中数据的本源,即作战要素;第3章和第4章围绕数据建模展开,其中,第3章重点论述常用的数据建模方法,第4章探讨作战仿真中的数据体系结构;第5章和第6章围绕数据获取与量化进行论述,其中,第5章重点论述数据建模获取的方法、量化原则与方法以及经典量化方法,第6章重点阐述基于专家知识的几种不同的数据量化方法;第7章结合作战仿真系统应用实践,论述了作战仿真数据管理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第8章和第9章是有关数据规律辨识及其分析的相关论述,其中,第8章是基于规律辨识模型的数据分析,第9章是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分析;0章从工程化的角度论述作战仿真数据的建设问题;1章围绕大数据和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是一种按照标准的数字格式编制,采用文字、图形、表格、音频和视频等形式,以人机交互方式提供装备基本原理、使用操作和维修等内容的技术出版物,是普遍适用于军事装备与民用装备的一项装备保障信息化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 《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技术及应用丛书: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在装备IETM中的应用》是“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技术及应用丛书”的第五分册,全书共分为5章和两个附录,依据ASD/AIA/ATA S1000D《基于公共源数据库的技术出版物国际规范(4.1版)》,全面地诠释了当前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在IETM中的应用。《装备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技术及应用丛书: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在装备IETM中的应用》为帮助IETM创作人员掌握并使用XML语言,在系统介绍XML发展、概念、基本语法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XM
本书共分6章,在简述IETM互操作性和交互性概念以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别以MIL-HDBK-511、S1000D 4.1版为主要的解读对象,系统地介绍IETM互操作性的实现原理、关键技术及技术实现方法,IETM显示界面的交互和功能交互,数据模块内部、数据模块之间、出版物模块等内部数据交互方法,基于过程数据模块的交互原理与交互过程,IETM集成外部信息系统的交互原理与交互过程。
军事上的“小单位”是指以营、连、排为单位进行作战的部队。小单位战术(SUT)是一门成熟的艺术,利用小单位战术能够使作战团队充分发挥效能。本书基于多部英美陆军公开的小单位战术资料进行梳理、编撰,专业、系统地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和应用实例,让读者感受步兵小单位作战的魅力。 首先,本书通过分析各国现代战争中的实际战例,指出小单位战术对整体作战的影响,并总结小单位作战的基本任务、作战原则和各应用层面;其次,本书通过大量图文示例来讲解小单位常用战术和技能,如战斗技巧与机动、实弹火力下的机动安全、进攻战术、防御作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