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计与评估是装备试验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装备试验的成败和效益。由曹裕华主编的这本《装备试验设计与评估(军事装备试验学主干课程教材)》系统阐述了装备试验设计方法、评估方法以及建模与仿真在试验设计与评估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试验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方法、统计验证试验设计和序贯试验设计方法、战技性能分析与评估方法、装备作战适用性分析与评估方法、作战效能分析与评估方法、基于贝叶斯的小子样装备试验评估方法、建模与仿真支持试验设计与评估应用。本书可作为军队院校装备试验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装备试验鉴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军用激光技术与系统》是一本激光器技术及其军事应用系统方面的书籍,集中讲述军用激光器技术及多种先进军用激光系统等内容,具体分为篇:一是激光器及其原理,包括军用激光器原理及组成、光束定向器技术、光束传输和测量评估等理论知识;二是军用激光系统,包括激光定向能武器系统、激光光电对抗、红外对抗等当前先进的军用激光系统;三是激光系统的安全使用、教育与培训。附录部分讲述了红外威胁导引头技术、干扰机、导弹告警系统以及与军用激光系统相关的经验准则。 《军用激光技术与系统》适合从事激光技术研究以及军用激光系统设计、研制和测试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参考学习。
《导弹总体设计导论/空天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飞行器总体技术与应用》主要讲述有关导弹总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设计基础、气动外形设计、部位安排与操控特性、推进系统选择、总体参数设计、弹道规划与制导、姿态控制设计和总体方案性能评估,弹道导弹和飞航导弹均有涉及;内容侧重导弹总体设计基本原理、基本设计与分析方法的阐述,强调各部分之间的设计逻辑、前因后果和数学物理关系,概念和条理清晰,注重基础性、理论性和系统性,图文并茂,配有适当的例题,是作者二十多年来教学与科研心得体会的结晶,特别适合初学者系统地学习。 《导弹总体设计导论/空天科学与工程系列教材·飞行器总体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导弹总体设计课程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国防工业部门和军队从事导弹武器总体设计与论证、制导
《红外制导系统原理》系统地介绍了红外制导导弹制导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以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和红外成像制导系统为主要内容,以制导回路为主干,论述了红外制导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最后通过典型的便携式导弹将相关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具体说明了红外点源制导的工作过程。 本书共分为7章。第l章介绍红外探测的物理基础知识——红外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制导系统的关键传感器——陀螺仪;第3章和第4章分别介绍红外点源制导系统和红外成像制导系统,这两章不但介绍了制导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基本原理,而且总结了制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第5章介绍导弹的执行机构——舵机的工作原理,特别就脉宽式燃气舵机及舵回路进行详细分析;第6章主要介绍导弹在大气中运动的物理基础知识——飞行力学基础;第7章具体分析介绍便携式导弹的工作
《野战火箭武器系统精度分析》分析了野战火箭武器系统的组成、精度指标论证和精度试验方法,阐述了实弹射击条件下的精度分配方法,以射击效率为基础构建了研制费用函数,建立了野战火箭简易控制弹道模型和修正量计算模型,并以实例计算出弹道基本诸元和修正量诸元,研究了野战火箭精度试验方法,为野战火箭武器系统论证、研制、试验和作战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野战火箭武器系统精度分析》可作为参与野战火箭研制、生产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武器装备总体设计、系统仿真、动力学研究及试验研究的研究人员及高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 军事系统建模与仿真(军队2110工程三期建设教材) 》以军事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为基础,介绍了军事系 统概念建模、仿真建模、仿真系统设计的一般理论和 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军事系统建模与 仿真的基本理论;二是军事实体模型和作战模型的描 述与设计方法;三是军事仿真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本书可作为军事院校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控 制科学、管理科学等专业学生的教科书。对于从事军 事系统建模与仿真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本书也是一 本很好的参考书。
军事卫星通信技术与侦察技术是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获取、传递情报信息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全书内容分为军事卫星通信和军事卫星侦察两个部分。在军事卫星通信中,详细介绍了军事卫星通信中的调制、多址、编码、安全与保密四项关键技术,并分析了美军典型的军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性能;在军事卫星侦察中,详细介绍了军事卫星侦察中的电子侦察技术、雷达成像侦察技术和光学成像侦察技术,以及相应的侦察干扰技术、目标识别技术,并分析了外军典型的军事卫星侦察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特性。
《应急管理典型案例研究报告(2019)》选择北京大兴区重大火灾事故、福州市鼓楼区“欢乐闹元宵”活动、浙江湖州市非法掩埋病死猪事件、2017年“8·9”新疆精河县6.6级地震灾害、2017年“天鸽”台风袭击珠海事件、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灾害、四川茂县“6·24”山体高位垮塌灾害、津冀渗坑污染事件、辽宁阜新清河门煤矿透水事件、甘肃折达公路考勒隧道工程质量问题曝光事件等典型突发事件,从风险管理、安全监管、灾害预警、应急处置、舆情管理、公众沟通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估,通过对这些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及政府应对过程的梳理,总结这些事件应对过程中的得与失,为全面加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供系统性政策建议。
本书共分10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概述了无入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多无人机编队控制、多无人机协同控制与决策、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与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外发展现状。第2章“多无人机编队飞行控制”,主要建立了无人机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几种典型的飞行控制方法,建立了编队相对运动学模型,研究了编队飞行的队形集结、队形保持、队形重构与编队自适应控制技术。第3章“多无人机协同航迹规划”,主要研究了二维空间下的单机航迹规划、多无人机协同离线航迹规划和在线航迹规划,以及三维空间下的多无人机协同航迹规划。第4章“多无人机协同搜索”,主要研究了基于滚动时域优化的动态目标协同搜索,以及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静止目标协同搜索。第5章“同构多无人机协同察打”,主要研究了考虑威胁躲避的协同察打、考虑航程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