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 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场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 温斯顿 丘吉尔,英国战时首相兼国防大臣,作为世界大战一方主要的领袖,撰写了这本独特的 回忆录 。 作者 用词洗练 、 文思敏捷, 从其独有的视角出发,对这场战争的记叙,达到了空前的详尽 ; 其亲身经历与文献引用相得益彰,从战略全局、重大战役全景到战场细节,表述得淋漓尽致 重塑了战时氛围,让读者有亲临其境之感 。 全书语言紧凑,内容详实, 构思严密、语言精彩, 1953年 一举捧得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 , 引爆了整个世界 。 陈述了 1911 1914年欧洲的历史背景,列强纷纷全面动员 , 倾其全图之力,投入这场前所未见的残酷血战 , 炮火硝烟中,旧帝国纷纷解体,欧洲的权力格局亦随之改变 。作者 剖析了*次世界大战的真正起因,并从英国所处的角度描述了一战*初阶段西线战争的状况。 以 东线、西线和南线, 勾 勒出宏大的时代背景,见证了一战如何影响了一批未来的缔造者 ; 让我们走进这本气势恢宏的著作,以*近的距离,去了解一百年前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 日本帝国 为首的 轴心国 和以美国为首的 同盟国 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 太平洋 、 印度洋 和 东亚 地区,以日本 偷袭珍珠港 为先导,以 日本 投降结束,参战国家多达三十七个,涉及人口超过十五亿,交战双方动员兵力在六千万以上,历时三年零八个月,伤亡和损失难以统计,直接奠定了今天的亚太政治格局,影响深远。 《太平洋战争全史书系》(全5卷)是一整部军事历史纪实,涵盖全时段、全战区的海陆空交战历程。 本书首次以西方年鉴学派的观点,结合日、美、中、英、俄新见权威的一手史料,从1941 1945年,一年一卷,客观全面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空前惨烈的海权争霸,从 珍珠港事件 ,到东南亚战场开启,血战南太平洋,直至冲绳本土决战,解构战争背后的经济、政治、军事动因,全景再现太平洋战争全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书由历史概述、史料选编和附录三部分组成,收录了反映中国工农红军滇黔桂边区游击队活动的相关史料,包括革命文献、回忆口述资料、敌方资料,以及相关遗址、遗迹、遗物图片和大事略记等。
胡德坤主编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共9册)》由九卷本组成,通过探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系统地论证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再现了战时中国以巨大的民族牺牲对世界历史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贯穿于全书的主题是探讨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各卷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全面论证:**、二、三卷主要从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世界战略、中国抗日战争与美英东亚战略、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等角度,探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第四、五卷主要探讨战时中国外交战略与对外政策;第六、七、八、九卷主要探讨战时美、英、苏、德大国的对华政策。本书的九卷是从不同角度探讨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
海报:
在当“文化”被用来为武力侵略服务的时候包括事先制造侵略他国的思想舆论,对武力侵略他国的必要性、可能性加以研究论证,在侵略战争中进行宣传煽动,以奴役被侵略国的人民为目的,蓄意歧视、污蔑、毁损、破坏对象国的文化,或将自国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设施、自国的语言文学等强加于对象国,这些“文化”的行为都构成“文化侵略”。 日本侵华史上,文化侵略是与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并行的三种基本的侵略行为,但学术界对文化侵略的研究却较为薄弱。本书作为系统研究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问题的第一部专著,使用大量第一手原始日文资料,全面揭示
这是一套鲜见的“虎”式坦克部队综合战史。由二战史作家丛丕担纲监制,并统筹全稿,将二战德国“虎”式坦克部队全战历尽数收录。卷第二卷共四册逾两千张珍贵历史照片,近三百张为近年新发掘确认!
本书是记录了253种蝴蝶, 包含1500多张卵、幼虫、蛹、成虫以及寄主植物照片, 且对蝴蝶成虫特征予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述, 而不同图标的使用更是有助于了解该蝶种的相关信息, 比如成虫发生期、活动区域、是否访哈或吸果、吸水等。对部分相似蝶种, 书中也进行了比较。
在《朝鲜战争》上篇《一触即发:朝鲜战争1945—1950》中,阿兰·R.米勒特全面、细致地介绍了朝鲜战争的起因、爆发日期和早期的军事行动。米勒特把战争的起源追溯到朝鲜解放后(1945年8月15日)两大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民族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了朝鲜的南部和北部,南北双方在其盟国的支援下都宣称拥有统治整个朝鲜半岛的权利,这样直接导致游击战和恐怖活动的发生,冲突致使3万多朝鲜人死亡。米勒特证实这次内战的战场主要在南方,它标志着内战的真正开始,但是,将其作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原因则过于牵强……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书由历史概述、史料选编和附录三部分组成,收录了反映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队活动的相关史料,包括革命文献、回忆口述资料、敌方资料、报刊资料,以及川滇黔边区红军游击队组织序列,红军游击队的遗址、遗迹、遗物和大事略记等内容。这些史料是红军历史的生动展示,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游击队指战员革命精神的深刻诠释。
内容简介: n 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航空系统研究院原院长E.A.费多索夫在俄罗斯航空系统研究院工作了半个多世纪。费多索夫以回忆录的形式,每10年作为一个主要发展阶段,描述了苏联和俄罗斯作战飞机和机载武器研制思想的演变过程、取得的技术成就,以及在世界各国的使用情况。在此期间,他向读者展示了其本人,各设计局总设计师、型号总师、试飞员、航空工业及国防领域领导的鲜明个性。他展示的这幅长长的画卷中各人物光彩照人,精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 n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成因、决策过程、五次战役及板门店停战谈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战前国际形势、重要战役战况、双方将帅决策过程及这场战争中涌现的堪称“军神”级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同时,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如中美苏朝高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军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非常真实出彩。 本书曾被广大军迷誉为朝鲜战争题材品质扛鼎的作品,30万册,本版在原有精彩内容基础上,新增了百余幅朝鲜战争历史照片
《世界大国军事史译著丛书:日本军事史》由2006年12月在日本出版的《日本军事史·战前篇》和2007年2月在日本出版的《日本军事史·战后篇》合并翻译而成。战前篇是主要介绍明治维新至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这一“沿着军国主义道路前行”的军事史,包括武士团解体与引进近代军制、实行征兵制和整备中央兵力、天皇制军队的成立、日清战争、日俄战争、转变为帝国主义军队、总体战阶段及其各种矛盾、满洲事变、日中战争、太平洋战争等10章;战后篇主要介绍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以和平主义为国策”的军事史,包括战败与军队解体、重整军备的开始、和约与安保条约及保安队与警备队、自卫队的成立、《安保条约》修改与自卫队的转变、《日韩条约》与日美军事体制的新阶段、高速增长与《四次防》、日美安保体制的新阶段、军备增强之路、从经济大国走向军
本书是记录了253种蝴蝶, 包含1500多张卵、幼虫、蛹、成虫以及寄主植物照片, 且对蝴蝶成虫特征予以简洁精炼的文字描述, 而不同图标的使用更是有助于了解该蝶种的相关信息, 比如成虫发生期、活动区域、是否访哈或吸果、吸水等。对部分相似蝶种, 书中也进行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