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一卷,记述自1931年 九一八 事变、1937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直至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国民党军队广大爱国将士在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英勇杀敌的详细过程,重点描述了战略防御阶段长城抗战、卢沟桥抗战、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晋中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次次空前惨烈的大会战,谱写出中国人民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奋起反抗、浴血沙场的民族壮歌。 《国殇》第二卷,讲述了中国抗战从战略防御阶段转向相持阶段的艰苦历程,重点记述从1938年10月到1943年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重大战役,详细地描述了南昌会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上高战役、浙赣会战等。歌颂了中国官兵顽强不屈、殊死血战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同时也从日军发起的一次次 围剿 战、 扫荡 战和细菌战中,揭露出侵略者的凶残和罪恶。 《国殇》第三卷
《国殇》书系全十部,完整展示了中华民族抗战全景,真实纪录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海、陆、空军悲壮之战,以及抗战生命线的交通线战场,国家尊严与存亡的外交战场,对日谍战的隐蔽战场,乃至战后对日伪战犯审判的巨幅历史场景,体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国殇(DI一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Ⅰ》 《国殇(第二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Ⅱ》 《国殇(第三部):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 《国殇(第四部):国民党对日抗战谍战纪实》 《国殇(第五部):中国远征军缅甸、滇西抗战秘录》 《国殇(第六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大撤退秘录》 《国殇(第七部):国民党正面战场海军抗战纪实》 《国殇(第八部):审判日伪战犯纪实》 《国殇(第九部):抗战时期的外交风云》 《国殇(第十部):抗战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及败亡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披露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描写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太平洋战争 系列图书共十部:山雨欲来、铤而走险、不宣而战、艰难时刻、绞杀日本、美日对决、钳形攻势、日本溃败、困兽之斗、东京审判。 第一部《山雨欲来》,主要讲述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军国主义的兴起,以及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等内容。 第二部《铤而走险》
本书为著名军史专家刘统教授的又一部军事力作,全面叙述1946-1949年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全书分为六个部分,*部分从1942年伦敦成立联合国战争罪行审查委员会开始,叙述日本战争罪行调查的两个阶段以及战犯确认和逮捕的过程;第二部分分10章详细介绍十个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过程;第三部分为五个重要战犯和上海集体审判日军将领案的审判经过;第四部分介绍了四个重要涉外案件的审判;第五部分探讨了审判的相关问题;第六部分附录日本重要战犯名录和审判日本战犯统计表。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
本书汇集了自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至2023年期间研究、重现这场战争的学术成果、文学作品、教学设计等著述和文章的书名、文章名、内容简介和封面等,是一部较全面反映130年来研究、展示甲午战争状况的工具类图书。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决定性运动战战役。在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稼祥将军、朱德将军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等反动派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
本书共四卷,分别以“进犯东北”、“中日两国之动向”、“全面侵华”、“扩大占领区与对苏作战”、“进攻英美荷与在华作战方针”、“打通大陆交通线”、“走向末路”、“被迫投降”为题设八个篇章。以日本策动侵华战争的时间为主线,内容涵盖其战争行为的方方面面,包括国力准备、舆论制造、情报间谍、军事计划、战力分析、战斗序列等具体内容。与普通战史研究著述多将史料的前因后果、左右牵连详加论述不同,本书行文简练,以大量源自战史档案资料的数据为证,依托完备的资料数据库,紧紧围绕日军战斗集团作战轨迹,用通篇二百六十余万字,将日军在整个中国乃至部分东南亚地区的作战点汇成面,直观再现,具有鲜明的工具文献特征。
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是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20世纪的东北亚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首先对中国人民而言,是一场深重的灾难。本书以大量的历史档案、文献和著述为基础,用史实阐述了战争期间及战争前后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犯下的累累罪行和战争遗留的严重后果。
《红星战纳粹:一名苏联飞行员在东部前线的故事/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与装备译丛》讲述了瓦西里·B.埃米利亚南科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东部前线飞行员驾驶伊尔-2攻击机作战的传奇故事。通过他对战争中许多实战场景生动的描述,为广大飞行员及军事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视角,让读者对东线战争的情况和苏联空军的战术有了详细的了解,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战争的思考。
这本极具感染力的、有趣的、给人带来视觉震撼的《DK图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把历具破坏性、最惊天动地的战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各个角度审视了这场史诗般的战争,追踪全球范围内这场战争所涉及的军事、战略和政治事件的轨迹,记载参战人员和平民的经历。书中提供了详实的、极具的资料信息和令人折服的图片影像,让读者能真正了解这些改变整个世界的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
《红星战纳粹:一名苏联飞行员在东部前线的故事/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与装备译丛》讲述了瓦西里·B.埃米利亚南科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东部前线飞行员驾驶伊尔-2攻击机作战的传奇故事。通过他对战争中许多实战场景生动的描述,为广大飞行员及军事爱好者提供了难得的视角,让读者对东线战争的情况和苏联空军的战术有了详细的了解,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战争的思考。
在大量战地照片和亲历者证词的基础上,《卡西诺战役1944:从冬季防线到罗马城下》对1943年底至1944年6月,有12个国家共同参与的意大利战役进行了全面剖析,籍此来向读者展现意大利山地作战中最为残酷,最为漫长的血腥争夺战之全貌。每一场战斗都配有作战序列表、战地照片、作战地图和战区地貌分析图,详细铺陈了四次卡西诺之战,一气呵成却又不显沉闷。另外,《卡西诺战役1944:从冬季防线到罗马城下》一书还对整个意大利战役的伤亡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总结经验教训,更在结尾处精心准备了二战战地彩照、彩绘,重现了这场惨烈程度不亚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血腥争夺战。
海军是一个国家保卫海疆权益的主要力量,我们国家也面临着海洋权益纷争的现实局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鉴古知今,了解其他国家在历史时期的海军历史对我们如何应对海军发展中碰到的问题,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本书即为知名海军史专家章骞的多年力作,70多万字,近500幅图表,极大拓展了对次世界大战海战史的研究。 随着近代蒸汽轮船取代传统帆船,航海与海战的技术与方式在一战之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海军史上一个崭新时代已经到来。次世界大战的海上决战以一种出乎意料的形式展现在世人眼前。然而,对于这样一场处于世界海战史关键阶段的世纪海战,却始终难寻一部能反映其全貌的作品,本书即是填补这一空白的之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轴心国阵营中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德国与日本都以各自的坦克和反坦克作战能力而闻名。《挡车之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军反坦克战》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下册。上册详细介绍了日军炮兵和步兵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及其战术,下册结合具体战史,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大陆、太平洋诸岛屿、东南亚等各战场上的反坦克战。本书参考很多文献和资料,图文结合,详细介绍了二战中日军炮兵和步兵的各种反坦克武器及其战术,包括反坦克炮、野战炮、高射炮、岸防炮、反坦克枪榴弹、反坦克雷、日军步兵反坦克战术等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