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战史纪要看宏观,也要看微观,往往是细节里面隐藏着历史深奥的哲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疆域很大程度是由t-34坦克的履带划定的,不懂坦克就很难理解二战的结局,也就很难理解战后的国际战略格局。光阴飞逝,各国纷纷减少坦克数量,坦克无用论也层出不穷,坦克这个二战时期的 陆战之王 将以何种姿态应对现代化的信息作战。
1
叙利亚集中东传统与当代冲突于一体,聚集了民族、宗教矛盾和区内外大国利益,是俄罗斯的死穴,更是其反转局势的跳板。俄罗斯在经济受困,政治失利,唯军事实力能与美国勉强一搏。但战场上的克制,谈判桌上的大捷,令人惊异于这头 北极熊 憨愚背后的机智与敏捷。俄罗斯的成功经验值得深入分析并加以借鉴。国内首屈一指的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首席顾问马建光教授所著《叙利亚战争启示录》即以此为目标,用战略的眼光、历史的角度、科技的底蕴、军事的特色,深入剖析俄罗斯的 大智慧 和一个大国进入世界政治博弈中心所需的资本。 当下,正逢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俄罗斯的 新面貌 军事变革、在叙利亚战绩, 俄式 战争模式切实可靠地为军队建设出谋划策,也将成为我军的强军之鉴,助力铺就我国强大国防。
继超级畅销书《超限战》震撼中外、畅销百万之后,作者乔良和王湘穗首次联袂推出《割裂世纪的战争 朝鲜1950-1953》,根据大量国外资料,以全新的视角,采用完全不同的写作方式,以历史时间顺序,用影响朝鲜战争发展进程和走向的50个关键人物,串起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历史。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关键意义,作者首次将朝鲜战争定义为 割裂世纪的战争 。本书史实准确、资料详实,以关键人物战场内外的故事展现历史,鲜活生动,可读性极强。 br
阿德科克的《罗马共和国的战争艺术》一书中,记载了罗马共和国战争中的 人 力、海战策略、陆地战策略、对外政策和总策略及将帅的领导力,可以说是全方位地剖析了其战争艺术的方方面面。在书中,作者用史实解析,无论是陆地战、海战,罗马共和国的战争胜利首先取决于士兵和海军的数量及质量,其次是作战训练的自然环境。
★本书写作角度独特,结构新颖,图文并茂,是忠实记录草根草民的二战回忆史。 ★不一样的二战,不一样的角度看二战。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5月23日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苏联卫国战争的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为血腥和规模*的战役之一。 《血色荣光——斯大林格勒战役》本书全面介绍该战役战况,提醒当代人士不忘战史,不忘历史。
二战中的遭遇性战役。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 来在太平洋上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二战期间 太平洋战场上决定意义的一场战役。 被比作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瓜达卡 纳尔岛争夺战,其血腥和惨烈令人咋舌。那血流成河 尸臭冲天的“血岭”,那归纳精准的死亡期限表,那 忍吃同伴的无奈哀痛,那木乃伊一般的日军“女兵” …… 为什么纯洁无邪充满原始风情的处女地,会成 为“死亡之岛、饥饿之岛”?为什么日本要孤注一掷 、背水一战?王永梅编著的《喋血瓜岛/和平万岁第 二次世界大战图文典藏本》将再现那一场“屠宰场” 式大战的始末。
中国正面战场》是由历史学教授钱乘旦先生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里的一种,由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资深历史学教授陈谦平、张连红、张生所著。本书描叙了自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来,到日军代表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止的整个抗日战争史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抗日杀敌的史实。全书史料翔实,描写生动,对大型战役如淞沪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长沙会战的具体进程的描写生动感人,对中日两方作战的战略、双方的伤亡情况以及二战的整个局势变化对抗日战争发生的影响都有精彩的分析。可以说,在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书中,本书是一部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的难得的佳作。本 书所属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丛书”已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经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牵头、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共同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一书,近日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全面回顾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4年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艰难曲折的战争历史。14年抗日战争是一个整体,前6年局部抗战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区,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后8年的全面抗战是局部战争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该书立足于记述真实历史,对国民党军队前期在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国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战略配合,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日主战场等重大历史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历史还原。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中国战场与盟军共同对日展开战略反攻、日本投降后的国
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作者追寻历史的足迹,以翔实、生动的口述史料为依据,汲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卢沟桥事变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
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作者追寻历史的足迹,以翔实、生动的口述史料为依据,汲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卢沟桥事变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
张梦实是伪满张景惠的儿子。长春情报小组成员,曾给中央提供过关于日本关东军、伪满政府的重要情报,后任全国政协委员。该书是他一生的回忆录,特别是在隐蔽战线斗争的经历。该书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次修订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