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奇微关于朝鲜战争(中国方面称 抗美援朝 )的回忆录。与许多西方作者不同的是:作为朝鲜战争期间 联合国军 的战地总司令,李奇微身临其境,亲历了这场战争的残酷,这一点是其他类似著作作者不曾有过,也不可能拥有过的经历;另外在其回忆录中,李奇微并未过多谈及中国方面的情况,而是在书中对美国当时的亚太政策的失误,特别是对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进行了充分的反思与介绍,这也是其他写过 朝鲜战争 这个题材的西方作者所从未有过的,同时亦是本书*的看点。
主要叙述了李时雨做隐蔽情报工作、营救革命人士的故事。该书按时间顺序,李时雨回忆了自己由少年时代直到走上革命道路,以及潜入西安 剿总 、进入天津,直至潜入汪伪、打入军统做隐蔽情报工作,后被军统关押入狱,*后出狱迎接革命胜利的历史故事。表现了情报战线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以及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为教育后人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现密战历史。其中就有张梦实的《白山黑水画人生》。 张梦实是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的儿子,阅尽豪门奢华腐朽。他追求自由进步,背叛家庭成为中共东北情报组织一员。他利用特殊身份向党组织提供了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政府的绝密情报。他随溥仪和伪满高层被苏联方面羁押在西伯利亚五年。他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管理日本和伪满战犯。 从豪门叛逆到情报英杰,从 走资派 到政协委员,张梦实的一生历尽甘苦,跌宕传奇。回忆往事,像一首深沉的歌。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视密战历史。其中就有《真金不怕火炼 任远回忆录》。 任远(1919 2019),陕西绥德人,16岁从事白区工作,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期保安干部训练班,接受专门训练。后到晋察冀边区北方社会部负责情报工作。1941年起任晋东北、平北情报站站长。1942年任冀东东北情报联络站主任,在与伪满洲国交界的*前线开展复杂艰险的情报工作:往敌占区派遣情报人员,策反伪军头目等。1944年10月,在河北丰滦县杨家铺的一场战斗中重伤被俘,在监狱里与日本特务斗智斗勇,保全了组织,还借敌手铲除了汉奸叛徒,后在组织精心营救下巧妙脱险。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张家口公安局、北平市公安局工作,
主要负责无线电报,曾赴苏联学习相关技术,是早期隐蔽战线无线电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后任劳动部副部长、浙江省政协主席。本书是他的回忆录,回忆了他一生重要的革命经历,特别是他在隐蔽战线的经历。该书曾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增补了一些图片。
靖任秋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兵运、策反工作,包括西北军的孙殿英部、伪军王道部、高树勋部等,对于促成高树勋部邯郸起义起到积极租用。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本书是其革命经历的回忆录,特别是在隐蔽战线联络策反方面的革命经历。
《战时笔记(1914-1917)》是维特根斯坦写作《逻辑哲学论》时所作的笔记。包括哲学笔记和私人笔记两个部分。哲学部分主要探讨了语言、心灵和世界的关系;私人部分主要记录了写作期间维特根斯坦的心路历程及其人生经历。
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战场,这是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没有攻城拔寨的艰巨任务,也没有刺杀对方首领的一战成名的机会。他们的对手隐没在每个人的观念中,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担负常规部队所不能胜任的特种侦察、游击渗透、反恐、心理战、协防、民间事务、训练当地警察等非常规作战。 从某种程度来说,记者笔下的绿色贝雷帽是一支完美的队伍。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且竭尽所能把事情做到好。他们遇到的一系列侦察、甄别、训练、民事等问题,就连有经验的战地指挥官都没办法解决。且受制于一变再变的整体行动计划,他们没有什么自主决定权,只能不停地追着计划行动。 作为一名士兵,在战场上浴血奋斗是他们的荣耀,驻防在一些没有战斗迹象的乡村是一种近乎耻辱的行为,但不论是在一线战场,还是在暂时没有硝烟的前哨基地,他们都拼尽全力,一如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由之演化而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决定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 《图说二战:永远的记忆》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选取了二战时期的老照片,按照二战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从不同侧面纪念和反思那场史无前例的战役和战斗。后附以相关的战争漫画。 这部以图片叙述二战的历史,旨在让读者懂得如何珍惜过去和怎样开创未来。
主要收录了抗战将领后人回忆文稿35篇,内容记述国共两党35位(国民党方面7位,共产党方面28位)著名将领的抗战故事,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弘扬了抗战精神,对今天的读者进一步、具体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和抗战精神很有帮助和教育意义。
本书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吉姆·麦克埃内里与作家比尔·斯郎联手创作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盟军攻占瓜达卡纳尔岛的珍贵回忆录。 瓜达卡纳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被军史专家们称为“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其在二战中的重要程度及惨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本书作者比尔·斯朗根据战争亲历者——海军陆战队员吉姆的口述实录,把我们带回了当时的瓜岛战役的现场,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许多充满恐怖与血腥的战斗场面。的细节,最生动的途述,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令人难忘的战争历史画面。 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死一般的寂静到后来的危险重重;格洛斯特角的“绿色地狱”之战;血战贝里琉岛;日军修筑的坚固的防御工事;与敌人的贴身刺刀肉博战,式攻击…… “如果我们想活命,那么对于我们安全的日本人就是尸体。
《偷袭珍珠港》记录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的全过程。二战爆发后,由于日本资源匮乏,为了获得东南亚地区丰富的战争资源,日本就必须突破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格局。偷袭虽然成功,但这一优势仅维系了1-2年的时间。
《二战目击者不列颠空战》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军事类图书。本书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对英国的大规模空袭。不列颠空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战争,是一场高强度的消耗战。曾经有人说过:“战争就是在忍耐中消耗”。毫无疑问,自古以来的战争总是带有这样无奈的悲剧情调。这场战略性的大规模空袭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显示出制空权在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印证了防空的战略意义。 《二战目击者不列颠空战》通过一些“目击者”的描述,展示了那场空战中各个型号的战斗机、训练有素的飞行员、法西斯德国的疯狂进攻、浴血奋战的英军士兵、炮火连天的空中袭击,以及硝烟弥漫的城市废墟,讲述了1940年那个夏天所发生的事情。残酷的战争对人类来说是一场人为的灾难,本书既还原了历史上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又以此警示人们
《晋察冀抗战纪实》是一部文学战争类小说,本作品主要描写了包括根据地的艰难创立、聂荣臻奉命创建根据地、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创建冀中平原根据地、开辟冀东抗日根据地,国际友人来到根据地参观,根据地如何巩固发展、斗争如何恢复,反攻如何胜利的历史故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世人皆知这段历史,但却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的问题: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战争爆发前后,中日双方的高层又是如何考虑两国之间的问题的?……《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结合大量的中日史料,互证对照,还原了1937年7月到1938年1月这一阶段的历史,细致描述了抗日战争爆发的始末,将历史的细节交还给读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中国的抗战(青少年阅读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的一种,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并最终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是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发动的世界规模的战争,也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的全球性战争,参战国家多达6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