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历来被视为智慧之书、群经之始、中国文化的源头,功能丰富,变化多端,奇妙高明,古人用一个 神 字表示它真得很厉害。 其实,易经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告诉你:处在什么位置,看到什么现象,应该注意什么事,如此而已。 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人事变化的类型,古圣先贤所累积的宝贵人生经验,透过卦爻辞呈现。当我们遭遇某一类型的问题,便可寻找相应的那一卦,从卦爻辞的提示中,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你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你那样,将来会这样。至于到底该如何做,你自己去选择。经过理性判断与选择的人生,还会犯什么大错呢? 年轻时读易经,后面受用的日子会很长; 年长时读易经,才知道这辈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本书是一套帮助你识破逻辑陷阱,迅速提升分析、表达问题的实用指南。在工作中遇到分歧,如何有效沟通、准确表达?面对热搜和复杂的公共社会议题,如何获得理性视角,达成共识?在与家人、朋友讨论时,如何识别逻辑谬误,抓住问题的核心,不被牵着鼻子走?资深辩论教练、管理咨询者庞颖从十几年的经验中,总结了一套可迁移的思辨技巧与方法,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破 带领读者识别13种逻辑结构,揭开我们身边常见的逻辑谬误; 立 重塑9种分析问题逻辑框架,重塑论证的整体结构; 场景重现 通过结合一系列真实案例的模拟演练,练习表达。这部分特别邀请辩手詹青云,双方以模拟辩论的方式,生动演绎了思辨力的纠正与重塑。本书源自 看理想 热门音频节目《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整合修订后出版。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 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晚年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 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 善终服务 辅助
新装上市的《水知道答案》(全3册)中,作者用近300张难得一见的水结晶照片和简洁动人的文字,向人们展示了温柔的水世界。探索水蕴含的故事,就像探索未知的宇宙一般充满冒险。 水是镜子,可以映出人的心灵。水的流动教给了人们许多事情,比如生存、原谅和信任。让思绪在人生旅途上驰骋,侧耳倾听,或许能听到在体内流淌的清澈的水声。那就是生命的声音。
哲学是活的生命。 哲学史就是哲学。 遵循 历史与逻辑相一致 的原则,本书从古希腊哲学一直讲到黑格尔哲学,突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揭示不同哲学家出现的历史顺序与哲学概念发展传承的关系,展现了哲学史就是哲学概念演变的生命历程,而不是堆积以往哲学家思想遗骸的荒冢。作为一部讲演录,本书在作者多年讲授的 西方哲学史 通识课程基础上整理而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晦涩的哲学概念娓娓道来,并省去了引经据典之繁,可谓哲学入门书。此次修订版特别增加 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 一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从英国经验论哲学和自然神论向德国古典哲学的过渡,弥补了初版之憾。每个人都是有哲学慧根的,哲学史的训练正是通过启发我们的睿智慧根使我们成长为具有独立批判精神的爱智者。
哲学家眼中的《易经》 一、傅佩荣教授是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兼具中西文化深厚学养,能够从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视角,站在中西文化的制高点上诠释传统经典的现代意义。傅教授讲《易经》从不故弄玄虚,而是用严密的逻辑和通俗的语言,由表及里地展开。他以哲学家的眼光和高度,从形而上的理论依据到形而下的人到安排,全面解读《易经》的深刻哲理,并由此推展出一套生命哲学。 二、看得懂。 傅教授以清晰、流畅为解读的原则,不漏掉原文中任何一个难解的字,译文准确可靠,不会让人误入歧途。 三、学得透。 傅教授以中西哲学比较视野重新解读《易经》,义理与象数并进,清楚阐释每一卦的象征和内在逻辑,常常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四、做得到。 跟着傅教授学《易经》,初学者很快就能学会自己占卦解卦,帮助自己做出重大的决
本书通解《老子》八十一章的全部内容,是为当代人量身定制的老子思想入门读本。 全书通过比对权威版本,复原最接近老子思想本义的《老子》原文,从先秦典籍的原始风貌中参悟真正的老子思想;全面吸收古今中外大家的研究成果阐释经典,将孔孟老庄和叔本华、黑格尔等西方哲人对照解读,融会东方智慧和西方思维,揭示古文背后的深刻道理和丰富内涵,理解伟大思想家在面临相同问题之时不谋而合的应对逻辑,尤其是老子思想穿越时空、普遍适用的伟大特性。本书重视将古典文本纳入现代人的认知框架和人生困境,为读者提供解决现代生活焦虑、迷茫、内耗和痛苦的启示,以摆脱情绪困扰。
傅佩荣教授首创中西比较视角解读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详解老子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接中国传统,照见西方哲学。傅教授特别用心阐释了老子的三个关键词:道、德、圣人,以此展现其完整而完美的哲学系统。 道 不再是 人之道 ,而是 道之本身 ,是 万物的来源与归宿 。这个定义贯穿全书,使阅读者立即提升境界,领悟自己的生命也是有 来源与归宿 的。由此,可进一步理解老子的用心,他是要化解乱世之中的 存在上的虚无主义 。深度理解老子思想,修习《道德经》中的人生管理智慧和修养法则,成为自己生命的统治者。
《儒家政治哲学大纲》脱胎于在北大开设的儒家政治哲学课程,经三四年的沉潜而完成,《儒家政治哲学大纲》聚焦于儒家政治哲学中诸多核心范畴,对天/天道、王道/霸道、大同/小康、世袭/禅让、那县/封建等关键词做了长镜头式的全景厘清,通过制度史和观念史的视角,在古今中西的背景下考察历代思想家如何证明这些制度或观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与平等、正义等西方政治哲学概念展开了深入对话。 全书由 天、天命、天道 仁者爱人 人性与民本 权力与疆域 感与教化 差序与平等 勇敢与复仇 七部分组成,由此可见儒家政治哲学何以 阐旧邦以辅新命 ,在张力与冲突中体现了穿透历史的思考深度以及强大生命力。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注本)》是尼采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名说出他自己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一本查拉图斯特拉的说教集或者说是查拉图斯特拉的行藏录,又有点像圣者传一类的书,但这位圣者并不是宗教的圣者,而且本书并不像一般宗教书那样枯燥乏味,却是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散文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译注本)》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 超人 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 《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影响世界的医生阿图 葛文德结合其多年的外科医生经验与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对在21世纪变老意味着什么进行了清醒、深入的探索。本书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 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 善终服务 辅助
《先验唯心论体系》是德国古典哲学演进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通常也被看作谢林早期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作。谢林本人对这部著作同样十分重视,他在晚年撰写的《近代哲学史》里明确指出: 如果你们 想要准确而原原本本地了解近代哲学的逐渐发展过程,那么我只能推荐他去研究这部《先验唯心论体系》。 在这部著作里,谢林展示了自我如何基于自身的原初同一性和二重性结构,经过无意识地生产出外部世界而最终达到自我意识的过程,进而建立了一个包揽理论哲学、实践哲学和目的论,并且以艺术哲学为封顶石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作为谢林早期哲学的枢纽,比他此前的自然哲学体系更为全面,也比他此后的同一性哲学体系更具有辩证法的活力。 《先验唯心论体系》的重要意义尤其在于,谢林在这里第一次揭示出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在本质上的同一性和结构
击碎主体性的迷梦 穿越欲望的幻象 最终达至对主体症状的突破 继康德之后,拉康给出了第四批判:纯粹欲望批判 本书首版于2011年,时至今日仍然是国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庞大的专著。本书分上下两册: 上册可以被看作是关于拉康生平的 小型传记 ,作者结合精神分析运动的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和拉康学派的传奇。 下册是作者在细读了拉康《文集》,研读了拉康的研讨班作品和国外有关拉康的主要研究成果后,从 主体间性 的概念和视角出发,对拉康庞杂的理论所展开的全面梳理。 本次作者除做小幅修订外,还增加了一篇修订版序言,回顾了这十年国内拉康研究的状况。
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版,此次再版作者对此书作了全面修订。本书是研究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专著,对梅洛-庞蒂早中晚三期思想都有较全面的介绍。
回到马克思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一个崭新口号。廓清理论地平、寻求新的理论衍射点是这一深度模式的逻辑前提。本书在国内*次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次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语境出发,力求真实地呈现出马克思哲学话语深层转换的动态历史原相。作者的学术创新在于,运用全新的解读方法确认了青年马克思的人本学社会现象学,以及建立在扬弃古典经济学社会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视域,特别是*次指认出马克思在*后的经济学探索中所创立的历史现象学批判话语。由此,本书冲破了苏东学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理解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重重理论迷障。
《批判性思维》(原书第4版)是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图书,在欧美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也是诸多学者、师生在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启蒙书。凭借极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以及侧重于教育和心理的角度,在批判性思维教材和通俗读本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本书于2001年首版,长销全球23年。第4版历经10年,在理论、内容架构等方面全面更新,增订内容200%以上: 理论更新。新增批判性思维与论证之间的关系,帮助读者将论证应用于日常话语。 架构更新。新增 独立思考 板块,与具体学习与生活应用结合。新增两章内容,深入讨论如何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具体学习,提升学习质量。 案例更新。全书加入新案例,讨论了互联网及其他技术如何渗透与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媒体偏见、时事热点等,紧密结合当下趋势与议题。 阅读体验优化。新增大量图
《逻辑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G.W.F.黑格尔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出发点,是承认在自然和人类社会出现以前存在一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绝对理念”,他的哲学体系就是对绝对理念发展过程的描述。他认为,逻辑学是研究理念本身发展的科学。当理念处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阶段时,他称之为客观逻辑;当理念扬弃了与“存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本质”而作为概念的概念,即作为“主观性”的概念出现时,就称之为主观逻辑。因此,《逻辑学》由客观逻辑和主观逻辑两部分组成。
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 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 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阳明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自己对史料的采信方式以及认知误区之有无或多寡。是的,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事情。
本书是知名学者金观涛在科学哲学领域,从70年代至今思考进路的总结性著作。其以系统论方法贯穿多个科学领域,涉及唯物论、辩证法、逻辑悖论、认知科学等等,进而对生命的的起源、生长和老化机制,进化论等进行论述。力图在科技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和存在造成冲击的当下,建构起现代社会的哲学基础。 第一篇 人的哲学 ,证明科学以人为中心,观察对象的客观性存在需要条件,这并不意味着客观和理性的消失,而意味着更高层次的理性的出现。第二篇 发展的哲学 ,用不确定性概念来取代矛盾阐释世界万物是发展的这一科学原理。第三篇 整体的哲学 ,研究整体和部分互相依存以及它怎样演化的方法论。第四篇 意识是什么",从哲学层面洞察生命的本质,帮助现代人从哲学层面,重新理解存在、生命、意识、自由意志等基本哲学命题。有读者评价本书堪
源起看理想的口碑节目《你好,马克思先生》,凝聚杨照四十年《资本论》研读成果。这样一部划时代的经典巨著,直到今天仍有挖掘不尽的思想资源,人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现在正是时候,告别课本里的 教条 ,跟随杨照,真正走进《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 作者认为要理解现代社会,《资本论》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对今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仍有着重要的解释和指导作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概念和工具。作者从《资本论》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动机出发,试图还原一个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资本论》,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它的深刻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