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英国哲学家勃特兰 罗素的哲学代表作之一,成书于1945年,全名为《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其写作目的是揭示 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在这部敦厚的著作中,罗素将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辟专门章节以作详细论述。 全书具体分为 古代哲学 天主教哲学 近代哲学 三卷,我们将该书分为上下两册,一二卷为*册,第三卷为第二册,以古希腊文明的兴起开端,分别介绍了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到逻辑分析哲学为止。共计80余万字,规模宏大而严谨,通俗易懂,振聋发聩。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构建膜拜团体社会预警体系与运行机制研究”结项成果。内容以膜拜团体社会危害及其预警防范体系为主体,将宗教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擦边过去的“空白区”统合交叉在一起,开拓并形成了“膜拜心理学”研究领域,论述了破坏性膜拜团体发展规律、膜拜团体精神控制技术、膜拜成员心理演化机理、膜拜社会危害与危机类型、社会预警防控机制等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弥补了我国“膜拜研究”之不足,也促进了宗教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在此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本著有理论依据、调查实验事实以及操作性强的指导方法,适用于有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社会群体阅读参考。
本书内容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到当代西方,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等哲学大家为主线,在立足各哲学家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使读者首先被精妙的哲学思想所吸引,同时了解到哲学家亦是血肉之躯,他们的困扰与奋斗。读本书,是一次了解哲学大师、走进哲学大师的心灵之旅。
《生命的脸》是耶鲁大学备受欢迎的医学教授、传奇外科医生舍温·努兰的经典作品,荣获全美年度读物奖。《生命的脸》阐释了与我们相伴一生的身体,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臭皮囊”,而是一个包罗万象、精妙的宇宙。它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在各种惊涛骇浪的动态中调整平衡。 我们的身体,蕴藏着惊人的智慧。每一种器官、组织与系统,都巧妙地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精准协力合作、复杂信息传递,维系人每一次的呼吸、心跳。面对生老病死,人体灵活应变的过程,犹如上帝造物一样神奇。 我们的身体,从不轻言放弃,面对威胁,每个细胞都会奋起抗敌,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这种精神就是生命的本质。面对性命攸关的时刻,身体比我们想象中蕴含更强大的求生意志,然而我们每每赞叹群山之高、河海之深,却未曾对对自己的身体发出一声惊叹。一旦我们
本书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真正思考的大门。罗伯特所罗门教授尤以擅长授课和写作清晰晓畅著称,他不像一般哲学导论著作那样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罗列哲学史上的一些观点,而是完全把读者当成一点都不了解哲学,从而按照一些大问题来组织材料,叙述生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为普通读者的考虑。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读者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哲学的殿堂,在不知不觉中熟悉哲学史上一些最重要的观点,而且很可能会对许多问题重新进行审视,真正享受思考的乐趣。 哲学就是对智慧的爱。它是对价值重要性的坚持,是对完全陷入生活琐事而仅仅随波逐流的拒斥。我们渴望洞察,企盼理解,但我们的生活被常规攫住了,不时会被那些所谓的“消遣”或“娱乐”活动分神。我们失去的是思考的快乐、理解的挑战、灵感,以及哲学的慰藉。我们都是借着思想而生活
《虚空粉碎》是圣严法师在美国带领四次话头禅修期间所做的开示结集,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阐释话头禅教法,例如修话头的阶段与身心现象、修行者的常见问题等,并强调禅修应具备的正确态度与观念,如信心、持戒、中道、正见、菩提心与空性等;第二部分则是讲解四段分别出自禅宗祖师憨山德清、黄龙悟新,以及大慧宗杲的语录。 “话头禅”是藉由打破头脑的惯性逻辑思维,以达到开悟的修行法门。修行者不断迫切询问一个无解的问题,例如“什么是无?”而生起巨大的疑团,最终问题本身与自我感瓦解,达到“大地平沉,虚空粉粹”的开悟境界。修话头禅时关键在于放松,同时要有强烈的迫切感。对于生死大事必须认真,这就是参禅的方式。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