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其一,明确地揭示了乾嘉时代的“道论”思想,在近百年的明清学术与思想研究的成果中,次明确地从理论上阐明了乾嘉时代哲学的整体性特征;其二,从语言哲学、实证哲学的独特视角研究乾嘉时代的语文学研究与考据学研究所包含的独特语言哲学特征及人文实证主义的方法,对乾嘉时代的哲学独特性做出较新颖、独特的阐发。其三,从古典人文知识增长的新视角重新认识、评价乾嘉时代古典语言学、历史考据学的思想史意义。
伴随着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德性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伦理学界乃至世界伦理学界的热门话题。本书在认真研读西方有关德性问题的伦理学原著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人类品质的现实,提出建立伦理学的德性论,以与伦理学的价值论、德情论和正当论相对应作为伦理学的一个主干分支学科。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德性的含义及其与恶性、人性、幸福、智慧、认识、情感、意志、实践、环境、教育的关系等有关德性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和阐释,对一系列德性重大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新性。 本书于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初版,2015年获教 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同年获中国伦理学会第二届学术成果奖一等奖。2017年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属于“汉译巴利三藏”丛书,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段晴教授主持翻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萨尔吉副教授、范晶晶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李灿副教授、周利群副教授、李颖博士等参与翻译。 《经藏·中部》为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经典之一种,包含一百五十二篇中篇经典,涵盖了原始佛教/上座部佛教教义对生命和世间万物的理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所宣说的一切基本理论,均体现于《中部》。作为研究早期佛教思想的重要材料,《中部》的此次翻译是中国学者 将巴利三藏《中部》完整译为现代汉语,学术价值不言而喻。 《汉译巴利三藏·经藏·中部》为“十三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于2017年入选 出版基金项目。\\\"
《阐释学年鉴(2023年)》主要集中了2023年1月 12月国内学术界的阐释学研究成果。年鉴分为学术成果和学术动态两大部分。学术成果部分有哲学阐释学、文学阐释学、译介阐释学、法学阐释学四个主体栏目。学术动态部分分为大事记和著作出版两个部分。学术动态主要收录了2023年度与阐释学相关的学术活动。著作出版主要收录2023年度出版的阐释学相关学术书籍信息。 《阐释学年鉴(2023)》将是阐释学领域的专业性学术资料,为阐释学研究提供一个权威的平台。
《漂浮的能指:拉康与当代法国哲学》以能指问题为研究导向,纵向分析了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特鲁别茨柯伊和雅各布逊的结构音位学以及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中相关能指概念对拉康能指理论形成的影响;横向比较了拉康与其他几位结构主义冒险巨头如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尔特、米歇尔-福柯以及后结构主义标杆式人物雅克·德里达等人在能指问题上的异同。作者从拉康断言“主体只不过是一个能指”的观点出发,通过探讨能指概念在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运动中的不同命运,即能指从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处于心理实体两面体其中一面的身份到后结构主义中以能指游戏充分表现出来的能指至上性地位,具体揭示出拉康在这一当代法国哲学思潮中所占据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在对虚无主义不断变化的面孔做了一番回顾后,卡尔讨论了尼采的诊断,即虚无主义是现代性的主要危机,然后比较了早期卡尔·巴特和理查德·罗蒂对虚无主义的反应。对一些人来说,虚无主义已经失去了它的危机内涵,蜕变成人类生活中一个不那么令人讨厌的角色。这种转变终化了共同体的偏好,反映了一种不断增长的无能——无能于批评和改变现存思想的结构。作者认为,对虚无主义的非批判性接受,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而这会使后现代主义反讽性地结束于它的对立面——教条主义。
......
●?神书《集异璧》作者侯世达重磅新书!●?侯世达亲自参与《表象与本质》中文版的翻译,体会侯世达式的中文。●?既是译作,也是原创,《表象与本质》中融合了作者与译者共同碰撞出的中文例子,让你身临其境地体会表象背后的本质。●《集异璧》译者,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副院长莫大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当下的启蒙》作者史蒂芬?平克,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认知科学家芭芭拉?特沃斯基,圣塔菲研究所客座教授、《复杂》作者梅拉妮·米歇尔联袂。●?湛庐文化出品。●?闻名世界的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凭借独特的智慧与天赋,联合法国心理学家桑德尔,终于向世人展示了这部极具开创性的著作,一解人类认知之谜。●?一如之前的《集异璧》,《表
《认知科学前沿中的哲学问题》是对当代认知科学前沿的基础假设和理论前提所进行的哲学追问。以身体、心灵和世界的关联展开主题:重审计算主义的代认知科学研究纲领;评析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涉身认知和延展认知理论的功过;探讨涉身—交互背景下的知觉、意义、表征和行动;揭示梅洛-庞蒂、海德格尔等为代表的现象学思想在认知科学进展中的独特作用。本书为希望了解认知科学前沿研究及其哲学问题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叉学科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