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思想的假死 彼德·斯洛特戴克 守望者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
    •   ( 48 条评论 )
    • 彼德·斯洛特戴克|译者:常晅 /2024-10-01/ 南京大学
    • 在广受赞誉的《你必须改变你的生活》一书中,彼德·斯洛特戴克将“实践”视为决定性的“人类境况”。而在本书中,他分析了这种有关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新视角,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工作者与科学工作者看待其学科的方式和他们的工作内容。彼德·斯洛特戴克将理论和科学理解为一种通过生成的练习而唤醒工作者投入生活的方式。 本书的叙述涵盖了两干多年的哲学发展历程。它始于柏拉图对他的老师的描述——那位老师因沉思而伫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继而涉及胡塞尔、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 初的雅典学院是一个练习的地点,在那里人们学习如何从世界中抽离。胡塞尔的现象学劝导人们从存在执态中后退一步,练习不参与。斯洛特戴克呼吁人们思考“悬置的人”如何保持创造性。

    • ¥28.3 ¥58 折扣:4.9折
    • 朗西埃:智力的平等(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   ( 477 条评论 )
    • 〔法〕夏尔·拉蒙 著, 钱进 译 /2022-10-10/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法国出版的关于雅克 朗西埃思想研究的著作。作者按照朗西埃哲学发展的时间和逻辑进程,对其整体思想进行了梳理,并突出了朗西埃在哲学、政治和美学等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作者以朗西埃近年来的著述(许多尚未翻译成中文)为重要根据,在介绍的基础上不乏反思、对照和批判。 从《阿尔都塞的教谕》中拒绝科学和意识形态之对立开始,一直到关于我们 现代时代 审美之平等的描绘,朗西埃始终将智力平等作为人之解放的前提条件 这种解放就像在小说中那样,每一种生活都向每一个人敞开着。

    • ¥27.5 ¥55 折扣:5折
    • 儿童精神现象学
    •   ( 207 条评论 )
    • 刘晓东 著 /2022-12-16/ 福建教育出版社
    • 该书试图展现 儿童精神现象学 的思想蓝图、主要议题和 深层语法 。 作者的著作《发现伟大儿童:从童年哲学到儿童主义》于2021年出版后,有读者希望进一步了解该作者此前的童年研究,作者便以儿童精神现象学研究为线索,对过去的相关研究做了选辑,这便是该书的由来。该书是作者从其著作《儿童精神哲学》走向《发现伟大儿童》的理论桥梁和逻辑环节,为《发现伟大儿童》一书的儿童主义话语的展开提供前提和基础,可视为《发现伟大儿童》一书的姊妹篇。

    • ¥29 ¥58 折扣:5折
    • 喜乐流放者--危险边缘的客旅生涯
    •   ( 38 条评论 )
    • 侯士庭|译者:刘如菁 /2019-09-01/ 上海三联
    • 当今世俗主义肆虐带来的挑战令许多人深陷迷惘。面对这种混乱困惑,侯士庭回顾自己八十多年作为人生导师的经历,以敏锐、辩证的洞见,探讨了人生历程中必然要面对的张力和挑战,鼓励我们做喜乐的流放者,以永恒的眼光活在当下。

    • ¥23.9 ¥48 折扣:5折
    • 论确定性(艺文志·哲学)
    •   ( 12 条评论 )
    • [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2024-11-01/ 上海文艺
    • 本书由安斯康姆和冯?赖特从维特根斯坦去世前一年半内写下的若干个手稿选取而成,集中讨论“确定性”问题。 《论确定性》是维特根斯坦对G. E.摩尔关于常识和外部现实存在的论证的回应,深入探讨了认识论的基础问题。在书中,维特根斯坦分析了怀疑的界限、语言游戏中不容置疑的信念的作用,以及这些确定性如何支撑我们的实践和生活形式。这部作品既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也是对人类理解之基石假设的深刻探究。 “确定性就位于语言游戏的本质之中”,那些具有确定性的命题好像构成了一个幕后的、隐秘的、无形的框架(或枷锁),它提供了框架,但又以这个框架制约着我们。它让我们呼吸,但又让我们只能这样呼吸。 “我相信一个能够自己思考的哲学家会有兴趣读我的笔记。因为,即使我很少击中目标,他也会看出我一直在瞄准的是什么。

    • ¥28.9 ¥58 折扣:5折
    • 导读罗尔斯《正义论》(拜德雅·思想导读)
    •   ( 11 条评论 )
    • 弗兰克拉维特 /2024-12-01/ 上海文艺
    • 《正义论》是20世纪 重要的政治哲学著作之一。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构建出一套系统融贯、以正义为首要德性的社会制度理论,终结了效用主义在这一领域长久的支配地位,几乎单 匹马地复兴了政治哲学研究。任何关心社会正义问题的人,就算不同意罗尔斯的观点,也无法不严肃对待《正义论》。 《导读罗尔斯〈正义论〉》则为这部精深严密的巨著提供了一份入门概览。本书分“引言与背景”、“主题概览”、“文本阅读”、“反响与影响”和“参考文献与进阶阅读”五个部分。作者依据《正义论》原文次序提炼了罗尔斯的主要论点与论证进路,并对其有效性作出了评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进入罗尔斯思想世界的精炼指南。

    • ¥23.9 ¥48 折扣:5折
    •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美)鲁吉罗 著,顾肃,董玉荣 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51 条评论 )
    • (美)鲁吉罗 著,顾肃,董玉荣 译 /2015-0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文森特·鲁吉罗著的《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第9版)》有部分:部分是“背景”,它将帮你理解像个性、批判的思考、真理、知识、观点、证据和论证等重要概念,并且克服阻碍批判性思考的态度和观念;第二部分是“易犯的错误”,将教你识别和避免思维当中最常见的谬误;第三部分是“策略”,将帮你获得解决问题和议题的各种技巧。这一部分既包括确认和克服你个人知识上的弱项的窍门,也包括一些更有观察力、澄清问题、进行探究、评价证据、分析他人观点并作出合理判断的技巧。 在每一章的结尾,你将看到许多应用练习,用以激发你的批判性思考并帮助你训练自身的技巧。这些练习包含了一些针对本章的或性的问题和议题。前十三章中每章最后的应用练习要求你考察这样一个特别重要的议题,有见识的意见在此议题上发生了分歧。

    • ¥24 ¥53 折扣:4.5折
    • 论婚姻与道德
    •   ( 29 条评论 )
    • (英)伯特兰·罗素|责编:于力平|译者:汪文娟... /2021-01-01/ 上海人民
    • 究竟什么样的婚姻才是幸福的? 哲学家罗素认为人类的婚姻与性道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内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历 ,关于性的知识一直是禁忌或处于灰暗地带。罗素主张让年轻人获得健康、正面的性教育,从而使他们对婚姻与爱情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他认为幸福的婚姻应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夫妻双方都感受到完全的平等、不干涉彼此的自由、身心 地融合、价值观相似…… 关于爱情、性、婚姻、家庭、试婚、离婚、人囗、优生等话题,罗素用生动、流畅的文字娓娓道来。时至 ,这些睿智的言谈仍然在启发我们如何经营婚姻并收获幸福。

    • ¥25.9 ¥52 折扣:5折
    • 工厂日记
    •   ( 72 条评论 )
    • [法]西蒙娜·薇依王天宇 译 /2023-04-01/ 上海人民
    • 1934年,当时还是哲学教师、工会积极分子和马克思主义政治活动家的西蒙娜·薇依决定休学,进行 一次“个人研究”。作为所思考问题的一部分,她把目光聚焦在工人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状况上,想亲身体验工厂。她先是在阿尔斯通工厂当工人,然后成为雷诺汽车公司的一名铣工。她在《工厂日记》中报告的正是这两年的经历(1934-1935)。她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的观察、工作、遭遇、时间、收入、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并收集了一些工人所写的文字和书信,在这些文字和书信中,她总结出了这段经历的哲学和道德思考。这本“工厂日记”是一份原始的文件,没有抒情,也没有感伤,在这份文件中,西蒙娜·薇依展现了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和她始终站在劳动人民一边的立场。

    • ¥28.9 ¥58 折扣:5折
    • 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杜威著作精选
    •   ( 14 条评论 )
    • (美)约翰·杜威|总主编:刘放桐//陈亚军|译者:傅统先... /2019-08-01/ 华东师大
    • 杜威讨论了作为架通认识与评价这两个领域的中介环节的重要意义。杜威研究知与行的关系,强调知识具有实践的意义,指出理论与实践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使得知识成为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书中叙述了传统的区分知识与行动的方法对哲学概念的影响,说明了在自然科学结论和价值观念之间进行协调的问题如何支配着各派哲学,阐明了科学本身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行动的方式,知识的确定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

    • ¥23.9 ¥48 折扣:5折
    •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   ( 36 条评论 )
    • (奥地利)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责编:杨沁|译者:冯至... /2019-07-01/ 上海人民
    • 这是里尔克在三十岁左右时写给一位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他在信中谈及青年人内心面临的诸多疑惑和愁苦:诗和艺术、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生活和职业的艰难,揭示了审美、信仰、寂寞、爱、悲哀等论题的深奥本质,向身处困顿中的青年人诉说诗人对生命的体验,而这些永恒的话题又以亲切平易之语娓娓道来,展现出优美隽永的风格。

    • ¥23.9 ¥48 折扣:5折
    •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修订版)(精)
    •   ( 33 条评论 )
    • (德)艾克哈特·托尔|译者:张德芬 /2016-01-01/ 四川文艺
    • 对虚幻自我以及外在形相世界的认同,再加上小我“总是需要 多”的本质,形成了人类痛苦的根源,造成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是人类面临的 危机。 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修订版)(精)》中,作者艾克哈特·托尔经由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痛苦之身如何控制人类,而我们又如何能够借助于临在之光,也就是意识的觉醒,从痛苦之身中破茧而出。作者向我们保证:那份对痛苦之身的知晓,就足以开始转化的过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纳——允许自己在痛苦之身爆发的时刻 地去感受当下的感觉。而随着全人类觉醒的到来,在我们现有的基础上,将会出现一个新世界——人类不再认同于思想,也就是小我的心智,因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内在自由。

    • ¥28.9 ¥58 折扣:5折
    • 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精)
    •   ( 69 条评论 )
    • (德)汉宁·里德|译者:周雨霏... /2020-01-01/ 广东人民
    •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远处的灾难报以极大的同情,却对身边的不幸兴趣寥寥?世界被科技手段无限缩小,也把远处的不幸拉近到每个人身边。狄德罗相信五感的界限就是道德的界限,传媒技术将我们的感知力拓展到 ,让我们对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似乎也产生了道德责任;而卢梭认为人类的情感被距离拉伸时,必然会挥发、黯淡,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远处的灾难,正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承担身边的义务。 德国知名作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汉宁?里德引用了十八世纪以来的几个 思想实验,巴尔扎克、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启蒙精英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弗洛伊德、荣格等文学与思想巨擘跨越时空的思想交锋,掀起了一场关于世界大同的道德辩论。

    • ¥24.8 ¥58 折扣:4.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