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科学界,这是一本杰出的科学普及名著,它以精心设计的巧妙笔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中的许多艰深理论,并将其与艾舍尔构思奇特的名画以及巴赫那些脍炙人口的曲谱结合起来。
本书由的学者型哲学翻译家王太庆的遗稿编辑而成。全书包括两部分:部分是译文,计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十二篇,柏拉图的对话既是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第二部分是王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柏拉图和古代希腊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将外国哲学著作译为汉语问题的理论看法。这些论著是译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翻译经验的总结。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巨著。他认为当时的哲学界一片混乱:独断论者内部分裂,唯物主义者与唯心主义者、唯理论者与经验论者莫衷一是;怀疑论者粗暴地反对其他所有理论。曾经被认为是 一切科学的女王 的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这是人类理性生死存亡的时刻,康德希望重建形而上学,使理性为人类启蒙。他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了理性的根源、范围和界限。康德哲学推翻了旧形而上学的统治,被称作哲学上的 哥白尼革命 。《纯粹理性批判》与康德的另两部著作 《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被称为三大批判。
《象吉通书》共二十九卷,主要为择吉、选日之用。其主要内容有:时宪历法,前朝历法,二十八宿度数,太阳过宫。十一曜临山,恩难生克理论,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局,内注吉凶遁格。集前贤诸家贵课,斗首吉格,附选择造葬验课。集六十年二十四山修方造葬年家紧要吉凶神煞定局。集修方造葬六十年二十四山修方造葬月家紧要吉凶神煞定局。集二十四山修方造葬年月日时吉凶神煞定局。集修方造葬二十四山罗经秘旨,天地人盘分金,开门放水吉凶定局。集出入、行藏、上官、赴学、纳聘、嫁娶及凡百等项,各条分类注解注明。《象吉通书》实用性强,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
2006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版,此次再版作者对此书作了全面修订。本书是研究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专著,对梅洛-庞蒂早中晚三期思想都有较全面的介绍。
孤僻怪异的少年,毕生的自杀准备,狂暴的生活偏好,死亡谷与车祸的神秘启示 福柯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样丰富、迷人又充满争议:童年时期对同班男孩的别样情感;大学时期屡次的自杀尝试;初入学界,对笼罩学界的大哲萨特的反对与批判;在德里达当场批评《疯癫与文明》时的一言不发;对政治运动暧昧不定的靠近与远离;对伊朗革命的矛盾态度;与德勒兹的学术同盟及其日后的解体 在米勒的这本书中,福柯的这些经历,都与他的思想 对法国科学史与认识论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人道主义的反对,对非理性、异常、区隔的关注与考察,对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的揭示,对结构主义的抗拒,对死亡主题的迷恋 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福柯的生与死、爱与恨、行动与思考、体验与激情。 从存在中取得*收获和*乐趣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雅克 比岱说,这部书稿 是阿尔都塞思想理想的入门书 。巴利巴尔说, 这个文本已经成了、并将继续是阿尔都塞重要的文本之一 。 阿尔都塞在不同的场合多次提到过,马克思为 科学认识 开辟了一块新大陆,即 历史大陆 ,马克思因这个开创性贡献,而类似于科学史上的泰勒士和伽利略 前者开辟了 数学大陆 ,后者开辟了 物理学大陆 ;后来阿尔都塞还提到弗洛伊德 也为科学认识开辟了一块新大陆,即 人的无意识 。所以在他看来,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是出生于19世纪的两个伟大的人。 阿尔都塞所说的历史科学,就是关于社会形态及其变化的理论。但他在谈到马克思开创的这门新科学时,总会有所保留,会说马克思只是为这门科学奠定了基础。在《论再生产》中,他也一再强调,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还处于描述性的阶段,而他的全部努力,就是要促使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意识。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意识”是个人意识发展的最初阶段,它又分为感性确定性、知觉和知性三个小阶段。二是自我意识。《精神现象学》中意识向绝对知识的全部发展都建立在自我意识“异化”为对象和“扬弃”对象,即扬弃“异化”的辩证运动上。从“自我意识”直到“理性”,个人意识的发展明显地重演人类意识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系列社会意识形态。三是理性、精神、宗教和绝对知识。考察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与之紧密相连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考察对无限本身的认识,相当于绝对精神。在这个阶段,意识回顾已经走过的阶段。扬弃它们,使之成为自己的构成环节,经过艺术、宗教而在哲学中达到绝对知识。
《皇极经世书》共十二卷六十四篇,宋邵雍撰,以元、会、运、世四个概念推演历史演变与兴衰,起于帝尧甲辰终至后周显徳六年己未,兴亡治乱之迹皆以卦象推之,因取法乎周易 元亨利贞 之方,故有 易外别传 之称。实际上是我国古典时代的 历史哲学 。首六卷《元会运世》凡三十四篇,次四卷《声音律品》凡十六篇,次《观物内篇》凡十二篇,末《观物外篇》凡二篇。前六十二篇是邵氏自著,末二篇是门人弟子记述。其中《观物篇》实乃邵雍之哲学、易理、历史学的理论大纲。朱熹极为推崇此书,说: 自易以后无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齐包括得尽。 甚至言: 康节(邵雍)易看了,却看别人的不得。
本书分为四册《西方的起源》《帝国的兴衰》《自由的黎明》《现代的诞生》,为读者提供西方人文经典阅读的必要知识,挑选在社会文化变革之际显示思想力量的文本,进行深入浅出的导读,引导出更为广阔深入的思考。所涉经典贯串三千年西方思想演变史,从影响西方世界最为深远的古希腊,一路走过罗马帝国的兴衰、早期基督教的兴起,穿过并不完全黑暗的中世纪、璀璨丰富的文艺复兴,最终抵达我们生活的现代。通过本书,可以与柏拉图、但丁、莎士比亚、卢梭等七十余位人类历史上的智者,《奥德赛》《理想国》《堂吉诃德》等九十余部西方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展开对话。作者认为,人文经典阅读贵在自己独立的思考,阅读是必须的准备,思考才是真正目标。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句读(套装上中下卷)/邓晓芒作品 句读系列》是邓晓芒教授用了14个学期7年的时间,逐字逐句讲授《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中节选《纯粹理性批判》20余万字录音整理。 被称为*批判的《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从1770年起历经11年潜心研究的结果,初版于1781年、再版于1787年。全书除了序言和导言外,共有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两部分。这部经典奠定了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以及后来西方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基础。句读的讲解,不是孤立地谈论康德每句话在一段话中的意思,而是联系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来阐述。前联后挂,融会贯通,用一段话作引子通俗讲述整个康德的批判哲学思想。
《真理与方法》是伽达默尔的代表作,出版于1960年。本书包括两卷,*卷为《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第二卷为《补充与索引》。本书中伽达默尔试图以艺术经验里真理问题的展现为出发点,进而探讨精神科学的理解问题,并发展一种哲学诠释学的认识和真理概念。这不仅意味着哲学诠释学与以往的诠释学相比有着根本的性质转变,而且表明了它是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以致我们可以用诠释学哲学来标志当代西方哲学人文主义思潮中的一个重要的哲学流派。自本书问世以来,不仅西方哲学和美学受到它的重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迅速波及到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历史学、法学和神学等人文科学领域,是当代一部重要的经典哲学著作。
命理学是一门传统的预测学,本身具有较完备的理论架构,并且具备千年的传承与实线。到了当代,命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在很多方面与现代的科学知识进行融合,正在不断地完善、发展自身。尤其是近几十年,命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比如对吉凶应期的研究,对复杂的心理变化的研究,对各种疾病、伤灾的研究,对命理风水的研究等。命理学,己经由过去简略、模糊的预测方式,逐步过渡到较为精准的预测方式,从而对我们的人生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书从基础知识开始,以实例的形式,详细讲解生克制化的各种作用规律,揭示重要的预测核心原则以及秘快心法。
《上帝之城》,是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晚年完成的代表作。 在公元410年罗马城遭到北方民族的攻陷和洗劫后,奥古斯丁开始思考罗马帝国在基督教思想中的位置,花了十余年时间完成这部巨著,确立了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分立的世界历史观。 《上帝之城》前十卷用于批判罗马,后十二卷用于阐释两座城各自的形成、发展和结局历史。他在此书中全面总结了自己各方面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阐释了他的政治神学,成为其一生思想的总结。 奥古斯丁主义主导中世纪天主教思想达八百年之久,《上帝之城》更是深刻影响了此后的基督教思想、政治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教格局。
《法哲学原理》是黑格尔在1818年任柏林大学教授时写的,于1821年正式出版,系统地反映了黑格尔的法律观、道德观、伦理观和国家观,也是人们研究黑格尔晚年政治思想的重要依据之一。本书从哲学的角度解析法,用辩证的思维探悉法、道德与伦理之间的奥秘,从而迈向自由的意志。黑格尔的法哲学属于其哲学体系中的精神哲学部分。在黑格尔看来,无论是自然哲学还是精神哲学,都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法哲学作为精神哲学中的客观精神同样也是对逻辑学的补充与应用。黑格尔认为,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真正的自由是受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法的限制的自由。所以,自由在法中才能实现。他把这种法的发展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法哲学原理》一书的主要内容。
第2卷共50章,是对第1卷前四篇内容的补充。其中,第1 17章是对篇的补充,第18 28章是对第二篇的补充,第29 39章是对第三篇的补充,第40 50章是对第四篇的补充。这些内容更通俗易懂,包含了他的思想精髓。其中有些是传颂的名篇,如 论天才 论历史 论大自然的美 关于音乐的形而上学 等。更重要的是,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他的思考过程和思想的转向,认清从生命意欲学说到权利意欲学说的承继关系,以及对马赫主义、实用主义、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精分学说的影响,因而肯定是研究他的思想的重要著作,绝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注释和说明。叔本华在给出版商的信中说: 第2卷比第1卷更好。和第1卷相比,第2卷犹如一幅着色的图画,第1卷只是一幅速写。它是我一切著述中的佼佼者,甚至第1卷的全部意义也只有通过第2卷才能显现出来。 他在序言中说: 我的著作明
本书是二十一世纪解读黑格尔《逻辑学》的一部经典著作。作者斯蒂芬 霍尔盖特将《逻辑学》视为黑格尔哲学中*为晦涩难懂的文本,称之为 一部牢牢封闭的书卷 。为了向读者打开这本书,作者从近代康德哲学的问题焦点入手,采取开放性的态度,对一个多世纪以来黑格尔研究、特别是《逻辑学》研究的各种进路、各家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对《逻辑学》由以产生的各种语言的、历史的、宗教的 解释学的前提 做了充分的说明,并且准确地定位了黑格尔的 逻辑学 和其 现象学 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应当把《逻辑学》视为一种揭示了思想之基本范畴和存在之基本结构的 无前提的思维 ,放置在西方哲学传统本体论问题发展的广阔脉络之中。为了引发对黑格尔《逻辑学》更广泛的关注和兴趣,作者还典范式地对该书的开篇章节 从 存在 到 无限性 范畴 做了鞭辟入
1. 以 日本大谷大学藏刻本 为底本,参校 续藏经本 ;2. 书前有一篇 整理说明 ;3.《成唯识论》原书分十卷,故《证义》也是十卷,另卷前有王肯堂的一篇 自序 ;4. 十卷主体内容体例为:《成唯识论》原文,王肯堂的 证义 ,脚注中的 校证 文字;5. 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校勘,根据文义细分段落,人名下加横线,尤其是考证出 证义 所引用的各种经论和前人著述及在现行本中的页码,此项考证工作量极大,也只有经过此考证才能展现出《证义》是晚明唯识学的集大成之作。
过去30年间,欧美学界对启示录的研究可说是方 兴未艾。不论对启示录所属的启示文学范畴,或是对 启示录与旧约关系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而这些关乎圣经内外文学环境的探索,都对我们如 何理解启示录的议题有重大意义。就此而言,罗伟博 士所写的这部《启示录注疏》已经反映了这些研究成 果。 同时,本书也涵盖了过去150年间学界对这卷书 的研究心得,并在此基础之上跨进一步。因此这部《 启示录注疏》不单在欧美和汉语学界之间搭建了一座 桥梁,也为启示录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洞见和视野。 这部《启示录注疏》的深度和广度,足以让它成 为高校和神学院的教课书,也可以为基督徒研读启示 录提供重要学习参考。不单如此,对于那些想要了解 基督教的普通读者而言,这部以汉语写作的启示录注 释书,也像是一扇窗户,将基
《庄子发微》系钟泰先生晚年重要的著作,为其毕生研治庄学的结晶。在早年著作《中国哲学史》中,钟泰认为庄子 学贯孔、老二家 ,而在《庄子发微》中则认为自己此前仍旧 不免影响之见 ,终确立庄子之学根本孔子,为孔门颜子一脉正传。 庄学源远流长,派别繁多,有以道解庄者如褚伯秀《义海纂微》,有以儒解庄者如宣颖《南华经解》,有以佛解庄者如憨山德清《内篇注》,有以文解庄者如刘凤苞《雪心编》。《庄子发微》或可归入 以儒解庄 一脉,但其丰富性非只 以儒解庄 四字便可囊括。钟泰先生深于训诂,对清代朴学家治庄成果多有驳正;长于义理,于庄子繁难论说皆剖析精微;又时时会通《庄子》与六经及先秦诸子,同异互见;尤可称道的是其注重内七篇乃至三十三篇的内在联系,以庄解庄,真正做到了 道通为一 。《庄子发微》甫一问世,便为当
本书作者将思想的演进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从历史视野论述基督教信仰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复杂联系,描绘基督教文明的诞生;追溯基督教信仰在中世纪的发展,叙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启的西方文化现代转型;从哲学角度论述欧洲启蒙运动,展示新兴的理性精神如何突破信仰的藩篱,开启英、法、德等国的现代历史进程。由此揭示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带我们走进理性与信仰共同塑造的现代西方世界。
《知识意志讲稿》 这门课程的源头来自尼采的谱系学和权力意志,正是尼采提出了 谁在说话?谁有权利说话?根据何种仪式说话 的问题,使福柯的研究方法跳出了形而上的阴影。知识意志不是世界的原动力,它贯穿于历史进程里的一个个事件。将近半个年度的讲座或是授课旨在解释何为福柯眼中的知识意志,旨在重现知识意志的发展史,从亚里士多德,到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福柯考察古希腊的哲学话语、政治经济制度与司法实践的变迁,回望希腊文明的光芒,在知识考古学里发掘 知识意志 的时代遗迹与谱系。由此福柯引出真相问题。真相不是多样化现实里的单一或是多项选择题,真相是两者取其一的结果,真或是假。即使是在俄狄浦斯王探案风格的扑朔迷离剧情中,真相也早已由神谕宣示,一切的步骤都是在于印证先知的预言,结果同样是预言真假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