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回到马克思》的第二卷。作者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现象学对一般物相化和经济物相化迷雾的双重透视,突显了生产活动塑形-构序和社会关系赋型的社会历史负熵特质,揭示了社会生活和意识活动当下建构与消隐的突现场境本质,由此聚焦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话语与资本主义批判构式的复杂历史关系。本书在MEGA2的最新文献基础上,从思想史考古学的视角重新反思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概念背后的四种不同话语格式塔的复调构境,也重构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进程中逐步从资产阶级社会批判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重要理论转换,最终精准确定科学社会主义否定性目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科学认识的 第三个伟大发现 的艰辛历程。书中另一个重要的学术发现,是马克思基于劳动辩证法的劳动异化批判构式和批判认识论显隐逻辑,特别是马
民法典担保制度体系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青年黑格尔》由格奥尔格·卢卡奇于1938年完成,1948年在苏黎士出版,是卢卡奇转向马克思主义成熟期之后,以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论为指导原则写成的黑格尔研究的经典之作。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按照时间顺序详细阐述了黑格尔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演变:从伯尔尼的共和主义时期(1793-1796),到法兰克福社会观的危机与辩证方法的开端(1797-1800),再到耶拿时期客观唯心主义的创立与维护(1801-1803),以及最终与谢林的决裂和《精神现象学》的完成(1803-1807)。卢卡奇不仅准确描述了黑格尔的思想历程,更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揭示了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和深远影响。他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理论渊源,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溯至德国古典哲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共产党人的 必修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 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 正是本着 学原著、读原文、悟原理 的宗旨,东方出版社最新出版了这套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图文版) 丛书。丛书由中央党校创新工程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研究 项目组组织编写。 丛书选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代表性经典论著,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提到的经典著作进行导读,一套八本。在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全貌的基础上,每本书以写作背景、成书过程和出版、全书结构、主要内容、核心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当代现实意义为脉络,对马
柏拉图:世界为何如此存在? 亚里士多德:如何适应现存的世界?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受苏格拉底教导,主张超越凡俗现实,追求更高的精神真理。亚里士多德生在医生家庭,坚持认为经验观察是获得知识的真实途径,人要学会适应现实。师徒二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哲学方向,并展开持久的竞争,对西方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刻画了这场哲学竞争的发生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发展。师徒二人及其后世支持者(或敌人)的博弈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石,塑造了西方文明的核心特征,并使之保持活力。本书涵盖从古希腊、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直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及主要哲学思想家的思想,是了解西方哲学文化演变的重要读物。
本手册对价值理论及其批判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论述,内容既包括从伦理学视角对价值理论的剖析,也包括价值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的对话和融合。全书第一部分讨论了价值的性质及种类区分等基础议题;第二部分针对价值的形式属性以及测量与价值比较的可能性展开研究;第三部分拓展性地探讨了价值理论中的前沿议题。它为读者了解价值理论是什么、为什么重要以及未来会如何发展提供了可能路径。
从这本书开启哲学史的阅读!周国平“西方哲学之旅”开讲之作。 本书主要讲述西方哲学的产生与转变。从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古希腊哲学出现,到一百多年前尼采预见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时间跨度两千五百余年。 从古希腊开始,哲学家们讨论宇宙的本体是什么,致力于探究使宇宙万物能够统一的那个东西是什么。随后,苏格拉底把哲学关注的对象从宇宙转移到了人生。接下来的古罗马哲学围绕着人生论,几乎没有一个时代像古罗马那样,哲学家们围绕人生问题写了这么多书,他们对幸福、道德、政治的思考,今天看来仍具有启发意义。而后漫长的中世纪时期里,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奴仆,必须听命于神学。 当时间来到欧洲近代,哲学家们不但抛弃了神学教条,而且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批判,以前的哲学家们对世界做各种论断,现在哲学家们要追问,你这么说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在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纵向传承与外来文化的横向互动中,在这种“纵横交错”的文化背景下,刘擎教授通过发人深省的文字启发我们以理性化的方式来探索世界和自己,思考“人应当信奉什么”“应当怎样生活”“如何理解和应对困境”等诸多问题。 这部作品兼具敏锐的历史意识与深切的现实关怀。刘擎教授结合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众多元素,解读社会发展变化、思想的演进,以求大众在面对这个时代时,能够辨析问题与观念的来龙去脉,澄清我们的处境与自我理解,重建对未来的想象。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二○○○年以来的西方(2003-2019)(精)》 “在知识的意义上,西方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西方而言,现在的中国已经不只是中国问题专家关注的对象,也正在成为他们知识思想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参照。”
本书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根据、现实根据、基本涵义、精神实质、客观要求和内在机理等六个重大问题;探讨了“马哲中国化”的“缘起”和“界定”,主要是通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特理论'哲学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中国学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四种存在形态“马哲中国化成果”的一种方法论的追究、分析和评析,以回答它们各自在方法论上的“为何”、“怎样”和“问题何在”等重要问题;通过对“'马哲中国化'的——理解'马克思'与'马哲中国化'、'马哲中国化'应遵循的实践思维、'马哲中国化'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和'马哲中国化'应处理好的重要关系”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以回答“怎样才是'马哲中国化'具有合理性的方法论路径”问题,作者基于学科体系的创新,研究了“'马哲中国化'学科体系创新的——'理论体系的
柏拉图的对话无疑是希腊文化留下的瑰宝。它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西方哲学历史记录早的,也是两千多年来影响优选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而且在文学目前也是极其优美的杰作,尤其是在他的早中期对话中,既充满了机智幽默的谈话,又穿插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和寓言。他的对话可以与希腊古代的史诗、著名的悲剧和喜剧媲美,是世界上不朽的文学名著。因此不但为学习哲学和文学的人所,而且是世界各国许多人所喜读。《柏拉图全集(共4册)》收录了被公认为信实可靠的全部柏拉图对话和书信。
治古希腊哲学,最难的或是前苏格拉底时期,因为那时的哲学家大多没有专著,流传下来的都是语录残篇,如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柏奈特的《早期希腊哲学》,不仅是英语学界该领域而且至今仍是最为基础的一部文献汇编和研究著作。此书既包括了前苏格拉底主要哲学家著作残篇的英译,也对其作了简明的系统考证、解说和研究。此书,国内已有学者在翻译。该书1892年首版,1908年二版,1920年三版,1930年的第四版成为经典版本。本次即影印Macmillan出版公司的1930年版。
本书是帮助党员干部、高校教师、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学习、宣传、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发展、创新、运用的工具书、教科书、历史书,力求为学习、宣传、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遇到疑难问题者提供准确、科学、可靠的答案。全书260万字,含基本概念、原理、代表性著作、代表性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会议、思潮流派等2094个条目。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求是》杂志社、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4个党政军学单位90多位专家学者集体编纂;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等12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