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20元2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马克思:技术思想家
    •   ( 591 条评论 )
    • /2024-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马克思的思想超越时代,但直接阅读马克思的著作、领悟马克思的思想往往具有一定的门槛,那么阅读研究马克思思想的著作不失为接近这位伟人、进入其哲学殿堂的有效途径。 本书作为 开放马克思主义 倡导者、《争鸣》(Arguments)期刊主编阿克塞洛斯研究马克思思想的专著,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界具有较大影响,曾多次再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在阿克塞洛斯的笔下,马克思是一个技术思想家:他宣告人们能够通过征服世界而超越自我异化;他指认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并不是希望人们摆脱现代技术,而是想使技术摆脱掉一切使它变得非人性的东西,从而将技术自身的力量和人类的力量解放出来。 本书旨在发掘和触及马克思思想的中心,发现贯穿他所有作品的思想脉络。此外,本书也是阿克塞洛斯建构自己的原创性哲学思

    • ¥59 ¥118 折扣:5折
    • 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阿尔都塞 哲学观
    •   ( 1976 条评论 )
    • 阿尔都赛吴子枫 译 /2022-10-3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是阿尔都塞写于1976年的重要哲学遗稿,可以看作是《论再生产》的哲学续篇。在这部遗稿中,阿尔都塞以得到他本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为基础,批判性总结了此前关于哲学的思考,全面完整地阐释了自己的哲学观,阐明了哲学的性质和功能,并系统说明了为什么马克思在哲学中带来的革命,不在于创立一种新哲学,而在于开启一种新的哲学实践。阿尔都塞在书中还尤其根据自己的哲学观,对哲学的体系性及作为西方传统哲学核心问题的认识论和存在论作出历史性考察,并借助伊壁鸠鲁、斯宾诺莎等伟大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思考和 没有主体的过程 这个唯物主义范畴,解构了人们围绕认识论和存在论提出来的一系列假问题,把它们揭露为一场彻头彻尾的理论欺骗。本书及其姊妹篇《写给非哲学家的哲学入门》代表阿尔都塞对自己哲学观的后总结,它们的出

    • ¥54 ¥108 折扣:5折
    • 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第四版,精装)
    •   ( 3611 条评论 )
    • 张一兵 /2020-04-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回到马克思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一个崭新口号。廓清理论地平、寻求新的理论衍射点是这一深度模式的逻辑前提。本书在国内*次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次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历史语境出发,力求真实地呈现出马克思哲学话语深层转换的动态历史原相。作者的学术创新在于,运用全新的解读方法确认了青年马克思的人本学社会现象学,以及建立在扬弃古典经济学社会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视域,特别是*次指认出马克思在*后的经济学探索中所创立的历史现象学批判话语。由此,本书冲破了苏东学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理解马克思哲学语境中的重重理论迷障。

    • ¥76 ¥152 折扣:5折
    • 走进马克思(精装修订版)
    •   ( 1883 条评论 )
    • 孙伯鍨 张一兵 主编 /2020-05-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2版(MEGA2),针对所谓 两个马克思 的争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摆脱 体系哲学 的解释框架和僵硬的学科建制,以专题的形式,史论融合,系统地阐述和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并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方法论,系统探讨若干有代表性的西方思想家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建立一种与之进行平等对话的原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此外,本书在关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一些焦点问题诸如实践观、历史观、社会观上提出了新的见解。

    • ¥59 ¥118 折扣:5折
    • 政治与历史: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1955—1972年高等师范学校讲义)
    •   ( 1727 条评论 )
    • [法]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 著,徐晔陈越 编,吴子枫 译 /2018-06-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阿尔都塞把 在哲学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的艰巨事业落实于对理论文本进行精彩、深邃而细腻的解读之中,致力于通过 *的思考 ,在思想史上发掘与汇聚一条 唯物主义的潜流 ,揭示马克思理论革命的历史渊源。 《政治与历史: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1955-1972年高等师范学校讲义阿尔都塞著作集)/精神译丛》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史讲义,而是一份卓绝的理论工作的珍贵记录,同时展示了与阿尔都塞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症状阅读 方法的多种多样的实践,为人们深入研读理论文本、思考理论的实践可能性树立了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的典范。

    • ¥58 ¥116 折扣:5折
    •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丛书)神会马克思
    •   ( 273 条评论 )
    • 张一兵蒙木桂 著 /2023-0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作者已经引起反响的《回到马克思》一书的精写。秉承着 面向实事本身 的现象学精神,《回到马克思》以MEGA 2 文本为依据,以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为重要源头,对马克思一生的哲学研究及其变迁进行了抽丝剥茧、不屈不挠的哲学努力,还给了读者一个活色生香的原生形态中的马克思。同时,本书也概要介绍了作者《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和近期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些重要和的成果。本书一改艰涩难懂、非行家无以入门的学术脸孔,以流畅漂亮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引领读书人一步步地迈入精彩的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精神世界。 神会马克思 因此得名。

    • ¥58.8 ¥98 折扣:6折
    •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丛书)“两个伟大发现”的枢纽
    •   ( 89 条评论 )
    • 张义修 著 /2022-09-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纵览马克思一生的学术文本,从博士论文到《资本论》,很少有概念像 对象化 这样,内涵几经演变,又贯穿其思想全程。基于作为 对象性活动 的生产实践,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方法论革命;通过把价值理解为 对象化劳动 、把剩余价值理解为 对象化的剩余劳动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本书回归德文原初语境,透过 对象化 概念的历史演变,解析其在马克思 两个伟大发现 探索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为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 ¥64.8 ¥108 折扣:6折
    • 【柄谷行人2册】探究1+ 探究2 精神译丛系列丛书 柄谷行人思想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
    •   ( 58 条评论 )
    • (日)柄谷行人 /2023-07-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探究(1)》 本书是日本当代思想家柄谷行人思想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在开始于1980年代中期的“探究”连载中,柄谷行人将关注点转向“他者”或“外部”,而这一重点的转变,意味着针对柄谷行人自1970年代以来一系列思考的“态度变更”。通过考察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尼采、马克思等众多现代思想家,作者揭示了包含在一般交往行为和交易行为中的偶然性,不仅贯彻并强化了自《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以来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价值形态分析,而且为其后在《世界史的构造》中提出的“交换样式论”埋下了伏笔。作者在该书中对于“唯我论”的批判和突破,以及他对于一系列哲学话语和文学话语的性运用,使得该书成为继《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之后最重要、拥有影响力的著作。 《探究(二)》 本书收录了柄谷行人在1986年至1988年连载于《

    • ¥82 ¥164 折扣:5折
    • 遭遇青年马克思——基于MEGA2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研究
    •   ( 25 条评论 )
    • 李亚熙 /2023-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的基础之上,对青年马克思重要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次重新探讨。基于新的文本基础,本书认为,正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第一笔记本 的第一部分中,马克思延续了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批判工作,实现了对地租问题的最终解决。于是, 异化劳动 正是马克思对 主语 在现实市民社会中的存在状态的描述。市民社会是马克思阐述自己的历史观的切入点,它在客观上展现为工业对地产的胜利,在主观上造就了马克思关注的主体 人的内在本质,即劳动。因而,马克思预设的本真状态也就只能是 自由自觉的活动 ,而非所谓 自由自觉的劳动 。基于MEGA2的文献研究成果,可以发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 序言 中提到的所谓 最后一章 实际上并未在文本的意义上成为现实。青

    • ¥52.8 ¥88 折扣:6折
    • “理解马克思并不容易!”
    •   ( 276 条评论 )
    • 聂锦芳 /2019-12-3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熟知未必是真知。 马克思的名字人人皆知,但真正能进入其心灵和思想的世界却绝非易事;二十世纪以来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运动及对其学说毁誉不一的评论,表明 重新理解马克思 仍是我们时代*重要的思想课题之一。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长期专注于马克思文本、文献及其思想的研究,发表的大量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带你一起真正走进马克思的心灵和思想世界! 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

    • ¥64 ¥128 折扣:5折
    • 个人知识 朝向后批判哲学 重译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英)迈克尔·波兰尼 /2021-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波兰尼颠覆了传统客观主义科学观,把“人”作为科学参与的主体,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几乎所有门类知识的考察,批判了客观主义的知识观,通过对知识的隐默性、分立性与寄托性的强调,从而最终构建起了自己以“个人知识”为标识的认识论。波兰尼认为,相对于传统认识论所依托的可明确表述的逻辑理性,人的认知运转中还活跃着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默会的隐性认知功能,而这种默会认知正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本质。

    • ¥68.6 ¥128 折扣:5.4折
    • 西方哲学史 从古希腊到当下 修订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挪威)奎纳尔·希尔贝克,(挪威)尼尔斯·吉列尔 /2016-03-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修订版)》是一部经典长销、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史作品。初版于1972年,以后屡次修订、充实。除了两个挪威语版本(尼诺斯克语和博克马尔语)、三个北欧其他语言的版本(瑞典语、丹麦语、冰岛语)之外,还相继被译成德语、俄语、英语、乌兹别克语、汉语、塔吉克语、土耳其语、阿塞拜疆语、法语、阿拉伯语,最近还推出了波斯语和阿尔巴尼亚语的版本。作为教材和参考读物,《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修订版)》已得到数十年间近二十个语种的检验。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修订版)》作者是当代北欧哲学家,在哲学史和哲学理论两方面皆有深厚造诣,其运思以融会分析哲学传统和大陆哲学传统为特征。《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下(修订版)》通过对诸多哲学传统的比较来展现西方哲学的概貌,通过

    • ¥74 ¥148 折扣:5折
    • 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
    •   ( 3 条评论 )
    •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译者:吕增奎 /2024-03-01/ 中央编译
    •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近两个世纪中,马克思主义一直是现代世界思想乐章的重要主题之一,马克思主义由于它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而成为20世纪历 一种至关重要的存在,在某些时期成为一种决定性的存在。本书收集了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1956到2009年在马克思主义领域所写的许多作品,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和不可分开的恩格斯)思想发展及其后世影响的研究。希望本书的出版会帮助读者反思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在21世纪将会拥有何种未来的问题。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提供了一种迷人的、有洞见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并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的多种影响。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核心文本,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到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再到《共产党宜言》一进行了考察,并对退却时期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分析。通过出色、深刻、有力且广泛的研究,

    • ¥55.44 ¥98 折扣:5.7折
    • 人性论 商务印书馆
    •   ( 40 条评论 )
    • (英)大卫·休谟 /2016-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很重要的哲学著作。休谟认为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如果人们有效认识了人性的范围和能力,我们在这些科学中将会取得极大的变化和改进。本书试图通过对人性的研究来揭示制约人的理智、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准则。全书分三卷,第一卷论知性,第二卷论情感,第三卷论道德。

    • ¥57 ¥95 折扣:6折
    •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丛书)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
    •   ( 68 条评论 )
    • 刘钊 /2022-09-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以深入解读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以客观的历史语境和思想史的发展为坐标,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视域中展开研究。本书力图通过系统考察马克思对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从拒斥到接受,再到批判,直至超越和扬弃的理论认知过程,挖掘其认知转变背后的深层理论逻辑运演,以及这一过程对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生成与深化的重要影响,从而帮助我们获得对马克思哲学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本质的更为准确、更为深入的理解。

    • ¥57 ¥95 折扣:6折
    • 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读“学术中国文丛”,遇见顶级学者)
    •   ( 63 条评论 )
    • 杨耕 /2021-12-01/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把马克思的哲学放到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中,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苏联马克思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等多维视角去重释马克思的哲学,力图展示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重塑马克思的形象;重新研究了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历史理论、人的理论、交往理论、认识论、价值论等理论,并从现象学、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多维视角重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重新考察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明确指出,马克思哲学的创立使哲学的理论主题从 世界何以可能 转向 人类解放何以可能 ,使哲学的聚焦点从 解释世界何以可能 转向 改变世界何以可能 ,其理论主题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理论特征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 ¥59.4 ¥108 折扣:5.5折
    • 地铁上的哲学(全4册) 上海文艺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美)苏珊·奈曼,(美)卡普托,(斯洛文)齐泽克 等 /2021-08-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知名哲学家苏珊·奈曼在启蒙传统的脉络中,对成长与责任、从众随俗与个人自由展开思考,追问"哲学能否帮助我们找到一种与屈从妥协无关的成熟状态",讨论我们对世界本来是怎样与世界应该是怎样这两者的理解,是如何受到各种经验的深化或阻碍。成长本身就是一大理想——一个很难接近实现但值得为之奋斗的理想。卡普托一直积极地尝试以解构的方式来重新探讨宗教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他倡导一种流动而非静止的思考事物的方式。此部《真理》沿袭了他一贯的做法,作者首先从真理在后现代状况下的境遇入手,之后向前追溯真理观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前现代的上帝即真理,到启蒙时代的理性判断,再到后现代的作为事件的真理(在这里上帝和理性都不享有骄傲的地位)。在生动诙谐的文字背后,卡普托力图阐明:任何一种静止的、稳固的思想理论体系都是被

    • ¥76 ¥152 折扣:5折
    •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丛书)尤尔的《工厂哲学》对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影响
    •   ( 34 条评论 )
    • /2023-07-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程中,斯密、李嘉图、黑格尔等人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国内学术界却忽视了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实际上,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从工场手工业转向机器大工业,尤尔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书从文本学的角度梳理了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由此去厘清尤尔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

    • ¥58.8 ¥98 折扣:6折
    • 朝霞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12 条评论 )
    • (德)尼采 /2023-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朝霞》初版于1881年,由5卷共500多条格言组成,每条长短不一;1887年再版时增加了一篇“前言”,其段落较长。 在著作目前,《朝霞》是尼采中期代表作之一,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卷(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1)之间,尼采在本书中主要对于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对道德偏见的偏见”。 在尼采思想的“三种变形”(骆驼、狮子、孩子)中,《朝霞》扮演了类似狮子的角色,它冒失闯入了被视为安全的道德原则猎苑。为发掘善恶之基础和深渊,占主导地位的道德一直都以劝说、鼓动和施魔术有效地加以抵制,为此尼采需要两样东西:一样是鼹鼠式的地下作业方式,它预示了后来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价值考古学;另一样就是“思想的诚实”,尼采接近是在启蒙运动的意义上,将道德努力的实践要求与“敢于去认识”的理论要求结合起来。

    • ¥56.8 ¥98 折扣:5.8折
    • 哲学研究 导读注释版 英文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奥)维特根斯坦 /2020-08-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历时16年写成的哲学著作,代表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主要考察的主题包括意义、理解、逻辑、命题、语句、数学的基础、意识以及其他概念。考察的方式是摆事实、说道理、做评论。该书认为过去的许多哲学问题都源自哲学家对语言的错误理解与使用,使哲学成为空洞的形而上学。哲学的当下任务在于,按照日常语言的规则讲话,在具体用途中考察语词的意义,来治疗这种病症。哲学因此成了某种形式的疗法。该书砸碎了西方思想中的理论玩偶,改变了人们对意识、思想、感知、语言理解以及自我的认知。

    • ¥64 ¥128 折扣:5折
    • 野兽与主权者(第2卷) 西北大学出版社
    •   ( 86 条评论 )
    • (法)雅克·德里达 /2022-07-01/ 西北大学出版社
    • 该书是德里达2002—2003学年的课程讲义,也是德里达生前最后一次讲课的内容。在这一卷讲义中,作者延续了第一卷对于野兽和主权者问题的思想史考察,但将注意力聚焦于两个文本之上——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和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通过来回对读这两个貌似没有多大关联的文本,德里达考察了孤独状态、世界、暴力、无聊和死亡之间的关系,它们影响着人和动物的不同存在方式。作者向读者展示,海德格尔对于“无聊”的存在论考察为鲁滨逊的故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启发,而笛福的小说也为重新探讨海德格尔的思想打开了一个新的角度。德里达在生命末期对死亡、他者等问题的思索,及其与布朗肖、列维纳斯等思想家的对话,为人们理解当代法国思想以及人与动物的关系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参照系。

    • ¥66 ¥132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