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M.怀特著的《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是为有心钻研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的朋友而写的一本导读书。这意味着,虽然本书的写法使得读它的时候可以不同时读《逻辑哲学论》,但从本意上说,它是为阅读原著的读者而写的,目的是让读者能在研读《逻辑哲学论》时予以参考,也能反过来参考。 《逻辑哲学论》是一部难读的文本,因此关于其正确解读就有了相当多的争议,而争议不但涉及特定段落的具体注疏,甚至关乎整本书所论述的主题。因此,无论哪位作者的著作,凡是论及《逻辑哲学论》之处,读者绝不可简单地听信其言,一定要拿作者的论述与原著文本对勘一番。这条告诫显然既适用于本书,又同样适用于其他任何谈及《逻辑哲学论》的著作。
《塔木德》被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的巨著之一,是真正的传世经典。犹太民族正是因为有《塔木德》这一精神支柱和智慧的指引,才得以在饱受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依然生存了下来,并获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本书根据《塔木德》介绍和阐述了犹太人在经商和处世上的智慧,并运用精练的语言,通过一个个富含寓意的故事,诠释了犹太民族智慧的博大精深,相信对读者们会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这是一个重大而又严肃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将理论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平实、流畅的文字集中回答了这一问题。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适合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党政工作者,国际政治、国际共运、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研究者和学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本书由王伟光编写。
《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书中讨论的大多数问题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问题,几乎都是普通人一生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被英国评为拥有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可供我们选择的路只有两种,要么享受孤独,要么沦入世俗。社会就像一团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通过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来取暖,而不是像傻瓜一样靠得太近,灼伤自己。本书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经典作品选编,以13篇佳作展现作者在孤独中思索,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对人类的世俗生活进行的观察和分析,特别对命运、自由、救赎、教育、道德、名誉等人生问题阐述了独到的观点,充满了作者的真知灼见,读来发人深省。
在四卷本的《性经验史》中,米歇尔·福柯将他的分析聚焦于我们称之为“性”和“性经验”的主题。这项研究的主线不是为了“解放"性因而反对"压抑"性,而是为了说明性经验如何引发了一种系统化的认知的意志。一切关于性的知识被体系化为一门"性科学",反过来,它又为对性经验的社会行政管理铺平了道路,后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本书中,福柯对18世纪以来的,尤其是19世纪的性话语(文学、忏悔实践、医学、人类学、精神分析、政治理论、法律等)进行了考古学研究。
西方理性思想为何发轫于希腊世界?影响西方数千年的哲学和数学思维,又是如何从爱琴海诸岛诞生的?法国学者韦尔南在其经典作品《希腊思想的起源》中,给出了一个精彩的判断:希腊理性是城邦的女儿。随着迈锡尼王宫文化的陨落,开放的公共广场取代了围墙高筑的宫殿,自由的辩论取代了神圣的王宫号令,人人平等的公民关系取代统治与被统治的权力结构,希腊人也因此打开了新的视野。哲学家们将城邦的生活体验投射进宇宙,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希腊哲学。
艾思奇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其通俗哲学——《大众哲学》影响深巨;《皙学与生活》是艾思奇所著的通俗皙学著作小册子之一,是艾老在上海参加编辑《读书生活》杂志时,为回答读者提问所撰文章的结集,旨在于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他却从“生话”入手,力图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抽象的哲学道理,同时,又用这些道理来指导现实的生活,以使人们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毛泽东予此书以盛赞:“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
肖鹏著的《马克思的20个瞬间》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中的二十个经典瞬间,在他一生的某个特定时刻,他经历了什么?他在思考什么?他的经历和思考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这些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回答。
福柯是一位如此复杂的思想家,而《规训与惩罚》的丰富性也只有通过多次的阅读才能够发现。从理论上说,安妮·施沃恩、史蒂芬·夏皮罗著的《导读福柯规训与惩罚》将有助于为那些《规训与惩罚》的未来读者们提供一个平台,通过阐明这部著作的总体架构及其段落含义,它将帮助你迈出第一步。带着这样的意识,在阅读(和使用)《规训与惩罚》以及福柯的其他论著时,你将感到更加舒适和自信。我们的目标仅仅是通过忠实于福柯的实际文本而“推陈出新”。简而言之,这本指南应当是一个起点,而不是一个终点。
后现代主义哲学孕育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60至70年代,后现代哲学成为一股令学界瞩目的热潮。随着后现代文化思潮在现代性时空中的充分展开,以及世界各国学者对之进行的研讨与交流的日益深入,后现代概念谱系的核心即后现代哲学概念也日益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本书精选了当代欧美学者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研究的15本著作,按照著作的出版时间顺序排列,以便读者清晰了解后现代性问题论争的由来及主要问题域。本书对深入研究后现代哲学观念的产生、基本观念、与现代性的辩证关系等总体性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还对深入研究后现代的文化、社会政治问题、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阿尔贝·加缪著,杜小真、高丙中主编的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成名之作,自出版以来,一直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本语言简朴的著作中,作者提出了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论题,即人生存在的荒谬感。但加缪认为,荒谬并不会引出以自杀来结束在世生活的结果,相反,我们要像西西弗那样,勇敢地面对这种荒谬。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及格家宣言》是一本关于如何不费力地生活并热爱生活的口袋指南书。这本颇具可读性的小书用犀利的幽默和真诚的智慧赞美了在我们过于紧凑的现代社会中及格主义的一些美好之处。开篇一段诙谐的简介告诉我们恰到好处的努力其实比我们一直以为的要容易得多。及格主义守则十条建立了基本思想;而实际应用则显示了平庸正是在职场、情场、饮食、锻炼、投资等方面获得快乐的关键。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哲学、经济、科学和常识中的各种例子,来说明竞争主义和过度用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平庸对生活能带来的各种变化。《及格家宣言》缓解了现代人对于成功的焦虑,令人欢欣鼓舞,并能给你的生活带来许多启发。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一生写作中花费时间最长、付出心血最多的一部著作,虽然尚未完成,但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论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理论贡献时曾这样说:“不研读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本书对《自然辩证法》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以及新时代的现实意蕴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以期能为广大读者深入理解和研学这部著作有所帮助。
《哲学的贫困》不只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哲学著作,它和《共产党宣言》一道,“可以作为研究《资本论》和现代其他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的入门”。 马克思通过批驳蒲鲁东经济学中的“构成价值论”和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决定性的东西”作了透彻而简洁的表述,初步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为人类而工作”是马克思一生的理想和写照。本书通过截取不同的时间段,在勾勒马克思的童年时期、大学生活、爱情故事、学术研究、革命事业等等成长与奋斗历程的全貌中,深刻地展现了马克思作为“顶天立地的伟人”和“有血有肉的爱人”之间的辩证张力,形象地凸显了他作为“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那波澜壮阔的英雄人生。
郭金明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实用教程》内容分为八章,分别是:绪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技术观、马克思主义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以及自然辩证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等。绪论介绍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概念、性质和历史;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主要介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介绍科学的本质和特点、科学知识的构成以及科学认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介绍科学的理性方法和非理性方法;马克思主义技术观介绍技术的本质和结构以及技术的生产过程;马克思主义技术方法论介绍技术发明的方法和技术创新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介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自然辩证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主要探讨自然辩证法教学实践如何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精选和汇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述,采用经过校订的*译文,并附有各种必要的参考资料,以满足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多层次需要。《文库》力求在时代特色、学术质量和编排设计方案等方面体现新的水准。《文库》包括三个系列:一是著作单行本系列,收录经典作家独立成书的重要著作;二是专题选编本,收录经典作家集中论述有关问题的短篇著作和论著节选;三是要论摘编本,辑录经典作家对有关专题的论述,按逻辑结构进行编排。本选题是《文库》著作单行本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