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系统探索怀特海对现代中国哲学的影响的角度,全面梳理民国时代的中国哲学家对怀特海的绍介、融会和出新,可谓填补空白之作。对于丰富中国的过程哲学研究,深化中西哲学对话以及更好地开展第二次启蒙,其意义自不待言。怀特海的后学,当代美国最负盛名的过程哲学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B.科布先生,还有中国过程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研究专家王治河博士正在推动中西哲学的"第二次握手"。他们认为,"第二次握手"以"次握手"为基础,故科布先生以88岁米寿岁高龄欣然为该书写了思想深刻的序言,王治河先生则写了长序,以示肯定。
《周易》又称《易经》,是我国三千多年前的一部古典哲学实用著作,内容博大精深、神妙玄奥,集中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我国辩证法思想的起源,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一部古代典籍。其显著的特点是深刻而实用,它对天地宇宙、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哲学的高度阐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周易/线装经典:精华版》对生老病死、伦理道德、思想方法、治军作战、刑事诉讼、婚丧嫁娶、夫妻关系、家庭教育、喜怒哀乐以及革故鼎新等,都做了带有普遍规律性的论断,是我国古代很实用的生活教科书,是把抽象的哲理和具体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典范。《周易/线装经典:精华版》共六十四卦,每卦由通俗易懂的白话翻译而成,并结合图形进行解说。
相信自人类及其文明繁荣以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身及其周围的一切事物为何存在的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被誉为哲学的几大命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争相悖议。就如本书出版前一些读者的反馈,有人嘉许作者道:“感觉您真是一位智者。”也有的拍腿称快道:“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基本上也是这么认为的。”“读了你的文章感觉内心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很有感触,让我对自身及宇宙的存在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诸如此类。可见思考、探究这类问题的人很是普遍,也从来都不是那些为数不多的专家学者所专有的权利,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资格和权利来钻研这类问题。本书通过围绕“我”是谁等问题的本质性思考所展开的论述,从而力求让每一位满是疑惑的人们释然而去。且看作者如何以他独特的视角,以及最为简明通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基于20世纪以来人类所经历的深刻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为背景,在基本理论定位和本质精神上把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后现代文化思潮、“文化研究”思潮等解读为文化批判理论,自觉地把这几种在20世纪以来影响很大、价值取向又各异的学术理论思潮放到现代文化批判的框架中进行比较研究。《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元问题研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现代化、西方文化批判理论研究、日常生活批判与生活世界理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个案研究、海外译稿。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郭嵩焘卷)》由熊月之编,选取了郭嵩焘著作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他对西方科学技术、学术文化、社会与政治制度的了解;二是他力主变法革新、兴利去弊的论述;三是他对诸多中外交涉、政治事件的见解;四是他在学术方面的见解,对同时代人物的品评,以及他的自我评价。全书分日记、奏稿、书信与自叙四部分,日记部分比例较重,希冀能够反映出郭嵩焘思想的众多面相。
本书自曾国藩所留不下千万言的公私文牍当中,精选近300篇长短不一计约50万言的文字,包括文章、奏疏、书信(含家书)、日记等多种体裁,内容上涉及其政事、军事、德事、学事、家事等方方面面,反映这个“百科全书式”人物的人生梗概和思想内涵,同时也体现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状貌和世态面相。知人论世,论世知人,本书尽管篇幅有限,但能为读者获取这种双向互动的认知提供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