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晖代表作,也是21世纪中国思想领域的扛鼎之作,出版二十年来在国内国际人文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迄今已有英文、韩文(全译本),及日文、意大利文等多语种译本。 作者以 现代中国的形成 为核心关切,以 知识考古 为方法,从观念史与社会史互动的双重视野中,追索现代中国认同的思想脉络与形成机制。全书两卷四部,每部分别以 理与物 、 帝国与国家 、 公理与反公理 和 科学话语共同体 等为论题,试图追问:宋明时代儒学的天理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历史动力是什么?清代帝国建设与近代中国的国家建设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晚清思想对于现代性的复杂态度能够提供给我们哪些思想的资源?现代中国的知识体制是如何构筑起来的?现代公理世界观与天理世界观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提供的是关于什么是 中国 ,什么是 中国
冯友兰是20世纪中国*有影响的哲学家,以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以道中庸 为座右铭,自称为 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 。12卷本的《冯友兰文集》,主要包括 三史 六书 ,还有《三松堂自序》、《人生哲学》。
本书是2018年王东岳在混沌大学举办系列讲座的文稿,从远古人类、氏族社会、农牧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从单细胞生物到组织形成、器官分化、人体系统对环境的适应;从象形文字、拼音、文言文;从孔子、老子、庄子到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本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生物、医学,无所不谈,无所不包。涉猎之广,令人称奇。
《杨耕文集》10卷本出齐上市啦! 第1卷《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 978-7-5760-3224-6 定价:118元 第2卷《多维视野中的马克思》 978-7-5760-3223-9 定价:128元 第3卷《危机中的重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现代阐释》 978-7-5760-3937-5 定价:108元 第4卷《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978-7-5760-4005-0 定价:108元 第5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978-7-5760-5319-7 定价:138元 第6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历史演变与基本问题》(上下册) 978-7-5760-4743-1 定价:158元 第7卷《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思考(第二版)》 978-7-5760-3225-3 定价:98元 第8卷《思考的痕迹:重读马克思的记忆与思考》(上下册) 978-7-5760-3222-2 定价:168元 第9卷《静水深流:哲学断想与读书札记》 978-7-5760-3221-5 定价:118元 第10卷《书缘人生: 行走在
张栻(南轩,1133-1180)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与教育家,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他与朱熹、吕祖谦在南宋前期鼎足而三,并称“东南三贤”,“一世学者宗师”。在宋代理学目前,张栻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他的哲学思想既不同于朱子,也不同于象山、东莱,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建构了独具特色的理学思想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理学乃至中国思想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张栻文献的整理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张栻研究的全面深入展开,对宋明理学史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也极有裨益。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儒家经典“四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孟子开讲》是鲍鹏山教授继《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道德经导读》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对传统经典做现代解读的新著。开篇《导言》,论述孟子思想中的中国文化重大命题及其逻辑关联;全本十四卷,每卷由原文、今译、注释、开讲四个部分组成:原文精校,今译畅达,注释精审,开讲通透,一气贯注。篇后为读者列出成语及相关章节链接;卷后附录《孟子的编撰与成书》,为读者延伸专业知识点。开讲部分是本书优选特色,明明是说古典文本,偏讲得明白如话;明明在讲古圣先贤,偏又说得他如活当下。对传统经典做现代价值的阐发,是本书的显著价值,也是作者阐释传统经典的出发点,更是一个学者价值的极大体现。
《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儒家经典“四书”,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孟子开讲》是鲍鹏山教授继《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道德经导读》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对传统经典做现代解读的新著。开篇《导言》,论述孟子思想中的中国文化重大命题及其逻辑关联;全本十四卷,每卷由原文、今译、注释、开讲四个部分组成:原文精校,今译畅达,注释精审,开讲通透,一气贯注。篇后为读者列出成语及相关章节链接;卷后附录《孟子的编撰与成书》,为读者延伸专业知识点。开讲部分是本书优选特色,明明是说古典文本,偏讲得明白如话;明明在讲古圣先贤,偏又说得他如活当下。对传统经典做现代价值的阐发,是本书的显著价值,也是作者阐释传统经典的出发点,更是一个学者价值的极大体现。
本书预计120万字,包括先秦编、汉唐编、宋明编、清代编。具体的设计思路上分为经学形成史与经学流传史两大部分,经学形成史首先要向读者介绍什么是经,各专经都讲什么内容,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有什么作用,经学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酝酿和形成的,等等。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本书的《先秦编》。经学流传史,是讲经学在历史上的发展和演变,以及解释这种发展和演变的社会思想原因。这一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在本书的《汉唐编》《宋明编》和《清代编》。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是一部关于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通俗传记。作者冈田武彦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和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六次阳明遗迹实地考察,以阳明心学的诞生、发展为脉络,夹叙夹议、张弛有度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深入阐释了王阳明不同人生阶段的思想。作者尤其注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补充了许多不为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 本书内容全面、叙述严谨、观点权威,是了解阳明传奇人生、领悟阳明心学精髓的上佳读本。 此次精装典藏版对平装版进行了整体升级。装帧形式由平装升级为精装;开本改为32开,阅读更方便;护封采用特种纸芸萱纸,纹路别致,质感十足;内封在黑卡上印银,简洁典雅。侧面书口喷绘图案融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 重要的代表作。南先生对《论语》的解读不纠结于训诂注疏,亦远离极言性命心性的微言,注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及历史典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活泼灵动,同时擅长援引佛、道以解孔、孟,亦颇具禅味。《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本书为1962年南师应邀讲解《论语》之中六篇的内容。之后南师多次讲述《论语》,在1976年出版了《论语别裁》。在一定意义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论语别裁》的发凡之作,其中已涵盖南师对于《论语》的深刻理解。本书内容精简易读,方便现代人入门学习。《老子他说》:两千多年来,古今中外对《老子》一书的解说不下七百余种。不同于大多数研究者“依文释义”的解读方式,南怀瑾先生主张经史相参、以经注经,将《老子》上、下经的篇章相互对照,以“知人论世”的思想为指导,融会儒、
《尚书古文疏证》是清代学者阎若璩所撰的一部重要著作,旨在对《尚书》中的所谓“古文”部分进行辨伪和考证。该书首次由清乾隆十年(1745年)在眷西堂刻本出版。阎若璩通过系统的研究,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以及古今行文异同等多方面对古文《尚书》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杨时集》共四十二卷,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的作品全集。包括上书、奏状、表、劄子、经筵讲义、经解、史论、答问、策问、启、记、序、题跋、杂著、哀辞祭文、状述等各一卷,辨两卷,语录四卷,书七卷,志铭及表碣八卷,诗五卷。本书以明万历十九年将乐知县林熙春重刊《龟山先生文集》为底本,以明弘治李熙刊本、正德沈晖刊本、清顺治杨令闻刊本、康熙杨绳祖刊本、正谊堂张伯行刊本和四库全书本为主要对校本,并参考其他史书、经书、文集、方志、谱牒等资料,进行断句标点、分段和校勘。除正文外,本书还包括八个附录:杨时著作序跋;传记、墓志铭、行状、年谱;像赞、题词、祭文;诰、诏、记、疏;朱熹《四书集注》所引杨时著作摘抄;历代名人论杨时;杨时佚诗佚文。堪称一部小型的杨时资料汇编。
张栻(南轩,1133-1180)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与教育家,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他与朱熹、吕祖谦在南宋前期鼎足而三,并称“东南三贤”,“一世学者宗师”。在宋代理学目前,张栻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人物。他的哲学思想既不同于朱子,也不同于象山、东莱,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建构了独具特色的理学思想体系,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理学乃至中国思想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张栻文献的整理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张栻研究的全面深入展开,对宋明理学史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也极有裨益。
《韩国濂溪志》围绕周惇颐搜集古代朝鲜半岛学者创作的相关史料考证、校勘而成,列《周子世家志》《太极图志》《通书志》《图说志》《论断志》《爱莲说志》六卷,是目前东亚第一部韩国濂溪学文献。
本书是陈鼓应先生继《易传与道家思想》一书之后,又一部关于道家易学研究的力作。全书收文八篇,即《先秦道家易学发微》、《道家与〈周易〉经传思想脉络诠释》、《乾坤道家易诠释》、《论〈文子?上德〉的易传特色》、《汉代道家易学钩沉》、《王弼道家易学诠释》、《三玄四典的学脉关系——论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一》、《老、庄及〈易传〉的重要哲学议题——论三玄思想的内在联系之二》。本书从阴阳学说、道论(如道器说、太极说)以及对待与流行等思想观念(包括辩证思维方式和动静观、变动观)的角度,进一步构建了道家易学的思想体系。
四书纂疏二十六卷,南宋赵顺孙撰。四书纂疏,是一部以疏体诠解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的经典之作,在四书学、宋明儒学、中国哲学目前都具有重要地位。四书纂疏备引朱子语录、文集、或问、辑略等,以朱解朱;兼采十三家朱子高弟或私淑——黄榦、辅广、陈淳、陈孔硕、蔡渊、蔡沈、叶味道、胡泳、陈埴、潘柄、黄士毅、真德秀、蔡模——可发明章句集注之意者,不旁涉;顺孙间亦附按己见。四书纂疏荟萃朱子一门师友之言,简择切当,又为之推说阐发,精纯无比,尽显四书之微辞奥旨,使后来读者涣然怡然,得窥四书和朱子之门墙。福建人民出版社版四书纂疏,以较他本都早的元刊足本为底本,通校通志堂经解康熙初刊本,参校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复性书院本,必要时他校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