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在82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晚年心血之作,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深入探讨了美学、艺术、文学中的美和美感、审美范畴、形象思维、文学创作及人性论等一系列问题,对打破左的教条主义,冲破文艺创作与美学的一系列禁区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学习美学与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书籍。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探索艺术、美和品味的本质。本斯?纳内在书中介绍了美学诸领域,同时考虑了西方和非西方的美学传统,并探讨了为什么艺术家、音乐家甚至哲学家有时会误解或认为美学过于精英化。事实上,美学的范围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围,它无处不在,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方面之一。告诉你某件艺术品是好是坏并不是美学的工作,如果有一种体验对你来说是值得拥有的,那么它就可以成为美学的主题。这一认识很重要,因为以这种包容的方式思考美学,为理解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要素以及审美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些旧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重要历史,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著名中共党史专家石仲泉立足于多年来对中共党史与抗美援朝战争的深刻研究,写作了关于这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党史通俗读物——《毛泽东
《陈济棠自传稿东北军事史略》由《陈济棠自传稿》和《东北军事史略》两部分组成。《陈济棠自传稿》作者在自传中回忆了一生事迹,所涉包括辛亥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北伐、国民党内部斗争、抗战、国共内战等。《
以前,有人指责美学取消了社会差别的文化规则。 我们想用寄生着美学的话语来从事艺术实践。 但美学不是一种话语。它是一种识别艺术的历史体制。这个体制是矛盾的,因为它创造了艺术的自律,但代价是废除了将艺术实践和艺术对象与日常生活实践和对象分开的界限,美学许下发动一场新革命的承诺。 美学并非偶然的政治,但它本质上就是政治。它处于两种对立的政治之间无法解决的张力关系之上:要么 地将艺术形式变成集体生活形式;要么在军事或商业的妥协下,保留艺术的自律,让这种自律成为解放的承诺。 这个基本的张力关系解释了批判性艺术的悖论和转型。也让我们理解了, ,在不明确的伦理之下,美学艺术的解放的呼声,与政治一起走向沦落。
河南不仅因黄河而得名,而且是黄河文化重要的发祥、发展、演进地区。总书记所指出的黄河孕育的四种文化中,河洛文化具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所指出的黄河流域分布的四大古都,河南拥有其中的郑
......
【新华书店旗舰店】 少年简读中国史 魏晋南北朝,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陆帅 著 原价 ¥29.80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6-01
《老照片》第一五七辑共有十六篇文章。“故时风物”有两篇文章,《档案深处的“醴泉”》梳理了自1921年投运以来的企业历史,从中可管窥中国现代企业制度之端倪。“旧事重温”有四篇文章,三篇涉及抗日战争的背景
【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少年简读中国史·秦汉,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萃峰 著 原价 ¥29.80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6-01
《美育书简》包含了席勒最重要的美学观点,是作者深入研究康德哲学的成果。席勒认为,审美教育具有使人恢复健康、赋予人美的心灵和充当人性教师的功能;它尤其能唤起人身上的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这种冲动是自由的同义语,能消弭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形式的对立,从而使现代人克服分裂状态。 席勒的这些书简不仅是现代美学目前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还是一部散文经典,我国前辈美学家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无不对此书推崇备至。
夏瑞芳生于1871年,是上海青浦人。1897年他集资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在1898-1914年间,夏瑞芳广纳贤能之士,共创大业,开中国印刷事业之先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