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与类比》是劳埃德的成名作,至今仍旧是早期希腊哲学方面研究的经典。在这部著作中,劳埃德对前苏格拉底哲学中最基本的两对概念即对立与类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广泛涉及到了阿拉克西曼德、赫拉克利特、毕达戈拉斯学派、乃至于希波克拉底学派的思想资料,并且还扩展地使用了文化人类学的资料,在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展开思想比较的研究,从而对形成希腊哲学基本方法模式的对立与类比的思想进行了基于方法论和逻辑学层面上的深入探讨。劳埃德的这部著作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前苏格拉底哲学在奠定古希腊哲学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方面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书基本由部分构成: 部分为比较哲学的理论探索,主要区分了比较与判教的问题。除了阐述如何运用“判教”的思维与方法,还对比较哲学与比较文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附会现象,比较哲学与思想过程中深刻的洞见与不自觉的文化偏见、比较哲学研究过程中不可通约性与跨文化的理解等一系列的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理论探索。 第二部分对具体哲学问题以及少数哲学家的比较哲学研究的成果作一反思性的研究,特别是对18世纪以来欧洲哲学家对于中国哲学与文化的赞美与批评的重省,为当代中国哲学与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个镜像式的参照系。 第三部分从“世界哲学”的角度来探索性地站在中国哲学的立场上来思考比较哲学的前途与命运问题。
本书系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之一。全书通过对西方哲学与早期儒家的比较,来论述儒家的家庭观念和德性教育观念对于当代的启示。早期儒家的哲人认为对在襁褓中的婴儿和尚年幼的儿童所培养的德性的敏感是其成长过程中
《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分三章十六节。围绕“比较哲学的诸理论问题”、“哲学问题与诸哲学家之间的比较”、“‘世界历史’与比较哲学的历史使命”三大主题,探讨了在进行比较哲学研究时诸如“比较”、“判教”等概念运用的问题,分析了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古代哲学误读的原因,为带有诗意化性质的中国古代哲学正名。此书概括了古今中外哲学史的画卷,为比较哲学的前景指明了道路。
《不宠不娇富养女孩的100个细节》(宿文渊编著):培养完美女孩的教育智慧,教出棒女孩的实用方法一个女孩的幸运,不是有个富裕的家庭,而是有懂教育的父母在现代社会,富养女孩就是说女儿要精细地养,让她享受公主般的待遇,要从小宠她、爱她。女孩的个性也决定了父母应该富养女孩。女孩天生胆小、感性、脆弱、渴望爱、易受外界诱惑……也正是因为如此,女孩的家长们才更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富养女孩,不仅是要让她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家庭的幸福,更是要赋予她独自面对未来、独自创造幸福的能力,更是要培养出她的主见、自信、勇气、坚强、决断等关乎她一生成败的良好品质。女孩富养其要义之一就是开阔她的视野,从而大大增强她的见识;要注意培养她的优越感,因为优越感是女孩拥有自信和勇气的基础;要让她学会自重
《判教与比较:比较哲学探论》分三章十六节。围绕“比较哲学的诸理论问题”、“哲学问题与诸哲学家之间的比较”、“‘世界历史’与比较哲学的历史使命”三大主题,探讨了在进行比较哲学研究时诸如“比较”、“判教”等概念运用的问题,分析了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古代哲学误读的原因,为带有诗意化性质的中国古代哲学正名。此书概括了古今中外哲学史的画卷,为比较哲学的前景指明了道路。
奥义书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般公认的奥义书有108种,属于吠陀时代也是整个奥义书中关键的有11种。普拉萨德博士从这11种奥义书中,选择了9种位于的奥义书英译并注释,形成了现在这部《九种奥义书》。本书的核心内容是论述宇宙与人的本质,探究梵、阿特曼、吉瓦、个我等基本概念,寻求“梵我合一”的最高境界。书中包含众多导师和弟子之间关于梵、宇宙创造的永恒目的,关于人的个体自我之间的关系及其人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目标等主题的哲学讨论和教导,书中还涉及数论哲学和瑜伽哲学等印度思想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