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增订版)
    •   ( 1166 条评论 )
    • 陈方正 /2023-01-0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是一部出色当行的西方科学与科学思想发展史。作者从四五百种古今文献中钩玄提要,建构出一部简明流畅的历史叙事,达到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境界。但本书的成就和价值远不止此,因为作者不仅仅整理出一部西方科学史,而且要以此为阶梯,去探索一个更重大的历史和文化问题,即 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 。但要澄清这一问题,研讨的范围必须从科学史推广到西方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整体。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书在科学史叙事的后面衬托着一层西方哲学史,而且还隐现着一套西方文化史。但本书的深度尚不尽于此,作者笔下写的是西方科学史,心中关怀的却是科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全书的设计和论辩方式也有意无意地针对着 李约瑟问题 而发,作者对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及其他相关论著有着深入理解而且评论得非常中肯。 本书初版

    • ¥129 ¥168 折扣:7.7折
    •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汉译名著本20)
    •   ( 188 条评论 )
    • H.弗洛里斯?科恩 /2022-08-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一部关于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著作,出版后即确立了其经典和权威地位。它如同一部百科全书,系统地考察了自19世纪以来科学史家们关于科学革命的实质和原因的大约60种观点,并对其特点和不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不仅涉及如何解释和看待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科学成就,而且也涉及科学革命根植于哪些哲学、宗教、社会土壤,如何永远改变了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方式,以及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17世纪的西欧而没有发生在古希腊、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等诸多议题,从而大大有助于我们对近代科学的思想、社会和文化起源的理解。本书是科学革命研究者的可读著作,也可供关心现代世界兴起的读者阅读

    • ¥116.6 ¥138 折扣:8.4折
    • 技术治理通论 从哲学层面理解科学革命的结构技术的应用 刘永谋
    •   ( 195 条评论 )
    • 刘永谋 /2023-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刘永谋老师关于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新作。 本书分为4编,共25章。全书从如何理解技术治理、如何选择技术治理、如何调整技术治理、如何控制技术治理四个问题出发,从哲学层面跨学科地切入技治思想研究、技治批评研究、技治实践研究、技治建构研究,详细深入地归纳、提炼、创新了技术治理的诸多基础性问题和观点,以期作为进一步深入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细部研究和操作研究的某种可选择的 脚手架 。全面论述了技术治理的基本原理、技治推进的诸多构想及实践、技术治理的风险以及有限技术治理理论,是当下技术治理理论集大成之作。

    • ¥127.3 ¥158 折扣:8.1折
    •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科学史译丛)
    •   ( 330 条评论 )
    • [荷]H.弗洛里斯·科恩张卜天 译 /2022-04-01/ 商务印书馆
    • 在整个20世纪于西学传播厥功至伟的商务印书馆决定推出《科学史译丛》,继续深化这场虽已持续数百年但还远未结束的西学东渐运动。西方科学史著作汗牛充栋,限于编者对科学史价值的理解,《科学史译丛》的著作遴选会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科学现象置于西方文明的大背景中,从思想史和观念史角度切入,探讨人、神和自然的关系变迁背后折射出的世界观转变以及现代世界观的形成,着力揭示科学所植根的哲学、宗教及文化等思想渊源。 二、注重科学与人类意义和道德价值的关系。在现代以前,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很少脱离对宇宙本性的理解,但后来科学领域与道德、宗教领域逐渐分离。研究这种分离过程如何发生,必将启发对当代各种问题的思考。 三、注重对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在西方历史上,科学技术绝非

    • ¥141.9 ¥168 折扣:8.4折
    • 科学通史:科学的历史与哲学
    •   ( 64 条评论 )
    • ( 美 ) 丹尼尔·J. 麦考恩 ,( 美 ) 霍莉·范德沃尔 /2022-10-01/ 地震出版社
    • 本书讲述了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核心科学领域的科学发展史,涉及亚里士多德、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等伟大科学家及其重要著作和贡献。 本书浓缩了两干多年来人类对自然、世界和自身的思考与思想精华,以主题划分,以时间为轴,通过主题式学习引入系统的规程与实践方法及答案,阐明了西方科学历史和哲学中的思想价值和含义,对任何想更好地理解自然科学起源与历史的读者( 尤其是学生)来说,是理想之作。

    • ¥135.3 ¥188 折扣:7.2折
    • 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
    •   ( 136 条评论 )
    • 刘晓力等 /2022-04-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在追踪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前沿的基础上,首次全面阐述了哲学与认知科学在相伴相生60年的互动发展中形成的“双向挑战效应”。这一判断以争论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的问题域,展现了分析哲学家和现象学家在认知科学的旗帜下的协同共进,必将推进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全书在“审慎的涉身—延展认知”的框架下建构“紧致的心智—认知架构”,面向传统哲学中的意识本体论、感知行动关系、语义学、认识论、伦理学、科学哲学、元哲学的主要问题考察了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锋和互鉴,并回应了未来**“扶手椅”方法论的哲学究竟何为。

    • ¥121.3 ¥168 折扣:7.2折
    • 科技时代的哲学问题及其实践智慧
    •   ( 101 条评论 )
    • 成素梅等 /2022-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科学技术史的发展,揭示了科学技术实践中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规范与社会、文化、经济、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剖析了实在观、因果性、量子纠缠与自由意志、集体意向性、非概念内容、布兰顿的推理主义语义学等问题,阐述了一种可接受的科学观;立足于日常生活转向、道德批判与个性伦理学建构三个视域,揭示了文化哲学的现实意义;从大数据、虚拟现实、人类增强技术、伦理学与文明论的角度,揭示了信息文明的内在意义。

    • ¥108.1 ¥128 折扣:8.4折
    • 预测算法 具身智能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46 条评论 )
    • (英)安迪·克拉克 /2020-09-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物质如何产生感知、思维、梦境和创造力?我们的大脑如何理解思想、理论和概念?所有这些非物质的精神状态,包括意识本身到底植根何处?在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等各学科繁忙的交汇处,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问题的答案正慢慢浮出水面。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安迪。克拉克(Andy Clark)从几个领域入手,揭示了大脑作为预测引擎这一现实——高级生物已经演化成为善于预测传入感知刺激流的复杂装置,这些预测会引发行动,构建我们的世界,并改变我们需要参与和预测之物。克拉克带领我们踏上靠前的发现之旅,描绘了预测加工的循环因果流程和体——环境的自组织结构,展示了一种大胆的、全新的、最前沿的视角。

    • ¥112.8 ¥188 折扣:6折
    • 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八辑)
    •   ( 2 条评论 )
    • 郭贵春 /2023-05-01/ 科学出版社
    • “科学哲学问题研究专辑”作为“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年度专辑形式推出,专辑以具体问题研究为导向,涵盖一般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与数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论题,反映年度科学哲学前沿动态和热点领域研究现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第八辑》是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研究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结集。

    • ¥133.5 ¥158 折扣:8.4折
    • 当代科学哲学文献选读(英汉对照)
    •   ( 60 条评论 )
    • 成素梅,计海庆 /2020-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精选了10篇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方面的译文,大多数已在《哲学分析》杂志刊出,有些是首发中文稿,作者是美国、德国、法国、挪威等国家的知名教授。这组译文在总体上反映了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既有学术性,也有前沿性。前三篇文章主是提供了理解科学的一种新方式;第四、五、六篇是代表了一个新的科学哲学方向:即把科学哲学的研究从过去关注理论转向关注专家以及专家的专长方面的哲学研究;后面四篇文章分别是技术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医学哲学方面的科学哲学应用性文章。

    • ¥108.1 ¥128 折扣:8.4折
    • 认知、模型与表征:一种基于认知哲学的探讨 魏屹东 等 著
    •   ( 2 条评论 )
    • 魏屹东 等 著 /2016-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部分研究了九位认知科学家的认知发展观,包括费泽尔的六个认知规律,丹尼特的反本质主义认知观,乔姆斯基的语言认知思想,奈瑟的认知生态学思想,萨尔蒙的认知因果观,查尔莫斯的认知二维语义学思想,阿姆斯特朗的真之制造的认知思想,戈德曼的社会认识论思想,瓦雷拉的生成认知观及其意义,他们的认知观基本上代表了当代认知科学的主流观点。第二部分探讨了八位认知科学家的认知模型观,包括巴尔斯的基于语境的意识模型,梅勒的时空同构认知模型,巴比奇的计算机器建模的思想与方法,拉考夫的概念隐喻与认知模型观点,塞尔关于机器思维的思想与方法,吉尔的认知表征模型的思想,卡拉瑟斯的心灵本体的建模认识论与方法论,米勒的心理语言学的意义思想与语境论观点,他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探讨了认知的模型。第

    • ¥132.6 ¥198 折扣:6.7折
    • 认知、模型与表征一种基于认知哲学的探讨
    •   ( 115 条评论 )
    • 魏屹东 /2023-0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基于认知哲学,以人物思想为主线,探讨了30位著名任职科学家、认知哲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关于认知、意识、思维、智能、表征等的本体论,认知论与方法论,具体表现为认知发展观、认知模型观和认知表征观,认知发展观包括认知规律、语言认知、生态认知、因果认知、语义认知、社会认知、生成认知、具身认知、延展认知等思想与方法;认知模型观包括语境认知模型、时空同构模型、隐喻模型、知识表征模型、文化认知模型等观点与方法;认知表征观包括潜意识表征、记忆表征、人机交互表征、知觉表征、框架表征、心灵设计等观念与方法。这三部分构成了认知哲学的主要内容。

    • ¥167.3 ¥198 折扣:8.4折
    • 生活在技术迷宫中【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加)威廉姆·H.凡登伯格 尹文娟 陈凡 /2015-04-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在《生活在技术迷宫中》一书中,作者威廉姆·H.凡登伯格系统地分析了一个被加拿大创新基金列入近年二十五个主要创新之内的一个创新项目。本书描述的则是过去二百年间我们携手科学技术的经历,提供了一种改变未来的真实的可能性,而这个未来是与所有生命息息相关的。 威廉姆·H.凡登伯格著的《生活在技术迷宫中》试图对这个世界提出一种有别于过度专业化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活动的理解方式。作者在叙述中提出了两种相互依赖的力量,即“人改变技术”与“技术改变人”。今天的技术已经开始按照自身的形象来塑造人类和自然世界,而避免这一问题持续恶化的出路则是恢复人类主张的先在性。

    • ¥125 ¥286 折扣:4.4折
    • 头上的星空【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钱捷 /2013-12-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归来集(卷一)·头上的星空:康德的与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是研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成果。作者在《归来集(卷一)·头上的星空:康德的与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中将康德思想的形成与其体系的论证和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与发展的背景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基础在当代哲学语境中阐发了康德学说对于一般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归来集(卷一)·头上的星空:康德的与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中的一些论点是独到的,例如对超绝演绎的语义学性质的分析、对康德空间直观概念的当代意义的揭示、关于康德的科学认识模式是溯因推理的断言以及指出了康德“分析/综合”的二分法所存在的问题等,因此值得对康德哲学、科学哲学和一般认识论感兴趣并有志于深入研究的读者参考。

    • ¥157 ¥362 折扣:4.3折
    • 技术哲学 (美)费雷德里克.费雷 著,陈凡,朱春艳 译i 辽宁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美)费雷德里克.费雷 著,陈凡,朱春艳 译i /2015-04-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技术哲学》是费雷德里克·费雷于1988年出版的一部技术哲学著作,书中全面探讨了与技术相关的哲学问题。包括技术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卡尔·米切姆认为本书可以当作技术哲学的简明教材,保罗·杜尔宾在总结美国技术哲学发展时,认为本书在怀特海之后“设计了一种‘有机的’技术哲学”。 费雷德里克·费雷著的《技术哲学》系统阐述了技术哲学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全书从重新界定技术开始反思技术,进而分别阐述了技术与实践智慧、技术与理论智慧、技术与现代存在、伦理学与技术评估、技术与宗教、技术与形而上学等问题。本书被米切姆评价为具有“技术哲学的简明教材”的意义。

    • ¥215 ¥453.37 折扣:4.7折
    • 产业科学技术哲学 (日)吉川弘之 内藤耕 著 王秋菊 陈凡 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日)吉川弘之 内藤耕王秋菊 陈凡 译 /2015-04-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现代人类自身问题的解决,必须创造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针对这一课题,吉川弘之、内藤耕著的《产业科学技术哲学》尝试其目标、战略和方法的角度展开论述,在明确研究领域或社会领域亟待解决之问题的基础上,力图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本书能为研究者、研究管理者以及研究成果使用者等广泛群体提供参考。 吉川弘之、内藤耕著的《产业科学技术哲学》围绕如何创造科学技术知识来满足社会需求这一主题,从目标、战略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在明确研究领域和社会领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力图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来解决问题,并指出这种新的研究方法论与产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和运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该书的翻译出版,将为我国的科技哲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109 ¥265.37 折扣:4.1折
    • 产业科学技术哲学 (日)吉川弘之 内藤耕 著 王秋菊 陈凡 译 辽宁人民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日)吉川弘之 内藤耕王秋菊 陈凡 译 /2015-04-01/ 辽宁人民出版社
    • 现代人类自身问题的解决,必须创造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针对这一课题,吉川弘之、内藤耕著的《产业科学技术哲学》尝试其目标、战略和方法的角度展开论述,在明确研究领域或社会领域亟待解决之问题的基础上,力图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本书能为研究者、研究管理者以及研究成果使用者等广泛群体提供参考。 吉川弘之、内藤耕著的《产业科学技术哲学》围绕如何创造科学技术知识来满足社会需求这一主题,从目标、战略和方法的角度出发,在明确研究领域和社会领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研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力图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来解决问题,并指出这种新的研究方法论与产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和运用有着密切的联系。该书的翻译出版,将为我国的科技哲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109 ¥267.37 折扣:4.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