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历来被视为智慧之书、群经之始、中国文化的源头,功能丰富,变化多端,奇妙高明,古人用一个 神 字表示它真得很厉害。 其实,易经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告诉你:处在什么位置,看到什么现象,应该注意什么事,如此而已。 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人事变化的类型,古圣先贤所累积的宝贵人生经验,透过卦爻辞呈现。当我们遭遇某一类型的问题,便可寻找相应的那一卦,从卦爻辞的提示中,明白自己的处境:如果你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你那样,将来会这样。至于到底该如何做,你自己去选择。经过理性判断与选择的人生,还会犯什么大错呢? 年轻时读易经,后面受用的日子会很长; 年长时读易经,才知道这辈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本书深入探讨了古天文历法的沿革、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之间的渊源等,并对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典故和传说,提出了新的重要诠释。既有旁征博引,又有别具一格的论述方法和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本次增补的 论 三正 之说 部分,涉及古代历法的起源和演变,乃至夏商周三代的历法,对读者从总体上认识阴阳合历的创建和演变过程、西周历法在阴阳合历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什么说《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儒释道共奉的经典? 故宫三殿、清华大学的校训、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名和《易经》有着怎样的关系? 自强不息、物以类聚、正大光明等常用的成语都出自《易经》? 身在职场,我们怎样运用《易经》的智慧与领导、同事相处? 本书凝聚张其成教授四十余年研究《易经》的精华和成果,作者将经义中的阴阳动静、得失吉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平实易懂。*部分系统阐述《易经》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卦爻辞的解读方法等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则详细解读《易经》的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句爻辞,帮助读者懂得知变应变的法则,获得做人、做事的启示。 《易经》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六十四卦,对应着世界和人生的六十四种场景,每个场景对应着不同的阶段。张其成教授侧重于揭示《易经》中蕴藏的中华文明基因,并融合
《周易》作者是谁?其名称是怎么来的?又是何时出现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如何用于*卜?在传统文化中处于何种地位?在现实中有哪些应用?与其他文化领域有何关系?易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来不乏研究者和爱好者。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以150个问答的新颖形式,详细介绍了《周易》的基本知识和现实致用。上编 周易基础 概述了《周易》的作者、问世时代、构成与卦序、象数与义理、*筮法度、解卦依凭等;下编 周易致用 涉及《周易》在历史文化、天文历算、风水建筑、中医养生、修身治国、书画艺术、诗词乐舞以及现代科技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全书提纲挈领、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广大传统文化尤其是易经文化爱好者阅读,可作为《周易》入门书。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以150个问答的新颖形式,详细介绍了《周易》的基本知识和现实致用
《周易参同契》释义一书是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的注释本。《周易参同契》是 道家 最早的系统论述养生的经籍,全书6000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骚体写成的。《周易参同契》意为参悟《周易》和大自然的异同。《周易》的六十四卦以乾、坤、坎、离四卦为纲领,乾坤是门户,坎离轮廓。乾坤好像人的心肾,心肾相交,永远在上下合一地交流。心火和肾水不能直接交融,心火借道肺金与肾水交流,肾水借道肝木与心火交流。心肾和肝肺从位置上像一个十字,但本质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就是自然之光,就是人体的大自然,也是天地的大自然。人是大自然完美的杰作,人体小自然和宇宙大自然之间就是这样契合的。 本书对《周易参同契》这部经典著作的学术体系作了全新的破译和通俗的阐释,为人们了解生
这是一本正本清源的书。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三样东西:精、气、神;养生的本质只是养精、养气、养神。这本"精气神养生"的书提炼了儒、道、佛、医四家数千年的智慧,凝练了张其成教授家学渊源、国学修为和数千场养生讲座的精华,连接着源头活水,走的是养生的正道。本书分为六章,分别为第一章,认识自己;第二章,人之三宝:精、气、神;第三章,养精;第四章,养气;第五章,养神;第六章,推荐精气神养生法。书稿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具体操练方法,适合广大读者修身养生之用。
人处在困境中应该如何突围? 怎么应对现代社会的心理压力?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怎么做到心灵寂然不动? 哪九种品德可以用来战胜困难? 哪三种修为可以让人抵达完美境界?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释,包括《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各分上下篇,一共七种十篇,又称 十翼 。《彖传》《象传》《文言传》三种分散于《易经》六十四卦相应的卦爻辞之后,《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四种为独立篇章。本书即是对《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的逐句详解,并将其中的易学易理及相关背景知识讲解得透彻生动,内容平实而有趣。 张其成教授精研易理四十年,擅长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深奥的易理讲透讲通,将难懂的天道、地道与人道讲得通俗易懂,
本书为古代典籍中术数类阴阳五行属中之一种,包括《郭氏元经》《璇玑经》《阳明按索》《佐元直指》《三白宝海》五部古籍。 《郭氏元经》托名郭璞所著,其门人赵载注,共十卷,九九八十一篇,主要介绍了太岁、月建、年命、禄马贵人、刑害、金神等数十种神煞的用法及趋避,并首立吊替飞宫之说,可谓诸神煞之汇总。 《璇玑经》一卷,署名赵载所著,清代姑苏人顾沧筹(吾庐)作旁注。此书主要对《郭氏元经》进行补充和说明。 《阳明按索》四卷,首一卷,附一卷,元代陈复心编著,其孙陈汉卿补注,清顾沧筹作旁注。此书以图为主,将郭氏的干支神煞以八方九宫之图式逐年逐月标示出来,极便于查找使用。如将《郭氏元经》比作锁,《阳明按索》可谓解其锁之钥。 《佐元直指图解》九卷,首一卷,托名明代刘伯温所著,除增加若干选择神煞外,还
本书是丛书 潘雨廷著作集 中的一种。该丛书是潘雨廷著作的首次集中出版,历经数年,对此前出版过的内容作了全面修订,并增加了几种新整理的内容。经重新组合,共分十三册,每册内容简介如下: *册《周易表解》:本书用表解形式阐释《周易》经传,共分四卷百表,每表辅以解说。卷一: 《说卦》、《序卦》、《杂卦》;卷二: 上经(《彖》上、《象》上);卷三: 下经(《彖》下、《象》下);卷四: 《系辞》、《文言》。本书可以作为理解《周易》经传的入门,是基础读本。 第二册《易学史发微》:《易学史发微》是作者撰写《易学史》中的主题论文汇编。本书从历史的角度综述了从先秦至近代易学典籍和人物的核心思想,勾勒了中华易学象数发展的主要线索,是简明的易学史纲要。 第三册《易学史丛论》:《易学史丛论》收入了从上古至清的易
《全本周易导读本》为 全本经典今读 系列之一,基础知识丰富,事例辅助理解,借助《周易》思想体系和思维架构,分析和解决当下人们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本书从《周易》基础知识介绍开始,对卦、爻、彖、象逐一分析,六十四卦经传详细解读,每个卦都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小标题,除了对经传的白话翻译外,每卦每爻都有结合卦时的解读分析,后面附事例辅助解读。全书例解取材广泛,古今中外的事例皆可入解,可帮助读者加深对卦义、爻义的了解,增加可读性。此外,书中每一爻的解读观点,在易学史上都有相应的文献支持,持之有故,切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本书为广大读者学习《周易》内容、把握《周易》思维、推天道以明人事、立身决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易符和易图作为 易道 的载体与图示,从一个特定的层面展示了中国文化的本体意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认知方法和人文精神。 易学符号和图式就是中国的传统哲学、传统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代表或基础。 本书试图建立易符与各种易图的统一模型,揭示它们之间的同质、同构以及互动、互补的关系,并从历史材料,包括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入手,梳理出易图发展流变的脉络,还原易图真实的本来面貌。然后从逻辑结构、文化功能上对易图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力求公允、公正。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记忆我国古代典籍《周易》,是将超级记忆法原理迁移运用于《周易》卦爻彖象辞记忆的具体方法与途径。根据《周易》六十四卦各卦不同语词特点,选用合适的记忆方法,对各卦卦形、卦辞、爻辞、彖辞、大象辞、小象辞进行记忆方法的全面解读,以帮助读者快速记住各卦卦爻彖象辞。并在精读古代先贤所著易传和近代大儒解读周易大作的基础上,对《周易》卦爻彖象辞进行点校,对重点疑难字词进行注音与注释,以加深记忆印象。
也许你会说,易学与中医多么不相干,一个谈的是象数与义理, 一个谈的是疾病与健康,那么,我要通过这本书告诉你,它们实质上是同一个事物,通向一个共通问题的答案:宇宙的生命,人的生命。 《周易》《黄帝内经》《周易参同契》分别代表的中国哲学、中国医学与中国气功,以其中和、圆融的品质,建构起东方生命科学的花园。在这里,人与天统一,精神与物质统一,心灵与肉体统一。 统一 不等于 同一 ,也不是简单的合一、相应,而是同构、同序。 人的生命是一个异常复杂、难以穷尽的系统。如何去认知生命, 是构成不同生命科学样态的根本原因。生命的本质到底是细胞、蛋白质、DNA,还是气、精、神?东西方的争论始终不曾停止。我想说的是,或许西方生命科学更能揭示生命的物质层面的奥秘,而东方生命哲学则更能揭示生命的精神层面的奥秘,
从数理的视野解读演易新法、易卦新证、易数新知、变卦新解和《序卦》新论,使易学成为当代知识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使得易卦数理在现代科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显得尤为突出。具体包括*章 象数新探,第二章 演易新法,第三章 易卦新证,第四章 易数新知,第五章 变卦新解,第六章 序卦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