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文十九篇,主要是关于明代经世诸儒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书中前三篇为明代思想史研究一般通论、后三篇涉及清初思想。深入讨论真德秀《大学衍义》和丘濬《大学衍义补》,是对经世之学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之后展开湛若水、叶春及、吕坤、项乔诸儒的专题,是论述经世之学从中枢到地方再到乡里展开的具体情况
本书对朱熹生平、思想及其所关联的人物和事迹做了独到和精准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是朱子的思想,包括太极、理、气、格物与修养;二是朱子的活动,如其行政、授徒与著述;三是朱子的交游,与张栻、吕祖谦、陆九渊、陈亮等的往来;四是朱子的道统观念、朱子后继和韩国、日本、欧美的朱子学,朱子与佛教之交涉也有述及。作者出入史籍,辨析精微,视野极为广阔,一代大家朱熹的人生轨迹、思想成果及其相关的文化与社会背景得以全景式展现。该书问世以来,广受世界各国学者好评。
《发生与诠释:儒学形成、发展之主体向度的追寻》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体发生学与主体诠释学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作者选择主体发生学为视角,运用主体发生学与主体诠释学的方法,紧扣秦汉儒学及相关文本资料,以追根溯源的方式展开对儒学进行主体生存向度的系统研究,旨在揭示和阐发儒学在历史上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以及其现代启示。
《华杉讲透论语》作者华杉,综合了朱熹、王阳明、曾国藩等先贤的经典阐释,用409篇轻松畅快的解读文章,带你回到2500年前孔子讲道理、的教学现场,平白如话,亲切有味,读起来毫不费劲。 即使你对文言敬而远之,也完全不了解先秦历史,但只要跟着华杉的解读,《论语》就字字明明白白。华杉钻研《论语》三十年,吃透了贯穿始终的“仁”的价值,融汇了历代注家刘宝楠、朱熹、王阳明、曾国藩对《论语》原意的不同解释。正本清源、深入浅出,把《论语》从春秋传承至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讲得让你豁然开朗。 翻开本书,无比顺畅地逐字逐句读懂《论语》原文,切身体会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人得以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箴言。
《朱熹错了:评朱注四书》分为四部分,依序是针对《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朱注所作的批评辩证。其中《论语》的内容最多,着重指出孔孟的基本观点是“人性向善”。探讨《孟子》部分时,作者分析了一系列与人性有关的概念,也与朱注得出大不相同的结论。《大学》部分中,作者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既与朱注有别,也与王阳明的诠释不同。到了《中庸》部分,作者则像是撰写一份心得报告,因为前面三书确立了儒家的思想基调,至《中庸》已有总结的意味。
慎到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人物,先于韩非子。其思想以法家为主,并杂糅道、名、儒三家。他关于“势”的论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慎子》保存下来的篇章,主要有五篇与七篇两种说法,今所用底本为七篇,曰《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较五篇本多出《知忠》、《君臣》二篇。历目前对《慎子》做注做校者甚夥,许富宏先生在对历代资料全面钩沉爬梳的基础上,写成《慎子集校集注》。该书主体部分由《慎子》原文、集注和集校三部分组成。《慎子》原文以清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为底本,参考采用《群书治要》本、《说郛》本、《百子全书》本等十余种重要的校本及注本。《慎子》七篇之后分别是《慎子逸文》、《慎子逸文存疑》、《历代官私书志著录》、《历代序跋》、《慎子书目》、《慎子生平资
《论语中的名言》一书是从先生的《论语别裁》中精选出来的,共119篇,大都是《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读者可以通过南先生对《论语》名言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解释,轻松喜悦地进入《论语》的境界,深入领会《论语》的真义,对增长处世智慧,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大有裨益。
《、诠评》中《大学》、《中庸》原文以《四库全书·四书章句集注》的《大学》、《中庸》原文为底本,删去朱熹补写《大学》中的一章,参以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的《大学》、《中庸》原文。《、诠评》是作者多年研究“四书”的第三项研究成果。梳理了古今研究《大学》、《中庸》的主要业绩,且精选了汉魏唐宋以至明清、当代研究《大学》、《中庸》的主要观点,力图展现自己的见解。《、诠评》以促进中国传统经典教育推广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宗旨,希望能使普通读者开卷有益,对科研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庸>诠评》的结构是,每章原文后,有译文、诠评和名家点评。名家点评部分,由于汉魏诸家材料稀缺,弥足珍贵,尽量选纳。唐、宋以下不乏有成就的研究者,《、诠评》难以囊括,只能择要选录。
国学不仅是中华人文知识大戏,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推动者,在中华民族日益走向伟大复兴的今天,国学的价值正走向回归。国学热于今而言,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轻松读国学”系列丛书是一部旨在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介绍国学、学习国学的普及读物。国学经典,可谓恢弘壮观、蔚为大观。广大读者在学习了解国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更能增强自己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本书是一部探讨人生哲理的著作,分为性命、存心、伦理等类。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弊病,提出了自己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四书五经》精选“四书五经”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左氏传》等名篇,是中国文学、史学、哲学、政治、经济、教育、伦理、道德、天文地理、艺术科技等各领域精髓的全面再现。对“四书五经”中的每本书均做了详细介绍,为读者迅速了解四书五经的成书背景、作者的思想精华,所选名篇均配以现代人的解读,让读者从中吸取“四书五经”中修身养性、治国齐家、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内容。书中插配了近200张精美图片,有力地提升了该书的阅读性和艺术品位,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