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究竟是什么?它和希伯来有什么区别?、和新教各自的又有什么不同?古代近东文献的发现对解读有何意义?旧约是如何将历史和神话结合在一起的?考古发现以及其他非证据对解读旧约有何帮助?的学者迈克尔?库根以广阔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旧约的方方面面,我们走进旧约——这一集史书、文学作品和典籍于一身的经典之作。
公元二三世纪的印度论师龙树开创了“中观”思想体系,其后可分为中观古学与今学两系。《中论佛护释》为中观古学的思想样本,其于古代唯有藏译,而无汉语译传。 本书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叶少勇副教授对《中论佛护释》所作的汉语译注与研究。导论部分梳理了佛护的中观思想体系,着重指出其与中观今学的不共之处。译文部分基于藏译本和西藏贝叶经梵文残本,以现代汉语译出,同时在脚注中录出《佛护释》引文段落的梵语、巴利语平行文本,并摘译诸家注释对偈颂字词文脉的不同理解。
《何谓密教?:关于密教的定义、修习、符号和历史的诠释与争论》为有关“密教”的一本译文集,共收录文章11篇。这些文章皆为当前国际学术界佛教学者对有关密教这一主题的讨论,分别从密教的定义、修习、符号和历史等不同的角度,对密教这一宗教、历史现象进行了阐述,代表了目前学界对该领域的认知程度和研究水平。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无门关》是宋代禅门高僧——无门慧开从历代禅宗祖师的传记中精心挑选48则公案编辑而成的著作,为了帮助膝下门人修行,与《临济录》《碧岩录》并称为修行书、禅宗基础教科书。目前,《无门关》不仅流传于东亚文化圈,也被翻译成各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n本书是日本禅宗学者西村惠信对《无门关》的解说。为便于初学者理解,作者还亲绘插图,并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进行逐一说明。此外,书中还特地附上标注的《无门关》以供读者参考。此书并不为了介绍禅为何物,而是要让读者在某些时刻豁然开朗。
在这本深入浅出地解读苏格兰启蒙哲学家大卫·休谟(1711-1776)的著作中,格拉斯哥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贝里教授认为,休谟思想的核心是人性的一致性。贝里在书中为读者介绍了若干经典的“休谟式”论题,包括社会制度的演进是追寻自我利益时所产生的一个无意识结果;风俗和习惯在建立正当的行为规则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商业和品质品的辩护等。此书将休谟诠释为一个原创性思想家,即休谟的思想融合了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多个流派。
唐代佛教史籍是唐代僧俗学者为实现弘法护教目的而编撰的佛教史著作,包括传记、经录、地志、纂集等各类文献。流传至今的唐代佛教史籍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不仅是研究佛教史的基本资料,同时对其它各专门史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本文主要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唐代佛教史籍编撰的思想文化背景、流传方式与范围、撰述特征、内容等诸方面进行考察。主要是为了阐释其思想内涵,发掘其史学价值,尤其是其对隋唐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智慧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教条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上帝死了”,“超人”诞生了,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令尼采饱受非难道言论“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便是出自此书。只有深入理解了尼采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