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竟无著梅愚校点的《孔学杂著/禅解儒道丛书》讲述了:在近世佛教思想以及现代中国思想 ,欧阳竟无先生是致力于研究、弘扬奘传唯识学的著名佛教学者。1911年杨文会居士去世后,欧阳接替文会,主持金陵刻经处的佛经校刻事宜;1922年复创立 内学院,节节贯通阿含、般若、瑜伽、涅槃等“佛学四科”。 三十年代以后,竟无先生又本其于内学的心得,回过头来重新解读孔学,因而有“孔子真精神”的提出,以及真孔学的再抉发。欧阳一生所学,可以真佛、真孔两大观念来概括。真佛,诠释内学之实旨;真孔,诠释孔学之本义。
《小说理论》是卢卡奇前马克思主义时期最后一本重要著作。《小说理论》创作于1914-1915年,发表于1916年,原本是未完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的导论部分。如同副标题 关于伟大史诗形式的历史哲学研究 所示,该书主要描写了总体性从古典时代的圆满状态堕落为现时代的分裂状态的过程中,伟大史诗发生了向小说的历史转变,并运用韦伯的理想型方法对小说进行类型学研究,以主人公的心灵与世界的关系为依据,将小说划分为 抽象的理想主义 、 幻灭的浪漫主义 、 一种尝试的综合 《威廉 麦斯特的学徒生涯》 、 托尔斯泰和超越社会生活形式的尝试 和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新小说 。
宋代以来,儒者将“四书”作为“六经”的阶梯,而欲读懂“四书”,则应以《近思录》为开端。《近思录》由朱熹、吕祖谦精心编选北宋大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经典语录,分门别类,详解修身次第,指示入道之方;
为了使世人开卷有益,直接深入佛理精义,《金刚妙义》的主要内容是作者陈志民依据自己的理论修为对《金刚经》所做的注解,作者认为在学习《金刚经》之始,就需要先把自己意识观念里先入为主而据为己有的知与见暂时放在一边,把一切的宗教界限和形式暂时放下,破除“诸法如义”之外的一切表象。
《正确认识佛教》详细记述了佛教的诞生,发展历史及传人中国后的演变,各宗派的高僧大德,各宗派的教义等,解答佛学修炼中的若干问题,如修心、消业、忏悔、回向、修善行等。既系统又浅显明白,为普及佛学基本知识的读物,对修学佛法有的指导性。
本书是一部被西方学者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的很后遗稿。它收集了作者从1914年至1951年关于哲学、历史、科学、教育、心理学、逻辑学、语义学、语言学、伦理学、美学、艺术等问题的评论。这些评论既是维特
《沉思录》写于马可·奥勒留担任罗马帝国皇帝期间,战乱不断、灾难频发的时代环境促使奥勒留经常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全书对富贵名利、社会责任、道德修养、存在与死亡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哲学式思考。字里行间凝聚着智慧、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对于提高个人修养、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类 文化的传承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起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拯救灵魂的作用。
崔峰、李利安编著的《终南高僧/终南山文化丛书》主要收集并选取了从东晋十六国一直到隋唐时代的、曾经在终南山长期驻留或者是英骨留在终南山的高僧。分为草堂译经、避难兴法、盛世宗师、幽谷英魂和异国学僧等五个类型,主要写他们的历史贡献和影响,并且通过有关的故事情节来突出个性。
《东方禅文化(第8辑)》主要内容包括:憨山大师与江西、传开队江西佛教的贡献、略述慧参禅师学修佛法的经历、云居山真如禅寺今昔等。
本书依照少林寺的所作所为之史实,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沿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维度,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中国佛教的教义教理教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中国佛教知识和历史、中国佛教禅宗和少林寺的知识和历史,全方位、多角度地描述鲜为人知的少林寺传承、保护、弘扬、发展和分享少林文化的史实和内幕,客观考证和研究“少林寺”“少林文化”“少林寺现象”“少林寺弘扬少林文化的发展道路”及其重要价值和意义。让社会各界全面、客观地认知少林寺四十年来探索、践行佛教中国化、人间化、现代化、世界化和弘扬少林文化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所作所为的真相和成果。
自从《次第花开》问世以来,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了解希阿荣博堪布,并通过短信、微博、邮件等方式向堪布提出各种在生活及佛法修行上的疑问,希望得到指导。这些问题在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常见疑问,因此我们对这些本自独立的问题进行了编辑和归类。 《透过佛法看世界》包含七个部分,一百八十余个问题,从不同层面、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佛法的基本见解和修行。书中大部分问答为首次公开发表,以前在媒体采访或通过菩提洲网站发表过的部分内容,这次又作了修改和调整,问题是老问题,回答却有新内容。 辑和第二辑主要阐述佛法能带给人们什么利益,如何从佛法的角度看待平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第三辑中,围绕有关轮回、因果、苦、慈悲,则更为具体地介绍了佛教在这些方面的基本观点。 第四辑针对已经开始修持佛法的人进行作答,
《星云禅修》丛书是整理星云大师在电视台播出的“星云说喻”栏目的文章而成。星云大师将七十余年修禅行佛的参悟和身体力行,教世人亲近佛理、通达人生的道理,娓娓叙来。星云大师言语珠玑,用貌似平实却满含机锋的话语点醒世人,看穿心头障业,消却心中燥火,对于修行身心具有入门提点之效。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为名,将“星云说喻”文章整理出版,计10册;201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以《星云说喻》为名,将此套丛书整合为4册推出。本次出版,将“星云说喻”的九百篇佛理文章以佛光寺三修——修身、修口、修意,即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为主题来整理分册,共分为九册,本书《知足心安:星云大师谈修意》,是为“星云谈修意”之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