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史》是一部生动的哲学入门书。作者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40个主题,每个主题用3000字左右的故事,介绍了从 提问的人 苏格拉底到 现代牛虻 彼得 辛格等52位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主要贡献,并由此反映出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与探讨的主要问题,如我们应该怎样生活、上帝是否存在、我们如何认识外部世界、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道德等。书中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充满了哲学家妙趣横生甚至离奇古怪的人生故事,但并没有失去哲学的本质,那就是引导我们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争论、论证和质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每一章的*后一段文字里,引入另一位学说思想与该篇所介绍的哲学家持不同观点或者进一步发展该学说的哲学家,把他们的哲学思想逐一串起来,这样读者就能清楚感受到哲学主题与思辨方式的变化与传
人生的意义,真正的盼望,人应该追求什么价值,道德 最后的根据 是什么,关于世界,我们究竟能确切地知道多少东西 这些让你困惑的根本问题,也曾困扰过孔子、苏格拉底、尼采 康德晚年说,他一生的努力只是为了回答三个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信仰什么?这部书也想提请读者以这三个问题为准绳去考察哲学的历史。书中对公元前两千多年至今的哲学思想做了历史梳理,既有佛教、儒家、道家等东方哲学,也涵括了从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一直到当下的哲学人类学等西方思想。最终你会发现,虽然每个时代的每位思想家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但基本上,他们能做出的回答并不是无限多样的。
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和吴晓明写给年轻人的10堂西方哲学通识课,读懂2000年的西方智慧与文明。 《西方哲学思想讲义》是了解西方哲学的简明读本,以故事的形式,带领读者走进尼采、卢梭、柏拉图等10位伟大思想家的精神世界,在深入了解他们生平经历的同时,感受他们在追寻价值与意义之路上的挫折与坚韧、孤独与慰藉、迷茫与豁然。 哲学不仅仅是高深的思想,更是让你生活变好的方式。打开本书,与西方2000年来蕞优秀的灵魂对话,用哲学的思维提升我们的头脑,用哲学的眼光更加理性地看待世界,充实人生,使自己成为有格局、有魄力、有智慧的自由人。
《西西弗神话》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论集,被人称作是存在主义的封篇之作,它以如诗的语言,提出了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个个命题,即人生存在的荒谬感。加缪在书中一层一层地剥离人生虚幻的外衣,将其荒谬的本质赤裸裸地揭露出来。然而荒谬不是绝望,因为看穿幸福的同时也就看穿了痛苦。对于西西弗来说,地狱死神都算不了什么,他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人类的激情和斗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回到几千年前的奥林匹斯山巅,你会见到滚石上山的西西弗正愉快地唱着歌儿,不知忧烦,不问明天。因此,加缪曾在获奖演说中说他不信神,但他仍然崇拜一个圣徒,仍然要跪在一个圣徒面前祈祷,这个圣徒就是加缪笔下的西西弗。
《古希腊罗马哲学》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是对从米利都学派到晚期希腊哲学派别的哲学家的著作的辑录。每个哲学家之前,先有文献记载,然后是著作残篇或著作选录。这部著作作为哲学教学的原始文献,对中国的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自由主义》认为,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进行探讨时,其初的理论就是以洛克、卢梭和潘恩等人为代表的天赋权利论,或者称之为自然秩序理论。其主要论点是:一个人无法孤立地实现自己的自然权利,他只有同他人签订协议,并为此目的建立政府来保护他在社会里的权利。他在订立契约时为服从共同规则不得不放弃一些权利,而得到的是公民的权利。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代表。政府只能按照社会条件的许可保护人的天赋权利,其他什么都不能做。书中提出的第二种自由主义理论就是边沁的 *快乐原则 。这个原则认为它是一个行为、一个机构或一项社会制度的的和的原则。大的愉快胜于小的愉快,不含痛苦的愉快胜于包含痛苦的愉快。痛苦可看做负数量的愉快。因此,它要求每个人必须作为一人来计算受影响的个人的数目。
这是一本深度解析古希腊哲学巨匠苏格拉底思想精髓的书,精心汇集了《申辩篇》《斐多篇》和《普罗塔戈拉篇》三部经典对话录。通过苏格拉底与不同人物的深刻对话,本书全面展现了其对正义、知识、美德、死亡以及真理的不懈探索与深刻洞见,引领读者感受智慧的启迪,思考生命的真谛。
本书为马舍雷对斯宾诺莎哲学话语研究的力作,不仅就斯宾诺莎本人的哲学基本结构进行了明白、确切的解析,更为重要的是,探究了霍布斯、帕斯卡尔、孔狄亚克、黑格尔、弗洛伊德、海德格尔、阿多诺、福柯、德勒兹和奈格里等 节点 式大哲学家们同斯宾诺莎理论难题性的内在关系,堪称一部以斯宾诺莎为中心的思想史,对当代重启对斯宾诺莎哲学唯物主义的思考意义重大。
《政治家》是柏拉图后期的一篇重要对话录,主题是统治的艺术,对德性和谐思想的阐述为其一大特色。在本篇对话中,柏拉图试图寻找真正的政治家的定义,以便将优秀的政治家那些拙劣的统治者区别开,在发现真正的统治家的同时,柏拉图也展示了一条可行的治国之道,即通过将诸种美德,和谐地 编织 在一起,实现一种政治上的和谐,从而实现全体公民的幸福。柏拉图的德性和谐思想受毕达哥拉思、巴门尼德、苏格拉底的影响,但主要是奠基于他的理念学说之上;德性和谐的要义在于 编织 ,基点在于理性。
伊曼努尔 康德,1724年出生于普鲁士的柯尼斯堡。1740年进入阿尔伯特大学学习神学和哲学。1748 1754年在东普鲁士的乡村当了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1755年秋获得阿尔伯特大学哲学系编外讲师资格,1770年秋被正式任命为柯尼斯堡大学教授。1804年在柯尼斯堡逝世。康德一生过着学者式的生活,平静而规律,但其思想的形成异常复杂。他经历过形而上学学派的熏陶,潜心钻研过休谟深邃的哲学论述,热衷于卢梭的自然崇拜和牛顿的自然哲学;也从英国文学、法国启蒙运动中得到共鸣。他以渊博的知识和令人折服的智慧书写了横跨理论、实践、审美三大理论体系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深深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曼弗雷德 盖尔通过书信、他人著作,勾勒出了康德的传奇人生和精神世界。在这部通
伯林在书中系统地阐释了19世纪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和思想状况,他撷取这一时期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赫尔岑、巴枯宁、别林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深入分析他们秉持的观念及其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并且进一步探究了俄罗斯民族作为一个群体所具备的思想特征。全书论述纵横捭阖,既有对思想巨匠的细腻刻画,也有对历史脉络的宏观把握,揭示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异常重要的思想跃动期。
多米尼克 拉波特著的《屎的历史》写于68年5月风暴后的巴黎,与后现代思想家福柯、德勒兹、加塔利、利奥塔的著作齐名。 《屎的历史(当代法国思想文化译丛)》试图从根本上重新定义辩证思想和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揭穿了所有人文主义神话学关于文明之伟大的神话,杂糅了理论、政治、性、愉悦、实验和幽默,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理论写作的野性和冒险。
伯特兰 罗素的《西方的智慧》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示了西方哲学的演变过程,并对其精髓进行了深刻剖析。 从古希腊到20世纪,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笛卡尔、洛克、休谟、康德,再到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罗素系统梳理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指出古希腊哲学家们所关注的问题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为人类的思维方式提供了经典范式。 罗素以其清晰严谨的风格,将复杂的哲学概念和辩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出来,使得哲学对于非专业的普通读者也变得可接近。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获得对西方哲学的内核有基本了解,并认识到哲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罗素认为,理性与批判性思维是哲学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这本书不仅是了解西方思想的窗口,更是理解和借鉴西方智慧以应对现
既然上帝存在,为什么人和动物还会遭遇痛苦?无论你持有什么样的人性哲学,当你经受痛苦时,你的人生哲学必将经受考验。C.S.路易斯用饱含同情的笔触和丰富的洞见解开了这个谜题。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充满了希望、智慧和对人性的真实认识。
本书为两个部分,部分, 一位大师,两次相遇 将展现一系列个人化的反思,两位作者分别根据彼此对拉康的认识,讨论了拉康生前的政治和哲学立场。第二部分, 对无序的思考 将通过讨论与拉康思想进展为相关的层面,而对当代所有的宗派主义――包括共同体的理想、蒙昧主义、对愚昧的推崇――进行一次批判,因为它们不仅在精神分析领域而且在政治领域导致了对思想的贬低。本书对拉康基本思想所进行的梳理,尤其结合前者对当下社会政治问题所进行的思考,对于反思精神分析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本书为齐泽克纪念黑格尔诞辰250周年而作,其取径方式颇为独特。正如书的标题《连线大脑里的黑格尔》所示,齐泽克以黑格尔的哲学之 眼 来反思连线大脑,对于人的精神过程直接与数码机器相联通这一设想展开哲学分析。他探究了连线大脑效果与正在崛起的奇点概念,并在连线大脑如何影响人的经验这一问题与人类个体的自由地位问题之间往复考察,直面了下述难题:如果机器可以解读、实施、传播我们的思想,那么人类精神、主体性以及 生而为人 的真正本质将面临何种挑战。最终,齐泽克使黑格尔的思想与我们当下正在展开而前景未明的世界建立了紧密的关联,展示出为何黑格尔比起其他一些理论家来说是更为有趣而深刻并且值得信赖,为何21世纪必将是属于黑格尔的世纪。
《自我技术:福柯文选Ⅲ》结集的文章主题是自我技术,自我技术决定了个人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动的伦理主体。对古代人而言,这意味着:人们是怎样改变自我的?改变自我的目的、技术、影响何在?对自我技术和自我文化变迁的考察,构成了福柯晚年思考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塑造了晚期福柯一种典雅的语言风格。
《卿卿如晤》是一篇悼亡手记,这是路易斯在痛失爱妻之际,在那些 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午夜 里写下的文字。《路易斯著作系列:卿卿如晤(精装修订版)》自问世以来,即以其灵性而细腻的语言、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成为治疗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 恩典良药 。
在尼采的所有著作中,《尼采注疏集:道德的谱系》(1887年)可能是难懂也非常具有创造性的。 《尼采注疏集:道德的谱系》的主旨并不在于探问道德的未来,而是探问道德的过去,道德的来源与历史,即那依然笼罩在黑暗之中,或者至少是向黑暗深处延伸的来源与历史。《尼采注疏集:道德的谱系》为道德制定了一个家谱,而其副标题 一篇论战檄文 则暗示着,尼采将在这里探讨一些颇具挑衅性的东西,读者很快就会知道,被我们今天视作高贵正派的那些价值却有着粗俗鄙陋的起源,而善与恶则有着非常可疑的祖先。
长青哲学 是西方神秘学中深具东方色彩的一支,致力于 合一认识本原 ,在二战后备受关注,对心理学、宗教学影响深远,楼宇烈先生谓其乃 一种贯穿东西古今、永葆青春与活力的学问 。国内目前尚少学者介绍和关注。 本书重点介绍了长青哲学的源流、宗旨、特质和意义,以长青哲学对宗教的解读为主线,以《长青哲学》一书为中心文本,探究长青哲学这一传统看待世界宗教的视角和解读宗教文献的方法,尝试在一个较大的坐标系里探讨佛教、道家、伊斯兰教苏菲派、印度吠檀多学派、基督教神秘主义等灵性思想,在长青哲学主题之下形成各宗教圣贤间的对话,并借此思索宇宙实相与生命意义
是什么使得权力或强力成为道德上对的 是2000多年来政治哲学不断追问的问题。 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结合汉娜 阿伦特、约翰 西蒙斯、哈贝马斯及罗尔斯的观点,作者首先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区分了正当性与证成性:正当性是一种 回溯性 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谱系,也就是从 发生的进路 去评价权力;而作为 前瞻性 概念的证成性,关注的是权力的效用和达成的目的,也即从 目的的进路 去评价权力,确立了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从政治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区分出发,作者进一步在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概念地图:国家正当性与公民的政治义务具有概念上的关联性,而国家证成性则与公民的政治责任相关联。 由此,通过对概念关系的梳理标定了正当性在当代政治哲学概念地图上的位置,利于廓清被语言迷雾遮蔽的现实,帮助
《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 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存在与时间》一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同时抛弃了近代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研究中以认识为起点的方法。海德格尔哲学是从人的存在 此在入手,在对 存在 的追问中达到存在的意义的澄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奠基的存在哲学无论在研究宗旨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意味着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