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亦称《五千言》,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的开山之作,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道经》,下篇为《德经》。《道经》讲述的是宇宙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奥妙。《德经》讲述的是处世方略。道出了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长生久世之道。
《图解王阳明心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及其重要启示与深远影响。在如今这样一个生活日趋繁杂纷乱、心灵日趋疲惫不堪的时代,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领略王阳明心学智慧的精髓,开启与生俱来的正能量,走出心灵的黑暗与迷茫,获得成功
《鬼谷子》是一部集纵横家、兵家、道家、仙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理论著作。本书对原作做了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皆附有提要以解析、导读,并精选了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案例,涵盖管理、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逐篇阐释、解读,用精彩纷呈的故事呈现鬼谷子的智慧谋略。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本书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城市学院哲学教授卢 马里诺夫先生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第五本哲学践行著作。主要阐述如何利用老子的智慧,帮助人们面对当代生活的挑战,提高生命质量。本书将老子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是作者作为哲学咨询师或导师从个案和观察中精心选取的。作者凭借其对亚洲思想和哲学的广博知识和深刻洞察,探讨了自我、幸福与平和等主题,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案例阐释了《道德经》这部道家经典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本书作者卢 马里诺夫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哲学践行、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佛教、全球伦理、决策论、科学哲学等。他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哲学研究深透,青年时期曾学习中国功夫和中医药。本书的第一译者张华副教授与合译者郑连忠博士是《道德经》的忠实读者。两位译者的翻译能力为业内认可。本书
轮扁制轮: 道 不可言说 齐国的制轮高手轮扁有一次和齐桓公分享自己的制轮心得,他说: 我做的轮子非常好。可每当我把诀窍说给儿子听时,他要么感觉我说得很浅,要么感觉我未说全。哪怕我每次说的是同样的心得,都和前一次有差别。后来我明白了,真正的心得是无法说出来的。 道 也一样,一旦形成文字和言语,就会产生谬误和偏差。 推恩令: 无为 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避免采取有敌意的行为 推恩令的内容很简单:将原本只能由诸侯嫡长子继承的封地,分给诸侯的所有孩子。久而久之,封地被切割,大诸侯变成了小诸侯,大诸侯的威胁消解于无形。这就是 无为 避免采取让对方感觉到有敌意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问题。
《中国哲学十五讲》选择中国古代十五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对他们的哲学体系做了整体性的阐发和揭示。作者从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出发,明确其概念内涵及问题的具体指涉,呈现出其思想展开的固有脉络和结构。作者对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哲学家的思想路径的深入挖掘,以及对隐藏在基本哲学洞见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强调,对于我们 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是 启发的。
曾国藩(1811 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中兴*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太平天国运动时,在家守制的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善于识人用人,坚毅不屈,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晚年倡导洋务运动,建造兵器厂、轮船厂、翻译馆,筹划学童留洋,是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 曾国藩恪守理学,严于修身,被人推崇为千古*完人,但因镇压太平天国和处理天津教案饱受非议。 著名作家及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先生从曾国藩存世的两千多道奏折中,选出其中*为精粹的四十七篇来加以述说议论。系到该折产生的背景、上折人
《佛家名相通释》作于一九三六年夏秋间,次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组出版,本书即据该版本点校。《佛家名相通释》以 的各相为条目,以佛学的整体次第为纲领,从唯识学的角度阐发大乘佛学的体系;按照佛学传统疏释名词概念,探究其间的有机关联,又时加按语,用自己的哲学观点阐明佛学的玄奥,使之明白易晓。 这是一本学习佛学的极好入门书,也是一部系统的简明佛学词典,亦为了解熊十力哲学思想的 之书。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文化巨匠。弘扬朱子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朱子文化简明读本》一书即是在此背景下编写的。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即 朱子生平及影响 朱子的为政之道与教育思想 朱子理学基础、遗存及经典选读 ,及相关 附录 内容。上编重点介绍了朱子的生平经历、朱子对儒学的传承与创新及朱子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与影响。中编重点介绍了朱子的政治理念、政治实践及教育思想。下编重点介绍了朱子的理学基础、文化遗存,并附有朱子经典著作选编。 附录 部分则包含 朱子年谱简编 朱子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示意图 朱子对儒学的继承与创新 朱子思想学说诠释表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