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全集》以 有闻必录 为原则,汇编了唐代密宗大师、著名佛经翻译家不空(705 774)以及托名不空的全部译经、撰述,以《中华大藏经》(依据《赵城金藏》广胜寺本和《高丽藏》再刻本影印)为底本,所缺经目依《大正藏》、《卍续藏》及敦煌写本、房山石经等补齐,参照各本大藏经校勘记订正文字,并对全文加以标点,为不空著述的first完整点校整理本。书后附录有不空传记、年谱等重要文献。
金陵刻经处所刻印的佛教典籍,在业内被称为 金陵本 ;欧阳竟无大师领导支那内学院师生,再从大藏中选出各类*重要的典籍,并广为收集不同的版本,进行了精湛的校勘整理,编为《藏要》,特被称为 藏要本 。 唯识学丛书 第五辑将主要影印出版《藏要》中的唯识典籍,个别没有 藏要本 的则用 金陵本 。 唯识学所宗 论 有 一本十支 之说, 一本 即《瑜伽师地论》, 十支 有二说,今取其中之一:一、《摄大乘论本》,二、《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三、《显扬圣教论》,四、《大乘庄严经论》,五、《辩中边论》,六《唯识二十论》,七、《大乘五蕴论》,八、《大乘百法明门论》,九《唯识三十论》,十、《分别瑜伽论》(未译)。其中,第十部论乃弥勒菩萨造,但未汉译;前三部论皆为无著菩萨造,故合刊名为《唯识十支论 无著卷》。《大乘庄严经论》
《星云法语(套装共10册)》是星云大师经年累月云水行脚,在各地的佛光会弘法、讲说,断断续续撰写《星云法语》,偶有重复,已不复完全记忆。此套书共有十集,分别为:精进、正信、广学、智慧、自学、正见、真理、禅心、利他、慈悲。这套书在《人间福报》发表的时候,每篇以四点、六点,甚至八点阐述各种意见,便于记忆,也便于讲说,有学校取之作为教材。尤其是星云大师的弟子、学子在各处弘法,用它作为讲义,都说是得心应手。
《禅者的初心》 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 铃木俊隆禅师用很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阐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实现禅心。本书指导人们如何修行,说明何谓禅生活,禅修是以何种态度和了解为前提的,并且鼓励读者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 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执著,了解万物莫不处于生灭流转之中。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心。 《禅者的初心2》 铃木俊隆禅师演讲辑录《禅者的初心》,使禅师的语汇 初心 一辞变得通俗普及。三十年后,禅师的弟子及畅销书作者爱德华 艾思比 布朗从他的演讲中编辑
系列介绍: 宗教学关键词 系列旨在通过对宗教学理论基本范畴的辨析,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石。系列中每册介绍一个理论范畴,具体包括此范畴的基本内容、起源、发展历程,相关的代表人物、学派及其主要观点,以及相关的学科分支和研究现状,包括未来的研究拓展方向等,并附有与此范畴相关的重要的中外参考文献。 本系列第一辑共七册,包括《宗教宽容》、《宗教组织》、《宗教心理学》、《宗教经济学》、《洁净与污染》、《中华祭祀礼仪》、《宗教霸权》。 分册介绍: 第一册《宗教宽容》 宗教宽容 主要是从历史发展中产生的概念。在本书中,作者结合了发展的史实,以及洛克、密尔、马丁 路德等人的思想,对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发展历程和现实困境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了论述,清晰简明地介绍了围绕这一概念产
《密释纳》共分6部,第1部 种子 为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犹太教贤哲们对农产品的宗教捐税缴纳问题的律法讨论,包括田角捐、举祭、两种什一税、初熟贡等。它还探讨了与农业相关的其他律法问题,包括生产中的禁混种问题、七年休耕问题、果树的三年未净问题等。此外,《祝祷》卷讨论了与日常祷告相关的律法问题,是书中与农业无关的卷帙,也是到《塔木德》时代仍然有现实意义的卷帙,因此也是在《巴比伦塔木德》中有《革玛拉》诠释的卷帙。第2部 节期 记录了《密释纳》犹太教贤哲们对几乎所有犹太教主要节期,包括安息日、逾越节、岁首、赎罪日等的讨论,主要内容是有关节期活动的律法规则。由于犹太教 时间的宗教 的特性,因此该部在拉比犹太教经典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1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迎来120岁的生日。120年前,商务印书馆前贤怀揣文化救国的理想,抱持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的使命,立足本土,放眼寰宇,以出版为津梁,沟通中西,为中国、为世界提供最富智慧的思想文化成果。无论世事白云苍狗,潮流左右激荡,甚至战火硝烟弥漫,始终践行学术报国之志,无改初心。
本书分三个部分:导论、部分和第二部分。在导论部分,费尔巴哈主要概论了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认为人是他思考的对象,并将宗教归结为对无限的认识;在部分,费尔巴哈论述宗教的人本学本质,他认为宗教是 真正的或人类学的本质 ,上帝作为 理解的存在 、 道德的存在或法律 、作为 爱 等方面,都是为了适应人类的本性的各种不同的需要;在第二部分,费尔巴哈分析并批判了 宗教之虚伪的或神学的本质 ,认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一个幻象,批驳了黑格尔思辨哲学关于基督教的观点,他认为黑格尔的哲学是伪宗教的,并提出一种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星云大师演讲集(套装共8册)》汇集了星云大师弘扬实践人间佛教思想的大成,为大师历年的演讲内容,全套共8册,依内容性质分为:《佛光与教团》、《人生与社会》、《佛教与生活》、《佛教与青年》、《人间与实践》、《佛法与义理篇》、《禅学与净土》、《宗教与体验》。人间与五欲六尘、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如何才能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与和平?可从大师这一套弘法的智慧典籍里去探究,了解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生活禅纲要》是以当代禅门巨匠、生活禅创导者、人间佛教的重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净慧长老的生活禅理念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禅宗的圆顿见地与信念为核心,契理契机地将生活与修行、出世与入世、宗门与教下、自利与利他融摄为一体,承继了中国汉传佛教的 以禅为心,以律为行,以净为归 的历史格局。 全书追本溯源,以通俗流畅的现代语言,对生活禅的方方面面做了详切明了的论述,可谓对整个汉传佛学精华的总持及现代阐释,是一部全面系统的生活禅教材。该书初版于2023年10月甫一出版,即得到读者关注,销量过万。同时,作者通读全书时发现一些可提升改进的内容,也收到读者对图书内容和文字的意见建议。此次修订,是编委会针对初版存在的部分文字校对、义理表述方面的问题和不足,结合读者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后的版本。
本书立 德 为旨,以《正德性》《正乾坤》《正君子》《化天下》四册为结构,集(本体卷、命体卷、法序卷、序德卷、志德卷、身德卷、明德卷、感德卷、养德卷、化德卷)十卷之力,从 德 在本体、道性、法序、经世、证悟五位一体的本原性原理来构建 德 系统,以健全的外、身、内证德体系,立德位治则,载德学思想,既立德学解易(从道之体全德之性、从象之宗溯理之源、从法之序正易之用),又统纪诸家归德并总御群方宗性;既有小乘身德之成,又有大乘位德之全,更有大小乘贯通的性命双证之道,实乃集周易大成又开创德学的典范之作。
《会与进入中国史》为有名传教士利玛窦 墨特里尼一行来中国传教过程中所见、所闻的记录手稿翻译译著。利玛窦是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靠前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为西学东渐及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影响。 《会与进入中国史》记录了利玛窦从准备进入中国直至其在中国去世前的所见所闻。此前中华书局曾以《中国札记》为名出版。本书相比《中国札记》的优越性在于使用底本为意大利文原版,经过译者和审校者的精心译制,力求以很接近利玛窦原著的方式将那段历史呈现给读者。
从公元5世纪北朝早期写本《妙法莲华经》,到国家珍贵古籍晚唐五代刻本《妙法莲华经》;从曾经跻身日本重要美术品之列的敦煌初唐写本《维摩诘所说经》,到鼎鼎大名的五代后晋曹元忠刻《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像》 一册在手,如入晋唐法书门径,如沐敦煌千年春风。 《伍伦经眼古经图录》此次刊布的二十余件摄人心魄的晋唐写、刻经精品,时间涵盖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吐蕃统治河西时期、归义军时期,均是目前中国艺术品市场上流通的高古写、刻经铭心之作,从文物、文献、学术、艺术价值上堪补国内外馆藏敦煌写经、早期刻经之遗。 《伍伦经眼古经图录》所收内容全部采用高清数位图片,每件作品都做全卷的完整展示,超清原大原色彩印,纤毫毕现,完整且客观地反映了这些传世绝品的真实状态,便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书法爱好者各取所需。
本书是一部学术专著,以陀罗尼密教经典为主题,全面、系统论述佛教三大教派之一密教的原始形态 陀罗尼密教的经典及其教义思想,其中导论介绍密教经典,第一章概论陀罗尼,第二、三章专题研究陀罗尼字门与句门,第四章专题研究大乘经陀罗尼品,第五、六章专题研究密教陀罗尼契经与咒经。陀罗尼密教是大乘与密乘共有,故称原始密教,相对于后来以仪轨为主的密教而言。这一领域国内涉足者较少,本书基于汉译文佛教经典在大乘和早期密教方面的权威性,首次全面、系统研究陀罗尼密教及其经典和教义,建立了关于陀罗尼密教的系统学说,由此填补了早期密教研究的空白,也使密教研究得以呈现其完整的面貌。
本书的内容是1848年12月到1849年3月费尔巴哈在海德堡做的演讲,在这些演讲里,费尔巴哈继续发挥其在《宗教的本质》一书中的思想,认为是人创造了上帝,而非上帝创造了人,上帝不过是人的不同需要的体现,神学则是人内在情感和观念的展现。在费尔巴哈看来,所有的神学都是人类学,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上帝终将消失,因此哲学应当努力从神学和思辨的理性主义转向健全的人类学。在本书中,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和自然哲学思想达到成熟,其自然哲学的宗教观对鲍威尔和马克思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世界从何而来?人类如何诞生,死后又将去往何处?古往今来的每一种文明对此都有自己的见解。本书选取了全球经典的25种创世传说,并用手绘的形式将想象的世界画了出来。在每一幅宇宙解剖图中,插画家力图立体呈现各个世界的形态和细节,大到宇宙的结构、大地的方位、天空的层次,小到冥界的位置、地狱的入口等。通过图像的语言,这些世界不再是缥缈的设想,而有了具体的形态 漂浮在虚空中的蛋,立在海中的莲花,层层叠起的蒙古包,巨大的人脑,还有的像洋葱、椰子、南瓜 北欧神话中的神域阿斯加德,希腊神话中的冥府哈迪斯,中国古人心中的黄泉,印度教中的须弥山,等等,各种耳熟能详的神话 地标 在世界中的位置,也变得一目了然。本书由科技记者与插画家联手创作,前者以轻松有趣的语言讲述创世神话,后者则用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