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丹格言:绘图本:藏汉对照》全书共125首诗,内容都是辨别“智者与愚人”的论述,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总的方面论述智者和愚人的区别。第二部分是详论,约占全书的百分之九。有提倡刻苦学习,反对懒惰的;有颂扬团结,反对分裂的;有主张洁身自好,反对贪恋钱财的;有赞美谦虚,批评自满的;有提倡观察思考,反对盲从听信的;有颂扬临危不惧,贬斥怯懦退缩的。第三部分为总结性的内容。
《水木格言》是藏族格言诗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又译为《水树格言》《水木论》。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以“水”做比喻,含139首格言。另一部分以“树”做比喻,含100首格言。写法上采用四行一段的民歌体,两句为喻,两句指实,它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民间典故、谚语等媒介,运用丰富的比喻、推理方法来叙述社会生活中的宗教观念、道德规范,以及修行方法等,来解答人们的困惑。
本书探讨和论述心理学和宗教学中关于宗教心理行为的解说与干预。宗教形态的心理学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科学的含义,即科学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宗教心理的研究。这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是宗教的含义,即宗教传统中的宗教心理学,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式和教义对人的心理行为的说明、解释和干预。世界宗教传统中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宗教,中国文化传统中有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大流派。无论哪一种宗教和派别,都关注人类心灵的性质、构成、功能和活动,都有对人类心灵生活和心理行为的系统阐述与干预。宗教形态的心理学考察宗教活动的心理性质、宗教信仰的心理起因、宗教崇拜的心理功能、宗教皈依的心理过程、宗教意识的产生发展、宗教心理的教养培育、皈依的心理转换和改变、信仰
莲花生大师为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开山祖师,8世纪的有名佛学家、宗教实践家。在众多来到西藏弘传佛法的外籍僧人中,他是最富于传奇色彩的一位。莲花生大师在西藏弘法时留下许多佛学论著,比如《西藏度亡经》、《无染觉性直观自行解脱之道》、《直指觉性赤见自解》等。这些古老的珍贵教法不仅对后世藏传佛教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且对整日忙碌、身心困重、被烦恼煎迫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不可小视的启发作用。本书将莲花生大师的生平故事贯穿文中,不仅再现了一代佛学大师的传奇经历,而且更重要的是,将莲花生大师的佛学智慧呈现于世人面前,告诉人们如何对治心上的烦恼,怎样认识我们的那颗心、如何用正向的心念转变自身所经受的苦痛。
本文为一部有关塔尔寺概貌式的简明读物,主要介绍创建塔尔寺、建立僧伽、历任法台和各个佛殿的情况,以及寺内珍藏的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珍贵文献典籍。
本书是继《人如何改变》(提姆·连恩、保罗·区普合著)之后,“辅导”系列的第二本书。保罗·区普在书中指出,“在许多基督徒的生命中,并没有真正给基督留下位置,他们的信仰不在基督本身,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去过属世的生活。”他邀请每位天路客走出自我小王国,与他一同进入更大的国度! 原则告诉我们,人受造是为了荣耀神。保罗·区普勉励大家要有远见,看穿个人成就及物质主义的欺骗性,寻求更大的目标,活出神的荣耀,在这个伤痛破碎的世界,发挥出永恒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