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布日著的《元朝之后的蒙古汗国》为反映蒙古历史的专著,是《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七。分为四章,用平实通俗的语言系统介绍了北元、西伯利亚汗国、乌兹别克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的历史,阐述了元朝之后这些汗国汗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蒙古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书稿可读性强,描写细腻生动,便于普通读者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蒙古民族历史。
《游牧社会史与蒙古史研究》是一本译文集,收入汉译国外蒙古学者撰写的有关游牧社会史和蒙古史论文14篇 。这批论文短则几千字,长则数万字,分别由苏联、蒙古、波兰著名蒙古学者撰写。论文作者集中论述了游牧社会史领域若干重要问题,如:有关游牧社会的发展规律问题,有关游牧社会的经济史问题;从各个侧面论述了蒙古史领域的若干有关问题,如:有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过程问题,有关蒙古人在征服诸国期间与西藏的关系问题,有关土尔扈特人东归经过问题,有关蒙古史的亚美尼亚文史料记载和俄文档案材料问题,有关中世纪后期蒙古史籍的结构特点以及某些史籍的版本流传问题,有关蒙古国学者对蒙古中世纪史和近现代史的研究情况及其观点问题,等等。其中,苏联著名蒙古学家鲍?雅?符拉基米尔佐夫的重要论文《“五部喀尔喀”(Tabun otog Xa?χa
全书以编年体上溯蒙古部落的崛起及成吉思汗王统的起源,并与额讷特克、吐蕃特诸王世系联系到一起,下述蒙古、元、北元至清初蒙古的历史文化及佛教传播,历述蒙古、元、北元数代蒙古各可汗的史记,其中有关北元朝蒙古部封建主纷争的内容占全书之半。书中对北元朝达延可汗巴图蒙克及阿拉坦汗时期政治、经济、宗教以及领地划分、各部战争和诸可汗世次、名号、生卒年及人地诸名、职官等的叙述在所有蒙古文史籍中最为详细。此书还收录了很多蒙古族民间传说、诗歌及藏、梵、汉、满等语言资料。
班布日著的《元朝之后的蒙古汗国》为反映蒙古历史的专著,是《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之七。分为四章,用平实通俗的语言系统介绍了北元、西伯利亚汗国、乌兹别克汗国和帖木儿帝国的历史,阐述了元朝之后这些汗国汗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蒙古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书稿可读性强,描写细腻生动,便于普通读者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蒙古民族历史。
相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轫于春秋战国,至清末民国,各种相术流派层出不穷,不断发展完善。《柳庄神相》集前代相术之大成,提出许多前人未发现的独到见解,极大地丰富了相学知识,完善了相学理论,最难得的是开创了女性相术研究的先河,而且十分灵验。堪称是与《麻衣神相》双峰并峙的开山之作。此书以民国上海江东书局出版的《柳庄神相》为版本,以科学的态度重新完善诠释,是相学研究爱好者不可不看的一部经典之作。
本书作为“蒙古国文学经典译丛”之一,计划从蒙古国著名诗人达·乌日央海近期新出版的十卷本作品选《树木》《永恒之因》《面对微笑一般陈旧的人生》《醒》《一生死过多回》《我的生活,是鸟儿》《秋天饮马》等书中选出100首左右诗作进行翻译。达·乌日央海毕业于莫斯科高尔基文学院,蒙古国作家协会奖诗人、曾多次夺冠蒙古国“水晶杯”诗歌大赛。2017年获得亚洲文学奖。著有《致人们》、《冬天的鸟》等诗集、《相逢,诀别》等长篇小说,共有千余部作品。译者将以更贴近原作的诗歌语言将达·乌日央海的经典诗作呈现给广大的汉语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