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未来艺术丛书》是20世纪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海德格尔的后期代表作品之一。它在当代学术界享誉甚高,业已被视为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著作。如其中的篇《艺术作品的本源》,原为海德格尔在1935年至1936年间所做的几次演讲,当时即激起了听众的狂热的兴趣——此事后被德国当代解释学哲学大师伽达默尔描写为“轰动一时的哲学事件”。书中诸篇也各有特色,均为厚重之作。若要了解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这本《林中路/未来艺术丛书》是不可不读的。
江味农居士一生修持金刚经,极有心得,在蒋维乔的邀请下,讲解《金刚经》,留下未完成的遗著,经弟子周清圆整理形成《归元文库:金刚经讲义》。作者对《金刚经》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讲解,同时贯穿佛教的历史、制度和基本理论。特别是作者从信解行证四个方面疏通金刚经(信,就是相信佛法;解,就是理解佛法;行,就是实修佛法;证,就是证悟道果),在《归元文库:金刚经讲义》中处处揭示了《金刚经》指示的实修的方法。我们读本书不仅能够理解《金刚经》,而且还能找到真切实用的修学方法,对学习佛经和修身都会大有裨益。 《归元文库:金刚经讲义》曾有较多的科判的内容,因不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惯,此次出版做了删除,只是在会影响文意的地方做了保留,且做了相关说明。本书是讲解《金刚经》的经典之作,内容最为丰赡。看本书不仅对
《心之道》是一本西方人写的东方哲学类著作。作者针对现代人面对的危机,即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从东方禅学思想的角度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答。他指出这个问题本身包含着它的解答——人们恰恰应该接受生活中充满痛苦与不安全感的事实,而不应该拒绝和逃避它们。为了有一个充实的人生,人们应该拥抱现在,活在当下。
《汉译文库:心灵、自我和社会》中阐述了很多有关心灵的理论,是米德哲学思想的集大成,并且,在理论的阐述过程中,作者还由此对社会和人生的一些问题发表了高见。
《柏拉图文集(精)/博雅经典阅读文丛》中收录柏拉图的对话无疑是希腊文化留下的瑰宝。它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西方哲学早的,也是两干多年来影响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而且在文学史上也是极其优美的杰作,尤其是在他的早中期对话中,既充满了机智幽默的谈话,又穿插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和寓言。他的对话可以与希腊古代的史诗、的悲剧和喜剧媲美,是世界上不朽的文学名著。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哲学使人深刻。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世界本质及其存在、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一切具体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根基。哲学是教人如何思维的学问,它是智慧之学,能开拓人的眼界,使人能有创造性思维,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一门学科。然而一个人学习知识的能力(包括精力、理解力、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对于一个普通读者,如何在精力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掌握必需的哲学知识呢? 《图说哲学(耀世典藏版)》不仅注重实用性,而且也没有忽视自身的审美要求,书中配入200余幅与文字相契合的图片,包括经久流传的哲学名著书影、记录哲学家音容笑貌的画像与旧照、体现哲学思想的传世名画等,通过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立体、直观
《楞严经》是“经中”,是生命的经典,被认可为是一部“佛法百科全书”,是佛教正法的代表,素来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等赞誉。一千多年以来,《楞严经》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中都备受推崇,广泛流通,并得到各国历朝历代皇室的鼎力支持。《楞严经》更是一部指导人们发现自心、修炼智慧的手册。 《图说楞严经》以流通很广的近代圆瑛大师的《楞严经讲义》为蓝本,综合各家的注疏和讲解,精编成一篇篇通俗易懂的短文;同时,以60个系统结构表和严谨流程图,200幅精美绘图和佛像,用全新图说手法综合创意,使古老佛经焕发新鲜活力。
陈引驰教授是《庄子》乃至道教佛教文学领域首屈一指的学者,他在复旦大学开设的“《庄子》精读”课历来是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本书即以课程讲义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研究成果,可称是陈引驰教授《庄子》研究的全面体现。全书共九章。引言统说道家老庄,更通过对老子与庄子的关系和区别的讨论,阐明庄子的特殊之处。以下八章,章概述庄子其人、其书,第二至六章分别从《逍遥游》《秋水篇》《齐物论》《养生主》和《外篇》逐段讲解,选目与次序均精心设计,重在贯串与打通。第七章统讲《庄子》的美学观念,第八章讲《庄子》对后世的影响。全书统合,形成对《庄子》来源、其人其书本身,以及对后世影响的完整阐释。
本书尝试将《论语》中的内容和现代生涯教育相结合,尝试利用《论语》并结合生涯教育理论和方法,讲解生涯教育中的内容。用以融入国人血液中的《论语》思想来解答我们在生涯发展中所遇到的困惑,并利用现代生涯教育中与其相关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找到有效解决生涯发展问题的方法。本书从生涯教育与《论语》相结合的五个方面:成长、修德、勤学、处事、自省展开,选取大学生生涯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观点做指导,并结合案例作讲解,让学生更好理解。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理解生涯发展之“道”,通过现代生涯教育的知识与方法,学习生涯发展之“术”。
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一个经历都有她不可替代的意义,都在以某种方式给我们启迪,帮助我们成长,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一双智慧的眼睛看潮起潮落。古语云:内圣方可外王,厚德才能载物,当一个人用智慧和德性为人生奠基的时候,才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高远,才有“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才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才有“天高云淡”的从容。
《人生的智慧》首先是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教您智慧、生活的书籍。其次,叔本华并不是教你如何发展、发达、发奋,而是告诉你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从而得出人生的幸福来自何处。明白了这两点,您就会生出人生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而叔本华也沿用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它们是:一,人的自身,也就是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它包括你的健康,你的力量,你的外貌,你的气质,你的道德品格,你的精神智力,以及你潜在的能力。二,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比如说财产了,还有其他你的身外之物。三,是你向其他人所展示的样子,也就是人们对你的看法。那么,别人的看法又可以分为主要是名誉啦,地位啦,还有一个名声等等。
《金刚经》在中国文化中是“觉悟”的代名词。它是慧能“闻经悟道”之经,为中国禅宗所遵奉,体现了佛的大乘般若智慧,千古以来读者众多,受益者无数。历代智者无不阅读钻研,希冀由此攀上觉悟的高峰。 《金刚经》是进入觉悟之途的千古bi读书,本书则好比是今日修读这门觉悟课程所bi读的现代教科书。有此书在手,觉悟可期。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禅林僧宝传》是传记体禅宗史书。收载禅宗名僧81人,以宋代禅僧最多,也有少数唐末五代的禅僧。惠洪利用不少禅僧的行录、行状、碑文铭等资料,也利用他以往参访各地搜集的资料、《林间录》中部分资料。 《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禅林僧宝传》出世后立即受到丛林重视,据《石门文字禅》卷二十六所载,从宣和元年书成至宣和五年(1119-1123),就有佛鉴净因、谊叟、长汀珣上人、东瓯宗上人、临川圆上人、福唐太淳、福唐季芳、临川端上人、九嶷道隆、福唐季休、南海惠英等人抄录出十一部,皆请惠洪题记,然后流传到各地。 虽然此书有一些缺欠,传后“赞日”评论不可能得到一切人的赞同,因而在出世后遭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公平而论,任何史书都难免有错,并且由于作者所持见解不可能与别人皆同,因此一
如果要问当今世界上哪部励志书有力量、能鼓舞人心,毫无疑问要推((羊皮卷》;如果要问当今世界上哪部经典的智慧创造了世界上的财富,则非《》莫属。而《左手羊皮卷 右手》即是这两部世界奇书的合集。 相传2000多年前,一个叫海菲的阿拉伯贫苦青年在神的指引下,得到秘密流传下来的10道经商与致富的秘籍,最终成为富可敌国的人。这10道秘籍写在10张羊皮上,因此被称为“羊皮卷”。但遗憾的是,白海菲以后,再也没有人见到过那10张神秘的羊皮卷……20世纪50年代初,一位美国青年由于年轻无知失去了自己一切宝贵的东西——家庭、财产和工作,凄惨地流落街头,四处寻找着改变命运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他收到“来自上帝的馈赠”——一位神父送给他一部《》,并交给他一份书单。从此,他奇迹般地获取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很快在以后的生活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