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又名《心镜录》,是五代宋释延寿(904-975)的著作。全书多达一百卷,详述禅宗祖师的言论和重要经论的宗旨,并删去了繁杂的文字,呈现全部佛法的精要。全书分为三章,计八十余万字。第.一卷至第六十一卷之前半部为 标宗章 ,内容为 立正宗明为归趣 自第六十一卷后半部至第九十三 卷为 问答章 ,内容以 申问答用去疑情 为主;第九十四卷至*百卷为 引证章 ,内容为 引真诠成其圆信 。所谓 正宗 ,即 举一心为宗 ,此一心宗, 照万法如镜 。 延寿是法眼文益的嫡孙,法眼在《宗门十规论》里鼓励参禅的人研究教典,有颂云: 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 中闹,但知看古教。 都是针对当时的禅师们轻视义学落于空疏的流弊而发,延寿编集《宗镜录》的动机,当然渊源于此。 唐末以后禅宗产生许多流弊,释延寿编纂《宗镜录》的用意
本书以明贤2013年春应广东陈显华居士邀请所说《佛教世界观》讲义为蓝本,因应当代哲学语言中的“世界观”概念,顺应当代人的普通知识,演绎大乘了义佛教正见,就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问题,乃在个人之永不被发现”的问题,作“一人一个世界”之发挥,突破“唯物壁垒”,唤醒生命主体认知,弥补儒术之不足。
《劝发菩提心文》一共三千六百一十八字,主要内容是要大众发菩提心,求无上佛道。而发菩提心必须正确,以八种方法来分别,再接十种因缘启发它。我们发菩提心不能间断,必须要每天发、时时发、念念不断地发。 古人以读诸葛亮《出师表》与李密《陈情表》,不被他们的忠肝义胆或孝心感动得落泪的,就不算是读书人。而学佛修行者读《劝发菩提心文》,如果不被省庵大师挚诚勤勉、出自肺腑之言所感动,也就算不得是佛弟子了。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师范大学“杰出人才资助计划”项目结项成果。本书在研究方法上以作家研究为经,以历史发展为纬,详细介绍和阐论了现代佛教文学主要作家如八指头陀、苏曼殊、宗仰、圆瑛、虚云、太虚、桂柏华、吕碧城、丰子恺、夏丏尊、许地山等人的创作,描述和分析了现代各种佛教文学体式如佛教诗歌、佛教散文、佛教小说和佛教戏剧创作的概况及发展历史轨迹,同时,也涉及到现代佛教界的文学观念的变化以及现代佛教刊物对佛教文学传播流布所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