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至1931年,基督教会在中国东北除积极布道外,还开办医院、学校、慈善等社会事业辅助传教。在此过程中,基督教为了适应新的条件,不断调整自己,最终逐渐融入东北社会,并对东北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同时,东北社会在接纳基督教的过程中,也以自身的方式对其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本土文化自身不断扬弃的结果,也是基督教不断自我调整、适应本土文化的结果。
《生命的洗练》——属灵操练礼赞,是一本灵修经典,书内探讨了十二种灵修操练:默想、祷告、禁食、研究、简朴、独处、顺服、认罪、敬拜、引导、庆祝,对每种操练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章后附有思考和讨论的题目,以及相关经文和进深读物。作者深厚的生命素养,扎实的和神学功底,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灵修大师。 《生命的洗练》是傅士德的处女作,英文原版首现于1978年,一举奠定了他在灵修学上的地位, 2018年《生命的洗练》出版四十周年,已超过200万册;学者们赞叹其思想深度,高列于各大神学院教科书榜单。 此次中文简体版出版方增加了作者的自序和导论部分,本书适用于小组学习、团契操练、读书会等。
《真宽恕的奇迹:释放自己,自由去爱!》介绍了宽恕就是认清了,你以为弟兄做了对不起你的事,其实不曾发生过。当我们宽恕时,奇迹自然会发生!宽恕运动刨始人、《真宽恕的奇迹:释放自己,自由去爱!》作者、奇迹课程资深教师汤姆·卡彭特与你分享真宽恕的实修经验!
懒惰不单纯只是人的习性问题,而是在心中根深蒂固的一种错误自爱。rn在有限的人生中,有三个能够做更多事的方法:,比起专注于价值较小之事,专注于较有价值的事;第二,要成为有能力的人;第三,则是要成为殷勤的人。rn对我而言,为活出圣洁生活这场成圣之战,始终伴随着与自己懒惰本性的争战;懒惰一直在我里面,我努力与自己里面的懒惰争战。在这场永不止息的争战中,我愈来愈厌恶在我里面的懒惰,因此,每天也更警醒并爱惜光阴努力度日。
葛伦斯与奥尔森的这本神学指南兼容并蓄,描绘出一幅20世纪神学花园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缤纷画面。书中不仅介绍、评估了20世纪重要的神学家与神学思潮,同时也按照上帝的性与临在性这两个主题,为各位神学家与各种神学思潮定位。作者以史诗体的叙述,讲述了20世纪曲曲折折的神学故事。《基督教历史与思想译丛:二十世纪神学评介》荣获《今日基督教》杂志1993年神学书籍奖。 《基督教历史与思想译丛:二十世纪神学评介》的理由有三个:,叙述了现代神学错综复杂的故事,慎思明辨,充满洞见;第二,以上帝的性和临在性这两个合乎的辩证主题,诠释神学思潮的发展,十分有益;第三,表明福音派的神学终于瓜熟蒂落。没有任何篇幅相当的书,能将此三样优点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生命的洗练》——属灵操练礼赞,是一本灵修经典,书内探讨了十二种灵修操练:默想、祷告、禁食、研究、简朴、独处、顺服、认罪、敬拜、引导、庆祝,对每种操练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章后附有思考和讨论的题目,以及相关经文和进深读物。作者深厚的生命素养,扎实的和神学功底,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灵修大师。 《生命的洗练》是傅士德的处女作,英文原版首现于1978年,一举奠定了他在灵修学上的地位, 2018年《生命的洗练》出版四十周年,已超过200万册;学者们赞叹其思想深度,高列于各大神学院教科书榜单。 此次中文简体版出版方增加了作者的自序和导论部分,本书适用于小组学习、团契操练、读书会等。
葛伦斯与奥尔森的这本神学指南兼容并蓄,描绘出一幅20世纪神学花园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缤纷画面。书中不仅介绍、评估了20世纪重要的神学家与神学思潮,同时也按照上帝的性与临在性这两个主题,为各位神学家与各种神学思潮定位。作者以史诗体的叙述,讲述了20世纪曲曲折折的神学故事。《基督教历史与思想译丛:二十世纪神学评介》荣获《今日基督教》杂志1993年神学书籍奖。 《基督教历史与思想译丛:二十世纪神学评介》的理由有三个:,叙述了现代神学错综复杂的故事,慎思明辨,充满洞见;第二,以上帝的性和临在性这两个合乎的辩证主题,诠释神学思潮的发展,十分有益;第三,表明福音派的神学终于瓜熟蒂落。没有任何篇幅相当的书,能将此三样优点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葛伦斯与奥尔森的这本神学指南兼容并蓄,描绘出一幅20世纪神学花园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缤纷画面。书中不仅介绍、评估了20世纪重要的神学家与神学思潮,同时也按照上帝的性与临在性这两个主题,为各位神学家与各种神学思潮定位。作者以史诗体的叙述,讲述了20世纪曲曲折折的神学故事。《基督教历史与思想译丛:二十世纪神学评介》荣获《今日基督教》杂志1993年神学书籍奖。 《基督教历史与思想译丛:二十世纪神学评介》的理由有三个:,叙述了现代神学错综复杂的故事,慎思明辨,充满洞见;第二,以上帝的性和临在性这两个合乎的辩证主题,诠释神学思潮的发展,十分有益;第三,表明福音派的神学终于瓜熟蒂落。没有任何篇幅相当的书,能将此三样优点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本书是由曾经主编、曾国平教授撰文的随笔集,书中选取并引用了100个曾国平教授在其著作和演讲中曾分享过的小故事,辅以曾教授对每个故事的哲理性阐释和解读,展现了曾教授对社会思想、对文化传统、对人生、对心态的一些趣味性、启迪性的心得体会,充满了正能量,是一本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通俗故事读本。
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识。然而信息并不等于意义,知识也并不等于智慧。我们如何理解周围的世界?科学与基督教信仰是否相互冲突?宇宙的结构是否指向上帝的存在?《意义的惊现:科学信仰以及如何理解事物的意义》作者阿利斯特?麦格拉思指出,人心充满了认识世界意义的渴望,而科学与信仰可以共同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意义。
人人都渴望快乐、幸福,渴望被爱,然而现实世界往往无法全部满足这种需求。作者在《给盼望一个理由》中引用自身的经验,从问题出在我,自满的谎言,自主的谎言,错在哪里,如何改变等方面坦率地讨论人们生活中的复杂性、不确定感和挣扎。引导读者正视自我,正视不愿面对的事实,了解的盼望来自何处,并提供和描绘出令人赞叹、美丽的盼望和医治的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