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典籍选三编》,是对民国时期中国伊斯兰教典籍的整理、编录。本套书收有《汉译耳木代》《上海清真寺征信录》《清真醒世篇》《古兰经国文译本》《回教人不吃猪肉的道理》《播音》《回教哲学》《回教真相》《回教教育史》《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先哲言行类钞》《汉译古兰经*章详解》《清真礼拜教科书》《格言联璧》《天方大化历史》《清真要义》《穆罕默德的默示》《由上海至麦加》《穆民之一日》《清真撮要》《选译详解伟嘎业》《回教初步浅说》《至圣实录纪年校勘记》《穆圣的夜行与升霄》《斋月演讲录》《中国回教史》《模范中阿会话》《连五本》《穆罕默德言行录》《回教哲学史》《教义学大纲》。其中既有对伊斯兰教义理的研究,也有通俗的普及读物。除了思想类的著作之外,还有典制、历史类的著作。举例来讲,在
《凤凰文库·纯粹哲学系列·身体、空间与科学: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研究》是国内本空间现象学专著。 《凤凰文库·纯粹哲学系列·身体、空间与科学:梅洛-庞蒂的空间现象学研究》以“空间”这个核心哲学问题为线索,利用身体、空间、科学这三个关键词,讨论了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哲学家、现象学家梅洛一庞蒂在牛顿的空间与康德的先天直观形式之外开辟出的理解空间的第三条道路。作者还尝试利用“现象科学”的新概念来解决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百年学术难题:中医科学性难题,为重新理解和阐释中国的科学传统与文化传统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资源。
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与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深刻渊源。他本人曾研习汉字,熟读《易经》等中国古代典籍,对于中国文化及其象征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发挥。《东方的智慧》收录七篇荣格论东方哲学与思想的经典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的阴阳、日本的禅宗、印度的瑜伽等诸多方面。在这些文章中,荣格采用心理学的视角,对东方的智慧进行了重新阐释,强调并升华了东方文化中向内探寻自我、明心见性的倾向。
《唐代佛教》一书记述了佛教在其思想发展到了 巅峰的唐王朝(618—907)的历史。唐朝三百年,见 证了重要教理学派如法相与华严的形成,天台宗的巩 固,密教从印度的传入,净土与禅宗作为中国佛教徒 最主流的信仰与实践形式的涌现。 美国耶鲁大学斯坦利·威斯坦因(Weinstein) 教授广泛利用各种世俗与佛教文献,对佛教的兴衰演 变进行了编年式的研究。佛教界与唐王朝不断变化的 关系是本书关注的焦点。具体讨论的议题包括为了裁 抑佛寺权力所进行的各种尝试,对教界的行政管理, 利用佛教来获得实际的政治利益,以及武宗的灭佛与 唐末帝王对佛教的复兴。
本书据张世英先生20世纪80年代在长春讲课录音整理,全书共五讲,分别为:靠前讲,黑格尔哲学体系三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二讲,《精神现象学》;第三讲,从西方哲学史看黑格尔关于如何把握优选统一体(“保证”)的理论;第四讲,逻辑学;第五讲,精神哲学。这是一本通俗易晓的入门书,受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