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物之一,这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揭示了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从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窥探到SNS的今天和未来。 《失控》一书涉猎:天文、化学、生物、计算机、控制论、运筹学、社会学…… 同时又堪比《黑客帝国》中洞悉未来的“神谕”,正在兴起的“云计算”、“物联网”等都可以在这本写于15年前的书中找到相关的影子。
从太阳的一生到巧克力的制造,从鲸的祖先到植物的生长,从恐龙化石的形成到人类的诞生……这本书为孩子展现了万物神奇的由来。书中还讲述了病菌、水龙头和玻璃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通过了解它们可以激发孩子对身边万物的求知欲。
奥尔多·利奥波德著文竹译的《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作品,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 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渴望灵魂的宁静,倾听自然的声音,寻得心灵的归宿!本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导语 《夜阑听涛/启真文史丛刊》稿无政治、思想、宗教、版权等问题,是作者高全喜近五年来发表的书评、随笔和参加访谈的合集,涉及政治、文学、法制等内容,表现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关注的问题所在以及多方面的研究旨趣。
我们生活在被各种数据操控的时代。当我们面临去哪里上学、生活或者看病的选择时,我们都是依靠不同的排行榜做决定的。这些排行榜用准确到一位甚至三位小数的评分,对各种城市、学校、酒店、餐厅和医院进行排名。我们被困于数据的迷雾中,失去了方向。本书带你看透各种数据背后的底层逻辑,摆脱信息差。
1922年,薄复礼受英国基督教会派遣携妻子来华传教,任英基督教中华内地会派驻贵州镇远教堂的牧师。1934年10月在贵州旧州(黄平)境内,与征战中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部队相遇而被扣留,后于1936年4月在云南富民县被释放。期间,与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相识。 1936年8月,在脱离红军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薄复礼口授并在伦敦出版了这本亲历红军长征见闻录。1985年,在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的帮助下,薄复礼与萧克将军时隔50年后再通音讯,重叙当年佳话。20世纪90年代初,这位有着不平凡经历的老人去世。夫妇两人虽生前无子、身后飘零,但他们的名字和亲历长征的传奇却长留在了中国。
2014年5月,中央政治局一提出“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就迅速得到了国内外的新闻媒体广泛关注。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中都强调,要“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但是,目前学界对“民族互嵌”的理论内涵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阐释,可行性研究报告也乏善可陈。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充分吸收学术界的现有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行创新性探索。首次提出了“民族互嵌理论”,并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以云南民族互嵌的历史发展为基点,深入剖析云南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基础,民族互嵌格局的形成动力以及互嵌格局形成后的具体表现形式等问题展开研究。书稿不但从侧面证明了“
为什么同样的出身,也同样都想努力赚钱,结果却有如此大的区别呢?这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人只是盲目地奔波劳作,而有的人则是根据赚钱的底层逻辑去努力拼搏。 本书正是为了帮助大家探寻赚钱的奥秘、揭示赚钱的本质和规律而作的。 愿你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创造财富的旅程中去拥抱那些未曾触及的可能。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在《乡土中国》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