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黄宗智教授的 看家领域 中国的小农经济研究。从明清以来小农经济 有增长而无发展 的 内卷化 困境,到改革以来 隐性的农业革命 ,黄宗智教授致力于探寻中国小农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两部抗鼎之作的后续思考,《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以对中国现实的关怀为主轴,以中国新型的农业革命为基点,立足中国小农经济的历史与实际,探寻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出路和符合中国农业实际的长远发展道路。 卷二 ,黄宗智教授关于法律史研究的*成果。中国新型的正义体系乃是一个结合三大传统的产物:一是古代的 中华法系 ,尤其是其主导性道德价值和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二是调解机制在革命传统中的大规模推广,包括由国家法律和民间正义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
文化中心 是北京城市战略定位,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全国 文化中心 的具体表现。颐和园位于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大运河文化带的交汇之处,是两个文化带中的璀璨明珠。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颐和园与两个文化带都有密切联系。历史上瓮山泊是通惠河的上源,为京杭大运河提供水源,现实中颐和园是大运河文化带中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西湖(瓮山泊)西堤在历史上是西山游线的起点,现实中颐和园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所处的三山五园地区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的皇家园林群,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重点区域。本书从文献史料和现存古迹中寻找线索,介绍颐和园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大运河文化带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本书的初衷是想传承和发展费孝通先生 乡土中国 的思想和理论。尝试构建后乡土中国理论,是作者出于理论自觉意识和对学科发展的责任感。为了把 后乡土中国 从一个概念术语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概括,作者尝试着运用后乡土性框架去概括和解释当下乡村社会诸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性质,试图为人们理解中国乡村社会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后乡土中国的理论视角不仅仅局限于关注当前乡村问题,而且还注重从历史变迁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乡村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所面对的挑战。
2011年9月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邀请外知名学者,围绕“农政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广泛主题展开系列讲座,涵盖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传播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曾先后邀请詹尼佛·佛朗哥、汪晖、秦晖、詹姆斯·C.斯科特、乌丙安、杜赞奇、范德普勒格、等学术大家,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其定位是:对话世界学者,享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本书为此系列讲座合集的本,一共14讲。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四十年历史,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了深化改革的决心。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为了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 安徽教育出版社 策划出版了这套丛书。 《辉煌40年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丛书》以 五位一体 加 党建 的分类方法,分为经济建设卷、政治建设卷、文化建设卷、社会建设卷、生态文明卷、党的建设卷六卷,以专题的形式展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分类方法符合新时代的精神,题材紧扣理论热点,每本图书单独看来也是值得推荐的研究成果,在一起更是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这套丛书的编者、作者均为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政治导向准确、学术功底扎实,在他们的努力下,本套丛书具备了相当的
《中国地方志集成 山志专辑》是 中国地方志集成 系列的专门志书丛刊,收录全国各地历代编纂的山志,按照覆盖面广、编印质量高、使用价值较大,兼顾地区分布和版本价值的原则编纂。其中有许多稀见的珍本、善本。山志的记载,涉及范围广泛,资料丰富详实,在诸多方面可弥补一般地方史志及其它著述不足。对各地名山胜迹的历史沿革、地理变化、文化风俗、社会经济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对当今各地名山风景区的开发规划与利用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项成果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村庄历史研究方法,具体资料收集技术包括口述历史和深度访谈,另外也包括村庄集体资料和物件的影像记录。我们选择华北泥河村作为研究田野点,进行详实的个案研究,并扩展开来,分析国家和市场两种力量对农村社区的影响及其反应。本项成果的学术价值在于重新发现社区共同体在社区治理中的历史作用。
《血疫》1989年11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雷斯顿城发生过埃博拉病毒事件。这个小城位于华盛顿特区以西24公里处,晴朗的天气里人们都能在雷斯顿城的高层建筑上望见华盛顿纪念碑那米黄色的尖顶。这里的灵长类动物检疫中心接收了100只从菲律宾进口的食蟹猴。没过几天,两只死亡。 理论上,少量动物死亡是很常见的。令人不安的是,不到一个月,又有29只猴子死亡。随着猴子死亡相继增加,科研人员渐渐逼近真相:猴子感染了一种未知的病毒。在大量研究下,他们认为这是埃博拉病毒。*后,美军出动将大楼封锁,所有动物处死。幸运的是,在目前已知的五种埃博拉病毒中,这种雷斯顿型亚型只感染灵长类动物,让人类逃过一劫。 《血殇》世卫组织认为,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显示, 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 。
本书将潜粮海运的旅行纳入晚清社会变迁的宏大历史环境中加以细致寺察,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爬梳史事,钩沉索隐,愿正前人之误,较为透彻地剖析了溜粮海运制度的产生、运作规制、运输工具等与当时政治、经济、中外关革各层面的关露,辩证地分析了清代糟粮海运兴衰和废而不止的因由,论述了由此寻|发的晚清杜会变迁,揭示了政府在市场经济生活中职能的转变和决策作用。本书是一部史实翔实、叙事缤密、所论新且的学术力作,填补了清代经济史研究领域的空白。本书由作者的博士学收论文修改而成,该论文曾荣获2007 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
书中,湖南省领导、各省直单位、社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从依法治国、司法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强省、医疗卫生、文化惠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对湖南省2016年社会发展形势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剖析,并前瞻性地展望了2017年湖南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为湖南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讨论中国1930年代的 文艺大众化 运动需要重新思考几个问题,即文学是什么和大众是谁?如果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就无法理解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发生以及演变,并且也容易把文艺大众化的特殊内涵泛化为一般的如何使文艺普及于大众以及如何将大众提高到能接受文艺的程度的问题。文学和语言都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标准的客观存在,对它们是什么的认识和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关,大众也不是一个有着固定所指的词汇,而是具有其历史阶段上的意味的。对大众的认识必须放到一个 关系 性的体系中来认识。作为1930年代的两种文艺类型 民族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双方所分别坚持的民族和阶级的立场互相对立,但是又互相涵盖。 本书与已有的研究中将现代文学中的 大众文学 只放在左翼文学叙述的框架之内评价其得失的做法不同,而是将大众与文学、语言的关系放在一个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版本的《中国陶瓷史》,分别对中国陶器、瓷器的区别和发展史进行了不同的论述。本书作者集近50年古陶瓷研究之成果,另辟蹊径,追本探源,以胎和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进行研究,指出高温釉才是瓷器与陶器*根本的区别,并首次提出中国瓷器的五个发展阶段,即胎釉同源的灰釉阶段、胎釉同源的自然釉阶段、胎釉分制的自然釉阶段、胎釉分制的化学釉阶段、胎釉分制的长石釉阶段。这五个发展阶段孕育了两次大的制瓷技术革命,*次是南北朝时期从胎釉同源转向胎釉分制,它为白瓷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第二次是17世纪制坯工艺、制釉工艺、彩绘工艺、装饰技法的全面革新,从而将中国的制瓷技术推向*。作者在论述过程中,观点新颖,论理深入,证据充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对许多传统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挑战,阐明新的观点和理
本书旨在通过总结归纳各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做法,为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可学习借鉴、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有效的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
《买房让日本人幸福了吗?》 买房让日本人幸福了吗? 买房今后也会让日本人幸福吗? 回答当然是 Yes 。必须是 Yes 。而且必须一直是 Yes 。 人口减少、经济下行、市场泡沫化、全国房价下降 即使这种现实摆在眼前,很多人还是被一个无法用理论解释的冲动和执念所束缚: 我要买房。 然而,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住宅建后平均使用寿命 日本是三十年,美国是五十五年,英国是七十七年。 也就是说,工薪族花费毕生积蓄、历经多年还清房贷之后,你的房子很可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化贬值甚至沦为废墟。 此外还有因房屋质量问题而发生邻里纠纷、不期而至的房产泡沫、高层建筑给老人和孩子带来的安全隐患、缺少民主化管理导致业主委员会失效 本来应该是给住户带来幸福的房子,也有可能变成你的负累乃至噩梦。 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规避?我们又能
《袍哥》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跃于长江中上游的秘密社会组织,其影响力与青帮、洪门不相上下。当其*盛时,川省约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响力及于各个角落,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 《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从一桩1939年的杀人案和一本尘封七十多年的报告出发,结合丰富的图文资料,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的大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揭开具有神秘色彩的袍哥世界的 日常 面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以1900年至1950年成都的茶馆为研究对象,力图以此为窗口,探求20世纪上半叶成都人的生活实态。作者采用微观历史的研究方法,从茶馆的休闲、社交、娱乐、经营、群
本书是2007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的研究课题,探讨了早商文化的形成、早商城址的发展、早商时期的都城制度、早商时期城市的经济体系等相关问题,对早商城市的发展与研究课题具有重要启示,是近几年考古学中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