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14个的本土社会工作案例,覆盖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不同方法,集中展现了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我们邀请了5名香港大学资深的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为案例进行翔实的点评。5位老师拥有丰富的社会工作实务经验,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也了解本土情境,他们的点评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学生理解什么是的社会工作实务。
本书是作者爱德华·希尔斯一系列关于社会学论文的结集。作者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社会学家、教育家、作家和出版人。他用二十五年时间对社会的基本构成以及思想意识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索,对于知识分子如何通过严谨系统的程序树立社会形象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全书共四章,由十一篇文章组成。前言部分介绍了本书的写作缘起及各组成部分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章论述了社会的构建问题。基于中心和边缘的距离正在逐步缩小的观念,作者认为大众社会一个逐步趋同的民意自由社会,尽管它距离完全一致的民意自由社会还很远。第二章论述了中心所具有的特质,以及由这些特质形成的社会形态。中心是人与人之间信仰一致的聚焦点,它很可能和社会本身融合在一起。作者认为,尊卑是对信仰的认知和评估,尊卑的赋予是归因于领袖魅力的变异
本书作者爱德华·希尔斯是当代美国杰出的社会学家,社会思想委员会的成员和创始人之一本书主要论述了社会构建的方式,并研究了社会形象对的有效性和维持秩序所产生的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反映的是公众所具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是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托南京大学组织课题组,于2016年3-5月联合开展了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问卷调查,调查范围覆盖江苏全省13个市,调查结果客观公正,准确呈现出目前江苏的人文社科素养的情况,为后面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该薪酬调查报告以地区为主线,对广东省9个地区的19个不同行业下的典型职位进行分类、汇总,并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客观地反映每一行业不同地区2019—2020年度的薪酬水平构成,能为企事业单位的薪酬调整提供外部参考。
《国家治理与社会成长》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立足于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实际,紧密结合“十三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基本脉络,深入考察社区转型(1978—1990)、社区建设(1991—2012)与社区治理(2013—2018)三个阶段的组织体系、权力结构、治理思路和政策举措,发掘和提炼各地社区治理的典型特征和实践经验,探索新时代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推进思路和具体路径。